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榮
摘要:指出了榨汁葡萄是昌吉地區近幾年出現的經濟林新品種。以科學為依據,總結了榨汁葡萄定植方法及栽植初期的管理技術,以期通過廣泛宣傳,為科技興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提供參考。
關鍵詞:榨汁葡萄;定植方法;營養袋苗;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S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7013402
1 引言
為合理安排榨汁葡萄種植計劃,提高種植水平,力爭早果豐產,使各種植戶能在第二年產生最大的收益。減少管理上的失誤。避免定植時的倉促作業,便于種植戶提早準備,現提出以下技術要求:①地塊以沙壤土為宜,無鹽堿,肥力中上,排灌條件好,下潮地,同時考慮到運輸因素,因以靠近公路為宜;②各自然村連片種植,以便于管理及采收;③如確定了定植地塊,形成種植意向,需于10月底前按2.5~3 m行距定植開溝,溝深50 cm,南北向為宜,畝施有機肥2~3 m3以上,等來年5月定植;④定植榨汁葡萄地塊行間可兼作種瓜、一膜兩行棉花或蕃茄等矮桿作物,留足葡萄采光帶,禁止兼作高桿作物;⑤地塊準備完畢,由鎮政府牽頭,經新疆昌吉果業有限公司與種植戶確認后簽訂種植合同,榨汁葡萄品種為康拜爾,葡萄苗木由市林業局統一訂購。
2 定植前的準備工作
間種作物的地塊,按2.6~3 m的行距用人工或機械開定植溝,不間種的地塊可直接開溝,如行距為2.6~3 m,株距定為0.8~1 m,每畝定植250~300株。定植溝上口內徑100 cm,底寬30 cm,深50 cm。
施用農家肥的農戶可根據開溝情況選擇施肥方法:第一種:在定植溝內按1米的株距挖40 cm×40 cm×30 cm的施肥坑施入農家肥2~3 kg,配合施入磷肥(昌磷25 kg/畝,二銨10 kg/畝)。第二種:在60 cm深的定植溝內,通施農家肥2~3 t配合施入磷肥,回填土(標準為上口徑60 cm,底寬30 cm,深20 cm)。
(四)在定植前做好水的安排與計劃,定植前5~7 d,在定植溝中先灌一次水,然后用人工將地膜鋪在整個溝內,為定植做好準備。
3 定植方法與要求
(1)營養袋苗定植日期為5月20日~6月10日。在小麥地栽植的,7月15日小麥收完后于7月20日及時開溝,鋪膜后定植,務必在8月1日前栽植完畢。
(2)在已準備好的定植溝內按0.8~1 m的株距,挖15~17 cm見方的定植坑,如挖抗施肥的在施肥坑的下水頭一側挖定植坑,不能在施肥坑上直接挖定植坑栽苗,以防燒苗。
(3)定植時間應選多云、陰天或睛天的下午5 h以后,盡量不要在晴天的上午定植。
(4)定植時將營養袋用刀或剪劃開去除。注意劃袋時不要將苗木根系劃斷,不能將苗從袋中拔出以防袋中土團松散,影響苗木成活率。
(5)定植苗木時,第一要求傾斜栽植,傾斜方向應與冬季倒蔓埋土方向一些致,以便冬季倒蔓時植株基部能伏貼地面。其次要掌握苗木入土深度,即營養袋土團13 cm+新植基部入土2~4 cm,另外同一溝內苗木,定植點力求在一條直線上,便于日后埋土或出土操作。
(6)定植覆土后用腳輕輕踩實,定植一溝后立即小水細流漫灌,定植3~5 d后必須再復水一次。
4 營養袋苗6~8月中旬田間管理技術
本階段采取的主要是“促”為主的技術措施,盡量加大苗木的生長量,使其根深葉茂。
4.1 灌水
灌水前根據地的坡度做好翻水壩,要求細流漫灌,使土地吸水充分。沙質土每10~15 d澆灌1次,澆水后及時洗苗。壤質土每15~20 d灌溉1次。
4.2 施肥
(1)在定植后新葉開始生長時即可追施化肥,可用尿素每株施用30 g/次,并配合施用磷肥或磷酸二銨30 g/次。
(2)施肥方法。距苗木20 cm處打孔或挖坑施肥,深度15 cm為宜,施肥后立即灌水。
(3)施肥時間。一般應在澆水前施肥,定植后20 d施第一次肥,間隔20 d施第二次肥。
(4)根外追肥:7月初開始在葉面噴生長調節劑及葉面肥,葉面追肥3~4次,間隔10~15 d施1次,施用方法濃度按說明書要求。
4.3 整枝
8月上旬對所有新梢進行摘心,以加快養分回流及枝蔓成熟,當枝蔓長到40 cm時應插80 cm高的枝桿扶持。
地膜栽培的苗留2個蔓,即主蔓基部留一枝副梢做另一主蔓加以培養。其余副梢留2片葉反復摘心,露地栽培的留1個蔓。當所留蔓長到60厘米摘心,頂部所生的新梢反復摘心。
4.4 田間管理
灌水后應及時除草松土,做到溝中無雜草,土質疏松。第三次灌水后要求深松土一次,松土深度10 cm。葡萄苗50 cm范圍內的間作物均應拔除。
及時噴藥防治病害,各類殺菌劑均可使用。農藥使用不能和葉面追肥同時進行。
參考文獻:
[1]李艷芬,白 林.葡萄種植戶技術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農業學院學報,2015(1).
[2]祝宏輝,朱愛武,劉 英.新疆釀酒葡萄產業化發展的狀況及問題分析[J].釀酒科技,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