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取消不必要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為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和去產能中人員轉崗創造便利條件。會議決定,再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
有評論指出,職業資格的設立初衷是為了建立人才評判的標準體系,但發展至今,部分證書已經抑制了人們的創業熱情、增加了創業成本。減少職業資格認證,讓有創新、創業意愿的人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才智,這是一種可行的辦法。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也認為,取消職業資格后,對個人來說,從業的范圍更大了,就業的門檻降低了,會更有利于就業工作。對企業而言,選擇勞動者的門路也更廣了,雇工也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不過,也有一些評論指出,取消沒必要的職業資格是人心所向,“不過,取消這一紙資格證容易,或許只需要一個通知就可以完事,但消除此證背后的思維方式與管理習慣卻還需要更多努力”。取消資格證書后,HR再不能簡單地根據一個證書來判斷一個人是否適用,而要深入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