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講解】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是在具體情境中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是展示學生的交際能力、文明程度、語言素養的平臺。因此,在一般的口語交際活動中,同學們要能綜合運用簡明、連貫、得體的知識,在具體環境下進行具體分析,以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提出合理建議”是口語交際活動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題型,它不僅會考查同學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會考察大家的語言運用能力。在解答這類題時,同學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通讀材料或情境內容,抓住主題或中心;(2)結合生活實際,從不同角度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議或做法;(3)語言應簡潔明了。
【專項訓練】
1.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后面的問題。
[材料一]2013年,“霧霾”成為年度關鍵詞。同年1月,4次霧霾籠罩30個省(區、市),在北京,僅有5天不是霧霾天。有報告顯示,中國最大的500個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與此同時,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有7個在中國。
[材料二]頭一天還是陽光明媚,再睜眼已霾伏四起。受不利的氣象條件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均陷入重度污染中。2014年2月24日,北京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首次發布重污染黃色預警。有網友作詩調侃北京的天氣:“繡河山霾如畫,城市建設跨駿馬,我當個吸塵器有多榮耀,戴個口罩走天涯。”
[材料三]一到秋冬季節,各地霧霾便頻頻上頭條,重污染下的霧霾鎖城似乎變成了一種常態化。2015年3月,柴靜的一部《穹頂之下》引爆國人對霧霾與肺癌的討論,人們似乎陷入了一種“PM2.5焦慮癥”。霧霾已經成為城市的心頭之患,霧霾元兇也一個個被揪出來,燒秸稈、燃煤污染、汽車尾氣、建筑揚塵……另一方面,“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等可謂亮出了鐵拳,但遺憾的是鐵拳似乎打在了沙包上,作用不大。而驅散霧霾要靠風吹已然成為面對霧霾無可奈何的現實,讓人感嘆“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失望之冬”。
上述材料告訴我們,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關系密切。那么,我們要如何做,才能防止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呢?請寫出兩條合理化的建議。
2.面對升學的壓力,一些學生因忙于學業,疏忽了對身體的鍛煉;同時仍有些學校的體育課存在縮水現象,特別是對畢業班的學生來說,體育課往往只是一種回憶……請你就體育課上某些同學不喜歡參與鍛煉的現象對校長提出兩點建議。
3.根據對話情境,完成下面的題目。
班 長 大家注意啦!這里有一個通知:校學生會準備在本周五舉辦現代詩歌朗誦會……
學生甲 (性急地插話)現代詩歌朗誦會?喜歡詩歌的人并不是非常多,沒有必要專門舉辦現代詩歌朗誦會啊!
學生乙 可是,現在不正提倡“高雅藝術進校園”嘛!舉辦現代詩歌朗誦會,能讓大家更充分地感受現代詩歌的美,這種形式很不錯
學生丙 我也覺得挺好的。我對現代詩歌就很感興趣。我讀過泰戈爾的《飛鳥集》,喜歡朗誦舒婷的《致橡樹》,余光中的《鄉愁》我也背得挺熟……
班 長 (提高聲音)你們慢點爭論,先聽我把話說完啊!文藝部的小張還要求各班在本周三之前將有關現代詩歌朗誦會的活動建議匯總到校學生會呢。
學生乙 (興奮地)好!我建議……
假設你就是學生乙,請把你的活動建議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