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 王巧方 劉紹琴


摘要:指出了氣候的舒適度與適宜度是決定旅游資源數量及質量和旅游季節長短的重要指標。采用相對濕度、氣溫、風速為基礎形成氣候舒適度評價標準,計算了重慶市潼南縣的旅游舒適度,并劃分了旅游季節的長短。結果表明:潼南縣最適宜旅游的月份為5月和9月,夏季過于炎熱,冬季舒適度不夠。
關鍵詞:旅游發展;旅游氣候;游客舒適度;潼南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7020202
1 引言
氣候是一項重要的旅游資源,同時也是開展旅游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氣象條件的好壞對游客的心理和生理存在顯著影響,人們在選擇休閑度假時,追求舒適的自然環境是其主要動機之一。氣候研究在國外已經持續了40多年,早在20世紀60年代Terjung就提出了氣候舒適性指數(Comfort Index)的概念;1973年奧利佛在暴露實驗的基礎上建立了風寒指數量表;加拿大氣象局建立了氣候舒適性指數測評的標準。隨著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出游人數的眾多,對旅游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內學者也相應地創建了旅游氣候舒適度標準。
2 潼南旅游基本情況
潼南旅游業起步較晚,尚處于新興的發展時期,由于縣委、縣政府重視旅游業發展,做出了把旅游業培育和發展成為潼南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的決策,確定了利用優勢、立足長遠、開發建設、滾動發展的開發建設思路。從潼南縣整體經濟發展戰略上看,潼南政府把它定位在4個方面:建設中國西部的綠色菜都,重慶西部的生態明珠,現代宜居城市,以及產業集聚基地。政府景區開發初步啟動,運河、東升茶山、青云湖、馬龍山森林公園逐步啟動開發,雙江古鎮、大佛寺公園正在落實規劃、招標建設,尚昆主席陵園已動工修建。沿江、沿公路線蔬菜生產經濟帶,如銀杏、板栗、大棗干果經濟林基地、黃花梨、油桃、冬桃等水果經濟林基地陸續興建、漸成規模,為發展特色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礎。
根據景點觀賞性、科學價值、文化價值、美學價值、組合狀況、環境容量、知名度、保護狀況、區位交通及開發前景等10項綜合指標,經專家、專業技術工程人員及領導綜合評價,確定九大景區擁有一級景點22個,二級景點35個,三級景點51個。這些景區景點特征如表1所示。
3 氣候舒適度評價概念及方法
3.1 氣候舒適度概念
氣候舒適度是指人們無需借助任何消寒、避暑措施就能保證生理過程正常進行的氣候條件。氣候是否宜人是根據一定條件下皮膚的溫度、出汗量、熱感和人體調節機能所承受的負荷來確定,主要受太陽輻射、最高(低)氣溫、相對濕度、風力等因素的影響。氣候舒適度評價的研究已經有近40年的歷史,形成了很多評價方案和專項指標,如溫濕指數、風寒指數、著衣指數、輻射指數等。探究從氣溫、相對濕度、風速對潼南旅游氣候進行評價。
3.2 評價方法
4 結論
從旅游舒適度的層次結構出發,在分析了氣溫、相對濕度、風速的基礎上,運用舒適度評價標準對潼南旅游季節性進行測量。得出潼南旅游旺季在春季的4~5月,秋季的9~10月。該結果有利于潼南縣政府做好相關基礎設施準備,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務,從而提高游客對潼南旅游的滿意度。同時,也給其他縣市旅游發展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田志會,鄭大瑋,郭文利,等. 北京山區旅游氣候舒適度的定量評價[J]. 資源科學,2008(12):1846~1851.
[2]崔 峰,劉亞洲. 臺灣旅游氣候舒適度分析與評價[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3(9):1234~1242.
[3]張 瑩,馬敏勁,王式功,等. 中國大陸九大名山風景區旅游氣候舒適度評價[J]. 氣象,2013(9):1221~1226.
[4]馬麗君,孫根年,王潔潔. 中國東部沿海沿邊城市旅游氣候舒適度評價[J]. 地理科學進展,2009(5):713~722.
[5]馬麗君,孫根年. 中國熱點城市旅游氣候舒適度評價[J].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