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磊
以羊毛纖維為主要原料的針織物具有柔軟、貼身、彈性好、保暖性好、吸濕透氣、穿著舒適等優點,特別適合做內衣,因此深受消費者的青睞。然而,由于染整加工對羊毛面料損傷較大,在輕薄羊毛針織面料生產方面遇到了較大的技術障礙。為了應對這一難題,上海嘉麟杰紡織品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了“輕薄羊毛針織內衣面料生產新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的研究,通過改進羊毛針織內衣面料生產加工技術,既有效保護了羊毛織物的強力,保證了產品質量,又實現了節能降耗的目標,以及最終的產業化生產。
該項目創新性地采用新西蘭超細防縮羊毛用于針織圓機生產,克服了用常規羊毛紗生產出的織物不夠薄、不能加氨綸、生產效率低等問題;通過研究高支毛紗工藝參數和低張力編織技術,解決了編織輕薄織物易斷紗和起毛等難題,實現了毛紗織物大圓機的高速編織;通過篩選染料和相關助劑,優化前處理、染色、堿洗和后整理等工序的工藝參數,創新地建立了加酸和加堿的數學模型,實現了工作液pH值和溫度等工藝參數的精確控制,降低了各工序的處理溫度,簡化了工藝,節省了能耗,減少了羊毛織物的損傷;通過設置合理的漂白、增白工藝,解決了輕薄白色羊毛面料白度不夠或強力過低的問題;通過增加增艷工序,達到了部分客戶對羊毛艷麗色的要求;通過增加焦亞硫酸鈉處理工序,解決了輕薄羊毛氨綸汗布易卷邊的問題;通過優選高支羊毛原料,增加焦亞硫酸鈉處理工序及后續的剪毛工序,解決了輕薄羊毛針織內衣面料刺癢感問題。
該項目技術可將羊毛織物在染整加工中的損傷控制在30%以內,同時與傳統生產技術相比節約染色能耗34%。所開發的羊毛針織面料通過國家專業檢測機構檢測,主要技術指標均已達標:染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3 ~ 4 級,水洗尺寸變化率-6% ~ 2%,甲醛含量<75 mg/kg,克重偏差±5%,脹破≥160 kPa,耐磨≥10 000 r;面料輕薄舒適,刺癢感弱,顏色色譜齊全,強力可被大部分客戶所接受。
此外,該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不但使企業新增產值2 300余萬元,新增利稅211萬元;還促進了企業在羊毛輕薄面料的針織結構設計、染整工藝技術等方面的集成創新,期間共申請并授權發明專利 7 項,并獲得2015年度“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促進了羊毛在內衣領域的應用,為內衣領域的差別化、多樣化發展做出了貢獻。
“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是由鄭敏泰先生于2009年向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捐贈人民幣1 000萬元,設立的“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 —— 鄭敏泰中國針織(內衣)基金”而開展的,旨在鼓勵針織內衣行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針織內衣行業的科技創新、人才創新和品牌創新。
上海嘉麟杰紡織品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高檔功能性面料的研發與生產,主營產品包括起絨類面料、緯編羊毛面料和運動型功能面料等 3 大類產品,具備年生產織物面料1 880萬m、自主加工成衣500萬件的生產能力。通過不斷堅持“定位高端、錯位競爭”的經營理念,其已發展成為我國緯編生產行業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