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炯
審查批準政府預算并依法監督預算執行,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基本職權。政府預算由各部門預算組成,對部門預算進行審查監督,是深化和細化人大預算審查監督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的重要途徑。2012年以來,青浦區四屆人大常委會認真履行部門預算審查監督職責,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深入有序開展監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發揮了人大監督作用。
一、夯實基礎,保障部門預算審查監督有序有力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監督法和預算法,常委會堅持人大預算審查監督工作的與時俱進,從制度上、力量上夯實部門預算審查監督工作基礎。
(一)制定方案。為了有條不紊地開展部門預算審查監督,有針對性地指導部門預算審查監督工作,制定預算初步審查實施方案,明確了部門預算初步審查的主要內容、工作機制、工作原則和時間安排等,全面統領部門預算初步審查工作,努力實現工作目標、審查內容的統一性、一致性,確保部門預算審查監督工作深入有序開展。
(二)充實力量。部門預算涵蓋面廣、專業性強,要審查監督好部門預算,必須整合和充實力量。一是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加強代表預算監督專業知識培訓,邀請市、區人大代表參與部門預算審查監督工作,引導和鼓勵代表在人代會、常委會會議上就部門預算積極發言、提出意見。二是發揮常委會各工作機構的作用,充分利用其對所聯系部門情況比較熟悉的優勢,強化對相關部門的預算審查監督。三是借助外部力量,特別是2015年制定《青浦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預算審查咨詢專家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預算審查咨詢專家選聘的條件、程序、主要職責、權利、義務等,并從高校、社會中介機構、專業退休人員中精心挑選了一批熟悉財經知識的預算審查咨詢專家,由此探索形成了以區人大代表、各工作機構、預算審查咨詢專家共同參與的預算審查監督力量。
二、深入實施,提高部門預算審查監督效果
預算審查監督是一項專業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任務。為了做好部門預算審查監督工作,堅持提前介入,精心組織實施,不斷增強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提前介入。在每年人代會審查本級預算時,將部門預算審查作為監督重點,在部門預算草案編制前,深入財政、預算編制部門,了解預算執行成效,掌握部門預算編制要求、標準和舉措等,要求財政部門完整提供部門本部及所屬基層單位財政收支預算總表、支出預算明細表、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明細)表等,以全面掌握部門預算收支狀況,為部門預算審查提供數據支撐。
(二)重點審查。創新部門預算監督方式,2015年首次成立預算審查小組,由各工作機構、人大代表和咨詢專家共同對區文廣局、區人社局、區綠容局和區殘聯等4家部門預算單位2016年部門預算編制情況進行初步審查。審查中要求部門預算單位形成匯報材料,提供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和專項經費預算安排相關明細資料,并對兩個專項項目進行重點解剖,通過看資料、詢問等方式,掌握預算編制情況,發現問題,提出意見。
(三)反饋結果。常委會相關工作機構充分利用部門預算初步審查契機,重點關注部門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合理性等,認真聽取部門預算單位、人大代表和咨詢專家意見和建議,收集整理匯總,將初步審查結果反饋至財政部門,為職能部門完善預算編制管理提供決策參考。同時,常委會將部門預算初步審查意見納入政府預算草案初審意見提交給人代會計劃預算審查委員會,為人大預算監督提供支持。
(四)對接審計。每年在聽取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工作報告的同時,重點關注部門預算編制執行管理情況,從審計部門了解掌握部門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充分依托審計,利用審計成果,努力實現重點部門監督到位。同時,在聽取審計結果的基礎上,重點走訪相關部門,實地了解情況,聽取預算管理部門對整個預算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將這些信息收集整理歸納,向財政部門提出全區層面預算管理工作監督意見,以提高預算管理整體質量。
三、專項監督,拓展部門預算審查監督深度
開展部門預算專項監督是本屆人大常委會深化預算監督的創新之舉。自2014年起,選取了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關注的重點部門、重點資金進行專項監督,先后對區教育局、區綠容局進行專項監督,通過解剖單個部門預算資金使用管理情況,以反映部門預算執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問題,以點帶面,促進部門規范管理。
(一)提早謀劃。在每年年末確定下一年部門預算專項監督對象,于2月中旬啟動實施,與被監督部門、財政、審計等部門深入溝通,了解掌握部門預算管理現狀、部門預算資金構成、部門預算審計結果等,并認真聽取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意見和建議,共同研究監督重點,明確監督方向和內容,以確保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
(二)發揮合力。開展多層次、多方式的監督,集中各方智慧,集思廣益。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通過參加專題匯報會、實地視察等活動,在“看、聽、問”的過程中了解掌握部門預算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常委會相關工作機構之間加強溝通聯動,并邀請市、區人大代表共同參加,重點調研基礎設施配置、建設項目管理等,通過召開各層級座談會,聽取部門、基層單位意見和建議等,掌握第一手資料;充分利用審計結果,與審計部門以及相關主審人員溝通,了解掌握審計監督情況,吸納審計意見和建議。
(三)專題審議。作為常委會議題,通過前期的調研,分析部門在預算資金管理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形成部門預算監督專題調研報告,進行專題審議。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充分發表意見,特別是對教育硬件設施配置不平衡、綠化類投資項目執行率低等問題進行了充分的審議和詢問。經審議,形成審議意見,送區政府,要求區政府和相關部門研究,在三個月內向常委會提交整改落實情況的書面報告,以維護審議的嚴肅性。
(四)跟蹤督查。為了確保部門預算監督議題相關審議意見的有效落實,常委會組織預算工委等相關工作機構和人大代表對部門預算監督審議結果進行專項跟蹤督查,掌握審議意見落實情況。如,2015年常委會組織相關人員對教育經費使用管理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通過“一看二聽三詢問”等方式督查每條意見落實情況。區教育局高度重視,明確整改落實的分工協作機制和時間節點,并進行專題復函,提出了整改意見,有效發揮人大審議的作用。
2012年以來,區四屆人大常委會對部門預算審查監督深入推進,由點到面,由淺到深,通過專題審議、詢問,逐步實現了由程序性監督向程序性與實質性監督并重轉變,發揮了人大預算審查監督作用。同時,加強部門預算審查監督,推動了部門預算管理工作不斷完善,提高了部門依法理財、科學理財和民主理財水平。但隨著部門預算改革的不斷深入,部門預算管理工作將日益精細化、規范化,人大對部門預算審查監督的深度、廣度和力度也將不斷加大,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思考完善相關工作。
一、加強預算審查監督能力建設。目前,大部分人大代表并不專門從事財政預算審查工作,不熟悉相關業務知識,人大常委會相關工作機構受時間和人員限制,有時只能夠完成預算審查的程序性工作。為此,應加強預算審查監督能力建設,在人大代表中物色一批骨干,有重點地進行培訓,增長其預算審查監督知識,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加強預算審查監督咨詢平臺建設,不斷吸收一批批精通和熟悉財政、財務和審計方面的專家,彌補人大預算監督力量的不足,為深化部門預算審查監督夯實基礎。
二、完善部門預算審查監督鏈條。部門預算審查監督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對部門預算編制、執行、調整、決算等方面的監督。為此,應進一步完善部門預算審查監督鏈條,充分發揮人大財經委、常委會各工作機構職能作用,充實預算審查小組人員力量,提前介入部門預算編制,將人大審查意見吸收到預算草案編制中;加大重點監督力度,每年對重點部門、重點資金預算執行和決算進行專項監督;完善人大預算審查監督問責制度,增強監督的剛性約束;充分發揮審計的力量和作用,將人大常委會重點跟蹤監督部門列入審計年度計劃,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
三、增強部門預算審查監督透明度。隨著部門預算改革的深入推進,部門預算公開力度不斷加大,可以引入“參與式”部門預算審查監督方式,通過開展部門預算項目聽證方式,對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民生等重大事項,實行公開公示制度,擴大公民的知情渠道。同時由人大組織代表和公眾舉行公開聽證會,參與部門預算項目編制和決策,從而使重大事項決策更加科學化和民主化,促進部門預算管理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