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江煒
小學生活即將結束,但我永遠忘不了我們的“怪老師”——畢傳高老師。說起我們畢老師的“怪”,那可是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畢老師總是“杯不離手”,此一怪也。畢老師有一個“身材苗條”的茶杯,據說這個茶杯很有些來歷。那是他的一位好友在“天子腳下”——北京城精挑細選,送給他的生日禮物。畢老師可喜歡這個茶杯了。上課時,他常常雙手端著茶杯在教室里來回走動,就是節假日去家訪,他也要帶著那個心愛的杯子,不知道晚上他是不是也要抱著茶杯進入夢鄉。
畢老師不僅舉止“怪”,說話也很“怪”。畢老師常有“驚人之語”,因此,他的課堂總是充滿著驚喜與歡樂。那天,畢老師主講作文公開課《寫一寫畢老師》,當他問到“老師的相貌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時,“快嘴婆”李林站起來,大聲說:“你長得跟別人不一樣,肥頭大耳像頭豬!”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聽課席上的老師們個個都挺直腰桿,伸長脖子,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畢老師。“真是個‘快嘴婆,說話從來就不用腦子嗎……”我不禁在心里抱怨起李林來,并且暗暗地替畢老師捏了一把汗。再看看畢老師,他依舊面帶微笑,只見他沖李林豎起了大拇指,不急不緩地說:“你真有眼力!我屬豬,發揚了豬的特點,再說,肥頭大耳的人聰明,有福氣。”此話一出,教室里先是滿堂哄笑,繼而掌聲雷動,大家都被畢老師的幽默和智慧折服了。
畢老師的書法水平實在不敢恭維,但是他教出的學生,人人都寫得一手好字,還有幾個學生在全省書法比賽中得過大獎呢。畢老師要求我們每天晚上練一頁字帖,每周還拿出兩節課來讓我們練字。但他很少給我們示范,而是讓我們對照名家字帖,用心揣摩,自練自悟。時間一長,同學們的字都寫得有模有樣了。不會寫字的老師教出了會寫字的學生,你說怪不怪?
畢老師的“怪”遠不止這些。你見過不上課的“懶老師”嗎?你見過對學生的提問置之不理的老師嗎?我們的畢老師就是。語文課上,他總是讓我們自學,甚至讓我們自己當“小老師”,對于我們自己能夠弄懂的問題,他從來不講,用他的話說就是“從不在簡單問題上浪費口舌”。我們自學的時候,畢老師要么去幫助成績差的同學,要么就坐到后面的角落里,寫他的“錦繡文章”。我們班的語文成績怎么樣?那可了不得,每次期末考試,在全鎮都是頂呱呱的,每年還有不少同學的作文在報刊上發表呢!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畢老師的“懶法子”會有這么好的效果。
這就是我們的畢老師,一個“怪怪”的老師。但是他“怪”得可愛,“怪”得有“檔次”,我們都很喜歡這個“怪老師”。
【點評】
如何讓筆下的人物“活”起來?本文就是一個成功的范例。小作者并沒有“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集中筆墨,著力刻畫畢老師的與眾不同之處——“怪”。一個“怪”字統領全篇,作者緊扣“怪”來精心選擇和安排材料,語言簡潔、流暢,過渡自然,結尾升華了文章的主題。讀罷全文,一個可愛而睿智的“怪老師”形象活脫脫地出現在讀者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