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
什么,你竟然在提女權?你想要干什么?你一定是一個“女強人”兼“剩女”,并且有99%的可能長得對不起路人……
今天中國的女權是否在倒退?是否有足夠多的中國女性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每年的3月8日是“聯合國婦女權益日”,在中國,人們往往記住這是一個節日,而忽視了其內涵——對婦女權益的聲張與吶喊。
“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句出自上世紀50年代的膾炙人口的口號,揭開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女權運動與革新由獲得政權的中國共產黨引導,從國家法律的明確規定,到新風尚的倡導,到給予婦女足夠的工作崗位,并且竭盡全力讓中國女童獲得教育機會,由國家政權推進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婦女平等工作機會等,讓中國在世界婦女權益的排名,一下子從差生跳到了中等生。這一切,都發生在新中國建立后的第一個十年。
我的母親出生于1946年,作為一個極其普通且窮困的普通山區農村女孩,她享受到了這一系列政策的好處。1956年,新政府強推了一場專門針對女童的掃盲運動,她因此能夠到學堂念了三年書,獲得了今天沒有人再記得的“高小”文憑。
此后,獲得知識的她再度趕上了婦女革命熱潮,在“大煉鋼鐵”、“鐵姑娘”流行的時代,憑借著那三年知識和時代感召,前往礦山支援建設,并學會了一手修理機器的技術。在這段今天被嘲笑的歷史中,身為當事人的那一代人,卻是無比自豪,并且終身受用,因為,那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最重要的一個階段。第一次,婦女獲得了前往社會的通道,她們因此奮不顧身,用百分之兩百的奮斗,來證明,婦女能頂半邊天,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標語。
時至今日,中國的婦女地位,已經通過國家法律、政策獲得保障,從受教育的權利,到工作機會、婦女干部的培養等多方面,獲得相對穩固的地位,許多人因此得到一個錯覺,那就是中國的女權革命已經勝利。
今年的三八節,有媒體在上海做了一個隨機調查,調查顯示,高達91%的女性受調查者對中國婦女目前權益與地位表示滿意。
實際情況是否如此呢?
當今中國婦女的所謂對其權益地位的滿意滿足,認真看下來,無非是:站在母輩的肩膀上,樂享其成,對眼前的不公與危機視而不見,不僅不思進取,甚至正在主動地朝著女權滑落的危險境地靠近,以便取悅以男性為主的社會意識。
中國的女性地位正處于虛假繁榮的時代,源于上世紀80年代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女孩由于失去比較對象而成為家中唯一的千金寶貝,從而使得絕大部分80后、90后女孩覺得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無比崇高。
而2016年,當中國全面放開兩孩政策時,這批即將誕生的新一代是否在父母眼中會獲得平等對待?
在婦女節的前一天,有記者去采訪了作家池莉,她說,“現代社會普遍認為婦女的地位很高,能夠做代表、找工作、當干部,不再整天圍著廚房、拖把轉。”池莉認為:“其實不然,女性意識沒覺醒,認為工作走出家門就是平等,這是形式上的誤區。”
池莉認為,“家庭是社會的組成部分,但有幾個男人承認家務也是工作?其實,女性在家庭里生兒育女、伺候公婆、照顧丈夫,事實上是非常偉大而繁重的工作。”“在職場上,女性一旦升職,如果她長相漂亮,有人就會覺得顏值起作用;如果她工作拼命努力,也會有人嘀咕‘一個女人,還這么工作狂。”
中國婦女女權的滑落以及婦女由此帶來的隱痛,被光鮮的衣服、精致的化妝,很好地隱藏了起來,但又隨處可見。比如,許多婦女與丈夫一起供還房貸,但卻保證家庭和睦而放棄在房產證上加上自己的名字。
從公元2000年以來,中國社會審美完全傾向男權的審美,中國婦女也因此一再遷就取悅男性,一個邋遢隨便的中國男性旁邊常常跟著一個精心裝扮的女子,成為中國街頭的風景,也因此成為外國(主要是歐洲)媒體百思不得其解的謎題。
在上世紀80年代,我們批判了“鐵姑娘”現象,因為那是強行把女性未必能勝任的重擔強行壓在了她們的肩膀上。比如我那16歲就上礦山,和男人一樣裝機器的母親。據我所知,她一生都在默默回味著喜悅著這段經歷,對于她以及同時代千千萬萬的中國婦女來說,這是一次富有歷史意義的機會與冒險。她們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并由此成功,為今天的中國婦女地位奠定下牢固的基石。
而作為她們的后代,我們并沒有繼承這一種精神與獨立思辨的能力。從2000年以來,中國社會在拼命地召回傳統,發揚國學,在這場傳統文化的回流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中國婦女,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稱,中國職業女性的經濟機會分數為0.657,全球排名為第81位。而在呼喚傳統前,中國的這項世界排名還在60多位。
許多天真的中國婦女滿心歡喜地帶著她們的女兒去學習傳統樂器和禮儀,以便將來能找一個更好的女婿,這種奇特的家庭培養本身就在否定婦女的價值,否定她們的女兒的獨立人格與地位。
在倡導國學傳統十多年后,中國現代女性,在職場上要拼命地工作,回家后洗衣做飯帶孩子一件也不能少。無形中,女人比男人承擔了更多的工作。與五六十年代“鐵姑娘”們比起來,當今中國婦女肩上的重擔一點沒有減少,而且,還要順應時代的召喚,做出一幅賢良淑德的樣子來,表明對這種生活的甘之若飴,由此證明“婦德”之存在,由此隱忍,再隱忍,不僅不提,而且也視而不見。
什么,你竟然在提女權?你想要干什么?你一定是一個“女強人”兼“剩女”,并且有99%的可能長得對不起路人,你肯定是個無聊的女博士——這,就是當今中國之婦女權益真相。
最后,讓我們來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婦女和婦女工作的講話:
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沒有婦女,就沒有人類,就沒有社會。
——2015年9月27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全球婦女峰會上的講話
中國實踐證明,推動婦女參加社會和經濟活動,能有效提高婦女地位,也能極大提升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活力。
——2015年9月27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全球婦女峰會上的講話
追求男女平等的事業是偉大的。縱觀歷史,沒有婦女解放和進步,就沒有人類解放和進步。
——2015年9月27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全球婦女峰會上的講話
在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每一位婦女都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中國將更加積極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發揮婦女半邊天作用,支持婦女建功立業、實現人生理想和夢想。中國婦女也將通過自身發展不斷促進世界婦女運動發展,為全球男女平等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2015年9月27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全球婦女峰會上的講話
做好黨的婦女工作,關系到團結凝聚占我國人口半數的廣大婦女,關系到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強大力量,關系到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必須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充分發揮我國婦女偉大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堅持把實現婦女解放和發展、實現男女平等寫在自己奮斗的旗幟上,始終把廣大婦女作為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始終把婦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領導我國婦女運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今天,我們面臨的任務更加繁重,面向的目標更加遠大,更需要我國廣大婦女貢獻智慧和力量。
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標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也是當代中國婦女運動的時代主題。要牢牢把握這一時代主題,把中國發展進步的歷程同促進男女平等發展的歷程更加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使我國婦女事業發展具有更豐富的時代內涵,使我國億萬婦女肩負起更重要的責任擔當。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這是實現婦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平等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平等享有改革發展成果的正確道路。
——2013年10月31日,在中南海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并發表重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