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振興
“多事之秋”與我國傳統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關,秋天常常是引起人們憂愁的季節。有人這樣解釋,秋天草木凋零,生機勃勃的世界即將進入死寂一般的冬眠狀態,與一個人年老體弱、風燭殘年相似,觸景生情,人們因而傷感。唐朝詩人劉禹錫寫道“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宋朝詩人辛棄疾有詩云“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說的都是這種現象。
季節性情感障礙是以與特定季節(特別是冬秋季)有關的抑郁為特征的一種心境障礙。然而,通常季節性情感障礙不被認為是獨立的情緒障礙,而是具有季節特征的重癥抑郁發作的特殊類型,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4倍。
季節性情感障礙最常見的癥狀有很多,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表現。這些癥狀包括:睡眠增加和白天困倦,焦躁,疲勞,性欲減退,注意力集中困難,思維困難,食欲增加引起體重增加,特別是甜食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增加。
季節性情感障礙與季節有關。秋季起病型起病于秋末至初冬,夏季緩解。抑郁癥發病高峰在每年9~11月,抑郁癥發作在秋季占總發作次數的73.3%。
緣何秋季好發抑郁癥?一是與氣候環境有關;二是與生物節律有關,有人認為抑郁癥可能是一種季節性節律的病態返祖現象;三是機體神經與內分泌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特別是褪黑激素的季節性波動是抑郁癥秋季多見的主要內因。在秋冬季,陽光照射減少,人體的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因而出現了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紊亂。大腦里的松果體對陽光十分敏感,當太陽光強烈時,松果體受到陽光的抑制分泌出的褪黑素少;反之,當陽光強度降低時,松果體興奮,分泌出的褪黑素增多。而這種激素有調節人體內其他激素含量的“本領”,當它分泌多時,人體內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分泌減少,在血中的濃度降低。這兩種能喚起細胞興奮的激素減少,使得細胞興奮性降低,人就會處于抑制狀態,情緒低沉,感覺疲憊。
對付季節性情感障礙,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加強日照和光照。研究發現,每天照射一定量的太陽光或明亮的人工光線,可以減少秋季抑郁癥病人的自殺念頭。當陰雨天或早晚無陽光時,盡量打開家中或辦公室中的照明裝置,使屋內光明敞亮。人在這種光線充足的條件下進行活動,可調動情緒,增強興奮性、減輕或消除抑郁感。其次,當秋季出現陰天時,人們應增加糖類攝入,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減輕憂郁,但糖尿病患者除外。此時人們還可以適當服用復合維生素B類、谷維素等藥物,可調節精神情緒。此外,咖啡、濃茶等有一定的提神作用,能減輕或消除憂郁現象。最后,在工作之余,到室外空氣清新、場地寬敞的地方散步、跑步、打太極拳。
另外,抑郁癥患者還可進行自我調節。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從最感興趣的事入手,有計劃地做些能夠獲得快樂和自信的活動,尤其在周末。譬如打掃房間、騎車、寫信、聽音樂、逛街等。
廣交良友。經常和朋友保持交往的人,其精神狀態遠比孤僻獨處的人好得多,尤其在境況不佳時,朋友是良醫。
避免服用某些藥物。口服避孕藥、巴比妥類、可的松、磺胺類、利血平等藥物可引起抑郁癥,應盡量避免使用。
此外,多吃富含維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如谷類、魚類、綠色蔬菜、蛋類等,對于擺脫抑郁癥也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