錢凡
【摘要】圖案是一切藝術設計的基礎,是最早喚起人類審美感知的藝術形式。同時,圖案基礎作為一門古老的課題,也是美術教育、美術設計的一門必修課,是將實用與裝飾相結合的一種美術形式。它是實用美術中關于形式、色彩、結構等各方面的預先設計,受制于設計母體的材料、經濟和生產條件,可見,它在基礎設計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職業高中的圖案課教學進行了研究,希望為其他美術教師提供參考,從而提高圖案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職業高中;圖案課;教學研究
引言
在職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圖案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程,同時,也是由基礎向專業過渡的橋梁學科。圖案課程與設計素描、色彩相結合,可以為學生在設計領域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在職業高中的美工專業,圖案課是一門基礎必修課程,但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教學理論還不是很成熟,現有的圖案課教學方式、方法主要針對的是全日制本科學生,不適應職業高中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現狀。因此,對圖案課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對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不斷地探索,進而提高教學效果,是當前職業高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一、圖案與設計的關系
圖案設計基礎注重于學習前人總結的規律性的東西,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圖案形式美的法則,包括造型、構圖、色彩,指導和完善圖案設計,也屬一種特殊的設計。圖案設計是在專業分工不同、基礎圖案學習的基礎上,以滿足人們的實用與審美需要為目的而創造產生的一種特殊形式的藝術。圖案基礎訓練與設計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的。在基礎圖案訓練中,要把圖案的變化統一、均齊平衡、對比調和、節奏韻律、視覺錯覺等法則貫穿到圖案設計與表現之中。通過組織結構、點線面的處理、變異和主題性色彩的把握。從心理感覺上升到感情迸發指導創作和藝術表現之中。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這也是基礎圖案教學的目的所在。
二、圖案課教學的重要性
美術是通過視覺傳達的藝術,圖案是美術當中的一部分內容,更具有強烈的視覺傳達力。職業高中圖案課教學是一門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鑒賞能力、色彩配置、色彩運用等實用性、美觀性綜合能力的重要基礎課程。首先,通過圖案的學習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圖案修養,為其將來步入設計行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其次,通過分析圖案語言的成因,對比橫向和縱向的區別,能夠讓學生領會到圖案語言的內涵,創造出具有新意的作品;再次,通過介紹圖案的各種創作方法和創作思維,可以使學生在創作中得到體驗,以利于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最后,在基礎圖案課教學中,設法將圖案形式美的規律與法則滲透到學生的創作觀念之中,對于提高基礎圖案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審美認知能力、鑒賞能力以及圖案的實際創作水平都是至關重要的。
四、圖案課程教學的有效方法
1.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輔導
(一)圖案課教學初期
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幫助學生完全掌握制作的技巧和工具材料的性能,并培養學生細心、整潔的作風;其次,正確指導學生自學,教師要輔導好絕大多數甚至全部學生的課內學習和訓練,同時也要指導好他們的課余自學,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后,教師在教學當中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在作品點評時,必須根據同學的繪畫水平,制定不同層面標準,對其進步予以肯定,并指出不足,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二)圖案的創作階段
教師要學會積極的引導學生,表現出自己的想法,不要讓學生被以往的思維定式束縛住,消除思維定式的影響。在學生的創意產生后,教師要采用引導和建議的方式輔助學生完成作品。
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圖案教學中,強調變異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尋求新的思維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將兩種以上的思維對象納入思維的軌跡,將互不關聯的事物或觀念進行重新組織,將互不相關聯的自然事物融合在一起,就會產生新的形象、意象和意念。從事物相互的關系中發現創意的契機,要注意它不是事物間簡單的相加和拼湊,而是根據設計者的創作意念,從不同的事物里抽取有內在聯系的特性,再把它們融合成有創造思想和精神內涵的藝術生命體。
4.做好課后反思
職業高中的學生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群體,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現有的認識水平,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及內容的設計。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可以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及時發現新問題,激發教師把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實現教師的自我超越。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對圖案課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并不斷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其創新能力,有助于鞏固學生的設計知識基礎,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增強圖案課程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麗.傳統圖案課在現代設計基礎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3,33:170.
[2]韋澤翰.圖案教學改革初探[J].大眾文藝,2010,23:337-338.
[3]鄭燕,胡建軍.職高圖案課程教學中生活素材的選擇與實施[J].中等職業教育,2012,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