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conomist 英國《經濟學人》2016.7
兩個世紀前,英國開始工業革命時,人們談論最多的是“機器問題”,即機器的大規模應用是否會讓工人大規模失業。如今,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問題又卷土重來。科學家正在熱議人工智能的潛在影響——通過人工智能,機器得以執行以前只有人類才能勝任的工作。這一影響是深刻的。那些以前看起來不可能實現自動化的工作也面臨人工智能的沖擊。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報告指出,人工智能正在促使社會轉型,而這種轉型是工業革命所引發社會變革速度的10倍,規模的300倍,影響的3000倍。很多人擔心,機器會讓成百上千萬人下崗,引發不平等和社會動亂。還有人擔心,人工智能會威脅人類生存,因為超級智能計算機可能不會認同人類目標,轉而攻擊制造它們的人類。
有人看到風險,有人則發現機遇。投資者正不斷涌入這個領域,科技巨頭們不斷收購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并爭先吸引學術界優秀人才。“XX+人工智能”取代“XX行業的Uber”成為創業公司默認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