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葉明:一是上海要進一步在創新上下功夫,加強體制機制創新,聚焦上海現有優勢產業,推動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使科技成果與產業發展的銜接更加緊密。二是要進一步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上下功夫,加強市級統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三是要進一步完善軌道交通規劃,重視快速軌交干線的規劃布局和建設,提升遠郊地區交通出行便利水平。
市人大代表程維明:一是我國醫生的培養體系與家庭醫生、全科醫生要求不一致,家庭醫生的知識結構、學歷要求應當更加符合他所從事的工作內容。目前家庭醫生的實際含義更加接近社區醫生,家庭醫生的名稱容易導致誤解,建議再予斟酌。二是上海應該更多地發展公共交通特別是軌道交通,要研究發展輕型的、適合居民出行的、符合環保的輕型軌道交通。
市人大代表俞悅:上海已經逐步形成了“9073”養老格局,當前3%的老人入住養老院以外,還有7%的老人服務將以社區養老服務完成,其余90%為居家養老。建議一是加快制定鼓勵家庭功能(特別是養老和育兒功能)提升的政策,如增加老少同住的住房補貼;二是設立方便雙職工家庭的社會化托幼機構,并對女職工產假期間所在企業進行補助。
市人大代表沈灝:一是要高度重視法治社會和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完善配套措施。二是要統籌城市綠化布局,道路拓寬的同時不能減少道路兩邊樹木密度。三是楊浦在舊區改造方面歷史欠賬較多,建議市里進一步加強支持力度,讓市民共享改革成果。四是要著力提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質量和效率,促進高端制造業發展,推進國內高端生產性和生活性消費。
市人大代表張英:一是要重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和開拓國際化視野。要從注重硬件投入轉為注重軟件投入,重視對人才的投入和培養。二是要加快對傳統制造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三是要市區聯手,多部門聯合,加大對黑電臺、偽基站違法傳播整治力度。
市人大代表于海平:一是上海要加大對郊區發展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對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與江浙毗鄰的經濟薄弱地區,要通過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等舉措,支持其發展。二是著力減輕企業負擔,取消對企業征收地方教育附加。三是進一步支持市級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著力解決市級工業園區的收支平衡等實際問題,推動制造業又好又快發展。
上海市人大代表卿鳳翎:上海的教育發展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關于學科建設,政府要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并落實學校的自主權;二是關于基礎教育,零起點教育與家庭教育、家長觀念之間的矛盾要進一步引起重視;三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各層次學歷就業機會與待遇差距太大的問題;四是要逐步推進教育改革,使中青年家長能夠把精力轉移到工作上。
市人大代表李貽明:一是上海要確立底線思維。在謀劃上海未來發展中,要守住發展底線,對人口、環境、安全、土地等問題進行綜合考慮,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思路。在人口總量控制方面,既要關注高端服務業、吸引高端人才,也要考慮低端服務業的供給問題。二是要重視上海文化底蘊的傳承與發展,努力形成上海的支柱文化。
市人大代表顧毓靜:要扎實推進科創中心建設,一是改變并完善政府專項資金的審核標準,在考核企業盈利指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市場占有率等指標。二是對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的支持,要從輸血轉為造血,推動企業開拓市場、創新技術,提升市場競爭力。三是加快推進中小微企業政策統一信息發布平臺建設,引導推動企業樹立契約精神。
市人大代表陶璐娜:一是要循序漸進地推進上市公司注冊制改革,不要盲目擴張,相關部門要合理安排改革推進的速度和股票發行的數量,充分考慮市場的承受力和金融風險。二是要加強對高收益理財產品的監管。三是要關注青少年身體健康,引導和鼓勵青少年加強體育鍛煉,加強對青少年體育組織、體育俱樂部等發展的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