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立
今年五月,以譚惠珠為團長、馬逢國為副團長的22位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就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以及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試點等情況到上海專題調研。在聽取有關方面匯報后,5月7日、8日代表們先后考察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洋山深水港、中國商飛公司、上海城市規劃展覽館等,9日上午就專題調研情況向上海市有關方面進行了反饋,下午考察上海證券交易所。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古小玉、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殷曉靜出席專題調研匯報會和在滬的部分活動。
匯報會上摸情況 金融政策細考量
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上海自貿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具有重要意義。5月6日,東郊賓館匯報大廳,上海市市長楊雄和時任常務副市長屠光紹向香港全國人大代表調研團作匯報。楊雄說,按照國家規劃,上海將立足自貿試驗區穩步推進金融改革創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在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大環境的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希望兩地繼續深入開展合作交流,共贏發展。屠光紹介紹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及戰略規劃等情況,并對深化滬港兩地金融合作進行展望。上海市有關金融管理部門和國家“一行三會”機構主要領導參加匯報。
“上海是很多香港人都對它有感情的地方。香港不能離開與上海這個內地發展潛力最大的金融中心的合作。”代表團團長譚惠珠開門見山。她說,近二十年來,滬港兩地的變化日新月異,我們這次調研就是了解上海發展現狀,尋求機會,促進香港跟上海進一步加大合作,比翼齊飛。我深信這種全方位的合作,將帶給國家、上海和香港一個‘三贏局面。”
聽了匯報,自貿試驗區的金融政策取向引起了代表們的關注。黃友嘉代表認為,一方面是內部的體制建設和創新,另一方面是對外開放,而金融開放這塊要特別小心。要建成比較健全、有效運作的資本市場,讓資本能夠有效地流到回報最高的項目上,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
“對于金融開放要慎重。”屠光紹表示認同。當前上海正在不斷完善金融開放創新的制度框架體系,而金融開放要與監管能力相適應。簡單的開放必然造成風險,反而會影響市場建設的進程。自貿試驗區就是承擔試點的任務,通過在自貿試驗區的開放試點,及時總結經驗,使得監管能力跟上,再逐步擴大。
史美倫代表贊嘆上海在中央領導下金融改革的系統性、制度性方面做得很好。她提出對滬倫通等問題很感興趣,請有關方面介紹情況。來自上海監管局的朱鍵做了回應:“滬倫通是2015年第七次中英財政對話的成果,目前正進行可行性研究,特別是要克服時間差及技術等方面的問題。”
調研中感受騰飛 思索中謀劃未來
“這次考察,我們發現上海變化很大,交通、市容等方面都有質的飛躍,感覺這樣的發展用‘一日千里都不足以形容。”調研中所見所聞令代表們感慨萬千,對上海巨變由衷稱贊。代表們普遍認為,對投資者來說,營商環境很重要,上海的投資環境,港商是認可的,但仍有改善提高的空間。
“一些政策有時會改變,這樣會讓人無所適從。”胡曉明代表希望政府職能轉變的改革力度更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建立更為穩定的制度環境,讓港人更安心地在上海發展。
馬逢國代表談到,上海可以抓住機遇,大力發展航空租賃業務。屠光紹表示,大飛機項目已經把租賃業務作為很重要的發展內容,這在涉外的稅收方面還需要突破。
吳亮星代表說,自貿試驗區的試驗步調一定要穩,風險一定要低,收益一定要廣,才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自貿試驗區未來的發展方向完全正確,但措施要務實。
劉佩瓊代表認為,上海自貿試驗區太小了,怎樣擴大到上海以外的地方呢?屠光紹回應道:“自貿試驗區原來是28平方公里,現在已經擴大到120平方公里。但也正是由于這28平方公里的試點,才有了后來廣東、福建、天津的試點擴大。上海具體實驗,總結出一套做法,由中央來認定可不可以推廣。”
交流合作共性多 滬港發展比翼飛
香港全國人大代表對如何加大滬港交流合作、促進兩地共同發展而諍諍諫言。正如譚惠珠代表所說,“我們這次調研就是尋求機會,希望可以跟上海比翼齊飛。”
“在把國際人才引進上海的同時,怎么把他們的家人也留在上海呢?”姚祖輝代表結合自己做過的一項外資公司調研情況說,他發現,很多在上海工作的香港人的孩子還是留在香港念書。姚祖輝建議,能否在上海開辦學費相對合理的國際學校,滿足那些在滬發展的香港人對教育的需求。
“香港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陳勇代表談到,很多內地青年大學畢業后希望留在香港發展,但因為享受不到本地居民的待遇,生活醫療教育等方面壓力很大。
屠光紹表示,在上海與香港的合作中,一直注重人才的交流,其中還涉及公務員交流,今后要進一步加大公務員交流的力度。今后滬港間交流將不斷升化拓展。
劉佩瓊代表認為,上海或者香港金融市場是否持續發展好,要看它是否有效地為企業投融資提供保障,而不是過分追求交易額的炒賣。企業經營者希望能夠穩定地、安全地以可控的風險獲得資金支持。希望上海能在一級市場的投資功能建設方面發展得更好。
蔡毅代表建議說,自貿試驗區在反腐倡廉這方面可以更有作為,可借鑒香港的模式和經驗,例如香港廉政公署的模式。前海成立了廉政方面的機構,上海是不是也可以在這方面進行適當的探索。
胡曉明代表對滬港加強人才交流有自己獨特看法,他說:“滬港合作可以有很多方面,尤其是人才方面。香港在國際游戲規則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在中小企業的經營方面有不少的經驗,可以多交流。”
黃友嘉代表建議,在未來一段時間,要建設好離岸金融中心。在這一領域,香港有很大優勢,上海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經驗,在離岸中心建設方面少走彎路。
……
三天半行程,短暫而充實。經過人群如織的浦西傳統街巷,深入浦東高樓云集的陸家嘴金融中心,代表們看到上海曾經輝煌的歷史與今朝繁華的繼續;參觀讓上海一躍從“江河時代”邁入“海洋時代”的洋山深水港后,代表們感慨“中國速度”的大手筆;在調研“國產大飛機”項目后,為“長期奮斗、長期公關、長期吃苦、長期奉獻”的商飛精神所打動,由衷盼望咱們自己制造的大飛機早日翱翔于藍天之上。調研期間,代表們抽出時間到上海香港聯會,看望在上海工作學習的部分香港同胞,與在上海學習的香港青年、學生親切交流,了解情況,鼓勵他們刻苦讀書,奮發圖強。
在調研后期的反饋會上,屠光紹代表市政府對香港全國人大代表的建議表示衷心感謝,并對代表建言獻策做了總體回應。他表示,“夙夜在公,赤子情懷”,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香港與上海之間都合作緊密。相信隨著上海進一步的發展,滬港的合作交流的機會、渠道、范圍也會不斷加深、擴大。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主持了反饋會。殷一璀指出,開展專題調研是全國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依法履職的重要內容,香港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此次調研,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我們要好好吸納,要體現在今后的立法、監督等工作中。上海有62名全國人大代表,這幾年也做了許多有價值的專題調研,今后,我們要加強與香港全國人大代表聯系,進一步發揮上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聯動效應,推動青年人才交流,最終實現滬港兩地的互通、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