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指出了皖南區域的旅游資源豐富,其源遠流長的新安醫學文化和豐富的中藥資源,為發展養生保健旅游提供了堅實基礎。基于目前國內對中醫藥保健旅游消費市場的需求,同時相關產業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的發展前景廣闊。從可行性分析、資源整合、開發創新、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開發思路,以促進皖南區域養生保健旅游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發展;開發思路;皖南區域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7019404
1 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養生保健與旅游兩大產業融合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近年來,國家在一些相關文件中重點指出要大力發展健康文化和旅游產業,整合養生保健旅游資源,形成一批健康旅游服務產品。
2 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的內涵
養生保健旅游市場作為旅游活動的一個新興市場,近年來得到了旅游休閑研究領域日益廣泛的關注。加拿大旅游委員會提出把消費者對保健和養生的需求與旅行、休閑和娛樂這些旅游產品結合起來就是養生保健旅游(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簡稱HWT)[1]。在中國,養生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內篇,其曰:“養生”就是用各種手段來保養、養護生命,以達到延年益壽目的[2]。《黃帝內經》、《道德經》、《易經》等中醫藥養生學思想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結合國內外各位學者的定義,筆者將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定義為: 以我國特有的中醫藥優質資源為基礎,以傳統中醫藥文化為依托,融入現代旅游的各個環節,緊密圍繞養中醫藥養生保健為主題,將中醫藥與旅游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旅游形式。
3 皖南區域中醫藥養生旅游發展研究
皖南區域,即安徽省長江以南低山丘陵區,面積約3.65萬km2,行政區域包括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市的部分地區,以及池州和黃山六市。地處亞熱帶,地貌類型復雜多樣,人文薈萃,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豐富,是安徽省的旅游中心。該區域內有著豐富的中醫藥資源和深厚的新安醫學文化,形成了獨特的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優勢。
3.1 皖南區域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的資源分析
皖南區域具有豐富的自然與人文的養生保健旅游資源,各類資源組合合理,其中中醫藥旅游資源特色明顯(表1)。
3.2 皖南區域發展中醫藥養生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隨著人口老齡化與“亞健康”現象的日漸普遍,人們的健康意識也日益增強.強勁的養生保健需求,龐大的客源市場,巨大的旅游潛力,為皖南區域發展養生保健旅游提供了可能性。
3.2.1 區位優勢突出,可進入性強
皖南區域位于安徽省南端,北接皖江城市帶,東臨江蘇浙江發達區域。自古就是“三省通衢”之地, 區內鐵路和公路交通比較發達[1]。黃山機場已開通近20條國內航線,蕪宣機場正在建設。交通可進入性日益得到改善。而該區的客源市場,主要集中在省內外經濟發達城市和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并擁有少量的境外客源,旅游者消費能力強,且出游率高。這樣的區位和客源條件,非常有利于發展養生保健旅游。
3.2.2 各類人群對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市場的需求強勁
皖南區域旅游客源地的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人口的迅速老齡化;亞健康人群的增多;近年來傳統中醫藥文化在國際市場的走俏。這些因素都醞釀出各類人群對養生保健的強烈訴求,為皖南區域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奠定了基礎。見筆者對這些市場需求進行了細分和特征分析(表2)。
3.3 皖南區域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的挑戰分析
皖南區域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雖然具有優勢,但也面臨諸多問題與不足,具體如下。
3.3.1 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的宣傳力度不夠
中醫中藥養生保健旅游作為一種新興旅游產品,在公眾中的推廣力度都有欠缺。于東東在《皖南區域中醫藥健康旅游現狀調查研究》一文中的抽樣調查發現,僅有24.9%的人表示中醫藥保健旅游有所了解,有75.9%的人不了解。由此可見,大多數旅游消費者缺乏了解。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的宣傳力度不夠。
3.3.2 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資源開發與利用不足,缺乏特色與創新
首先,皖南區域的中醫藥資源雖然富集,但布局分散且缺乏系統聯系與規劃。一些現存的中醫藥遺跡開發與利用不足,中醫藥優秀文化在旅游業中的影響力還遠未發揮出來[3]。其次,皖南區域旅游業雖然發達,但旅游產品較少涉及中醫藥養身保健旅游領域。現有的養生保健旅游產品,例如傳統度假村,溫泉療養等,開發模式單一,創新思路較少。中醫藥傳統文化的與創融入與創新還遠遠不夠,也未能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3.3.3 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專業人才匱乏
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屬于新興旅游產業,目前皖南區域的相關發展尚處于萌芽階段,缺乏既懂得中醫藥知識又精通養生保健的綜合性、復合型旅游人才。筆者經過調查發現目前全國各大高校的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多以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為主。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專門人才的培養機制和模式尚屬于空白。
3.3.4 有關中醫藥養生旅游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缺失
目前皖南區域尚未出臺專門針對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產業的相關政策,也未制定行業規范,中醫藥養生旅游的相關立法基本處于空白狀態,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者的權益無法得到法律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發展[3]。
4 皖南區域中醫藥養生旅游的開發思路
4.1 加大政策扶持與市場引導,大力進行宣傳推廣
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制訂相關產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加強市場引導,重視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的發展。旅游市場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建立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推廣平臺。開發特色產品,形成品牌效應,確保皖南區域的中醫藥養生旅游快速發展。
4.2 將中醫藥養生保健資源與旅游資源進行有機整合
要快速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就必須加強皖南區域中醫藥養生保健產業與旅游產業的橫向聯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托中醫藥特色資源優勢,提升現有的旅游產品內容和質量,整合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資源,積極開發和創新多元化、多層次的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產品。
(1)旅游產品設計包含食、住、行、游、購、娛6大環節。要將中醫藥元素融合到養生保健旅游產品的設計和組合中,見表3。
(2)針對中醫藥養生保健需求市場,開發出具有特色的深層次、多元化的系列養生保健旅游產品的(表4)。
4.4 利用現有中醫藥教育資源,培養養生旅游專門人才
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專業人才缺乏是制約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這類專門人才,必須既了解中醫藥知識,又要有旅游服務技能的,且各方面綜合素養都較好,才能肩負起向旅游者介紹、宣傳、推廣中醫文化的使命[4]。在人才培養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大力加強對現有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培訓,建立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人才培訓機構,提升現有從業人員的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水平。②構建良好的人才引進機制,搭建中醫藥人才交流平臺,加強區域間合作與交流。③在高等院校開設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專業,實施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④推進行業賽評活動,積極開展以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為主題的行業比賽。以賽促學、以賽代訓,促進此類人才專業知識水平的完善和提高。
參考文獻:
[1]湯云云,陸 林.黃山市養生旅游發展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13,36(3):283~287.
[2]馬潤花,曹艷英.中國養生旅游開發構想[J].生態經濟(學術版),2010(2):297~300.
[3]劉思鴻,李建鵬.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發展探析[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4,36(5).
[4]黃金琳,楊榮斌.我國醫療保健旅游產品開發初探[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9,25(11).
[5]于東東,尤良震.皖南區域中醫藥健康旅游現狀調查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13).
[6]張 蕾.亳州市中醫藥養生旅游開發初探[J].中國城市經濟(理論探討),2011(1).
Abstract: The area of the South Anhui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mature.This area has a long history of Xin'an Medicine Culture and rich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provides a solid foundationfor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care tourism.The health care tour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bright future based on the current domestic consumption demand for it. But at the present stage,its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tourism industry chain is not mature. The author attempts to integrate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tourism from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resources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health care Tourism.
Key words: the South Anhui Are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tourism;development research;development id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