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也同歡樂也同愁

2016-05-14 03:41:27李佳懌
湖南文學 2016年7期

李佳懌

見子真顏色,同登鬼見愁

(評楊絳《洗澡之后》)

張愛玲說,“小時候看紅樓夢看到八十回后,一個個人物都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起來”。我不敢有這樣的抱怨,楊絳先生說了,“我這部《洗澡之后》是小小一部新作”。孔子七十從心所欲,楊先生都百歲了。

原作寫知識分子改造思想,人人都得“洗澡”,可仍舊“如匪浣衣”;續作的歷史背景淡化近無,也寫洗澡, 許彥成離開琵琶別抱的杜麗琳,“臨走利用學校熱水方便洗了一個干凈澡,好像把過去的事一股腦兒都沖洗掉了”。就在這一天他和姚宓領證。“姚太太就叫女兒洗澡,這是照例規矩”。許彥成“連內衣也換了干凈的”。楊先生在《前言》里明說要為“烏龜宴”翻案,《結束語》里特意另擺一席,許彥成和姚宓已經成婚,名正言順坐一塊。“故事已經結束得‘敲釘轉角。誰還想寫什么續集,沒門兒了!”

為迎接續集,我重讀了《洗澡》《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

錢先生未必喜歡方鴻漸,楊先生想是喜歡姚宓的。楊先生在《走到人生邊上》里說,柏格森的一句話常縈回在她心頭:“人在當時處境中,像站在渦中的一片落葉或枯草,身不由己。”姚宓和許彥成在龍蛇混雜凡圣同居的小世界中顯得可愛,這兩片落葉努力要自己做主,在感情漩渦里,不沉淪墮落;在時代風暴中,不隨波逐流。

楊先生和錢先生都想要隱身衣,姚宓和許彥成也一樣。姚宓把自己灰色的身影隱沒在書堆里,許彥成淡定低調,“裝成庸中之庸”。萬人如海一身藏,“只管耕種自己的園地”,這也是錢家三口的生活方式。“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鐘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么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我們仨》)

《洗澡》里,許彥成和姚宓的幾通書信,沒有充分展開;兩人在小書房那次促膝談心,更是直接隱去。許姚到底談了些什么?姚宓說的“我們都講好了,我們互相勉勵,互相攙扶著一同往上攀登,決不往下滑 ”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他們被杜麗琳撞見后這么坦然?怎么談完以后他們倒要做“君子之交”?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的一些問題,在重讀《走到人生邊上》之后渙然冰釋。我把楊先生在書中的“自問自答”稍作梳理如下:

人是靈魂與肉體的結合,靈與肉各有各的本性。“食色性也”是人的本性,性靈良心也是人的本性。性靈良心屬于靈,“食色性也”屬于肉,靈與肉是不和諧的。既有矛盾,必有斗爭;經過斗爭,必有統一。在靈與肉的斗爭中,靈魂和肉體是一伙,自稱“我”,性靈良心是斗爭的對方,是“我”的對立面。聽受性靈良心管制,超越了肉體的我稱“大我”或“超我”。很多時候,代表肉體和靈魂的“我”會妥協,因自知之明不足,沒法看透自己,不同程度地自欺欺人。

人生有命,多不由己,但是關鍵時刻,做主的還是自己。

人生實苦。人需要鍛煉。先得正心,就是說,不能偏心眼兒。要擺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誠意,也就是對自己老老實實,勿自欺自騙。不自欺,就得切切實實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對自己有客觀的認識,所謂格物致知。

受鍛煉的是靈魂。人生一世,靈魂為善或作惡,受或不受鍛煉,靈魂就有不同程度的改變,不復是當初和肉體結合的靈魂了。

人生的目的,在于修煉自己,完善自身。只有相信靈魂不滅,才能對人生有合理的價值觀,相信靈魂不滅,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價值。

雖說作者思想沒法與小說人物思想劃等號,借來相照,卻能解惑。

許彥成說自己終于明白了一件大事:我到這個世上來是要找我的“另一半”,我終于找到“她”了!他要離婚追求姚宓,甚至“像你的未婚夫那樣命令你”,姚宓回答:“我就做你的方芳”。這都是靈與肉的斗爭,一時間肉體占了上風。確實,我們都不是“天上的安琪兒,只有一個腦袋,一對翅膀”,我們是“有血有肉的凡人,有一顆凡人的心”。但是仍然可以用性靈良心管制住“我”,成就“超我”。姚宓更冷靜,是她把許彥成拉回來,“你到這個世界上來,只是為了找一個人嗎?”許彥成答她,“你問得很對。我到這個世上來當然不是為了找一個人,我是來做一個人。”如何做人?需要鍛煉。怎么鍛煉?要自知,勿自欺。這還只是個頭,往后一步步跋涉,上行不息,猶如登險峰,非大智大毅者不能。

許彥成“另一半”之說出自柏拉圖對話錄《會飲篇》,這是阿里斯多潘對愛神的頌詞,蘇格拉底是怎么說的呢?他說,愛所向往的是自己永遠擁有好的東西。講到靈魂的相愛,“他們之間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共同性,比夫妻關系深厚得多,他們的友誼無比堅固”(考慮到當時古希臘男風盛行,“友誼”一詞或可別解。不過楊先生也說許姚之間是“純潔的友情”。友情是所有美好關系的基礎)。把靈魂的美看得大大優于形體的美。“人們憑著那種純真的對少年人的愛,一步一步向上攀登,開始看到那個美時,可以說接近登峰造極了。”(《柏拉圖對話集》)

由此看來,許姚相約同登“鬼見愁”,更像是一個隱喻。 就像姚宓說的:“我們知道不容易,好比攀登險峰,每一步都難上。”錢鐘書先生去世后,費孝通去拜訪楊先生,送他下樓時,楊先生一語雙關:“樓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難而上了。”和她一起登山的那個人已經走了。登峰實難,達成者方能“To be the happy few”(《紅與黑》)。對于在這一層次互相理解的兩個人 ,可以說是“靈魂相識”,見子真顏色。“我常想,甩掉了肉體,靈魂彼此間都是認識的,而且是熟識的、永遠不變的,就像夢里相見時一樣。”(《走到人生邊上》)這就能解釋,小書房交談之后,許彥成與姚宓“覺得彼此間已有一千年的交情,他們倆已經相識了幾輩子”。和寶黛初見便似曾相識不同,這是志同道合者的相互印可。“ 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莊子·大宗師》)

“這個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爐,燒煉出一批又一批品質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質也不相同的靈魂。” “洗澡”是洗不出干凈靈魂的,就像許彥成所說,“我不信暴露私情,就是暴露靈魂;也不信一經暴露,丑惡就會消滅" 。真正的“洗澡”,需要靈魂的完全坦誠,對愛人,更對自己。得道之路是困難的,“剃刀鋒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 ”。(《刀鋒》)最幸福莫過找到“另一半”,攜手同登“鬼見愁”。楊絳和錢鐘書做到了,許彥成和姚宓也會做到。

彈管風琴的IT民工

(評馬慧元《書生活》)

管風琴(我還是這么叫)是少數我自己發掘的好作者,第一本讀的是她的《管風琴·看聽讀》,關于樂理技藝坦白說我大半看不懂,但是用澄瑩的文字表達的源自深心的音樂體悟,根本不需要理解,如光芒植進心里,來不及說好已經被她感動。那些文字直接帶來一種生理上的舒適感,就像好音樂入耳時過電一樣的觸感。我馬上去找她的《北方人的巴赫》來讀,最早的一本集子,像百草園未經細理,有不規矩的雜草,見得著帶露的初蕊,還有天子忽然間直竄云天。

嚴鋒老師寫她,《管風琴上的老馬》,可謂的評。有網友這樣評價她,“因為她我真去聽了場管風琴”。我完全贊同,讀了她,會喚醒你內在對音樂的渴望。做編輯之后她是我第一個約稿的作者。她說自己樂意寫樂評,但是更愿寫不一樣的東西,不想重復自己。作為一個編輯,要統馬慧元的稿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的文章很雜,思維像幻想即興曲一樣生鮮、活躍,跌宕自喜,《管風琴·看聽讀》這樣的名字,也真是機巧得難得,好歹把悟空封在了五指山下。不過馬慧元拿著一紙曲譜,“唵嘛呢叭咪吽”,還是把自己給解救了出來,今年的新書——《書生活》,更雜更生活。這本書有生活本真的原味,松散舒揚,同時不失嚼勁。簡言之,期待她正襟危坐講音樂的人要失望了,因為她這本書旁逸斜出得太多,期待知道更多,也愿意更深入思考的人會歡喜的,作者又一次天馬行空,跳出五線譜,不在五行中。這本書是她從前舊稿的整理,反復提到的是她在圖書館里飽蠹,讀各種書聽各種音樂。近來讀她的博客,過的已經不是學生樣的生活,越來越灑脫,不變的是愛樂愛書,愛思考。這樣倒過來看一個人的書是一件有趣的事,能借別人之手將自己的成長也梳理一遍。

她的本業是計算機,本書中有幾篇涉及她的專業領域,比如《計算機科學家的思想》《侯世達談模式》。大概因為身邊最親近那人也是一個“目光呆滯的IT民工”(管風琴的豆瓣簽名檔)的關系,我對這組文章愛得不行。看看下面的段子:“我一直悄悄把寫復調的作曲家巴赫當成現代藝術家,拓撲觀念的高手。” “史蒂文斯的詩歌充滿荒誕意象,在我看來……這些理念都‘后計算機得不得了”。這樣四手聯彈式的說法讓我想起我很敬重的一位老師,講課時會引用經濟學觀點來佐證莊子,或是用物理學原理呼應易經,讓我傾倒不已,所謂游戲神通,亦復如是。

我完全沒有理科頭腦,但是有兩個人講計算機理論讓我覺得非常精彩,其中一個就是馬慧元。書中一批關于計算機原理的文章,將極為專門的技術,與尋常生活和感悟結合,隨手拋出幾枚他山之石,擊得我心湖澎湃。老馬從不畏難,她不屑評價沒有思考難度的書,認為“音樂也好讀書也好,都是很難的事情,越挖掘就會越喜歡”,這應該不無自小苦練鋼琴的影響。喜歡求新,大概跟從事IT業有關,沒有比這個領域更日新月異的了。她常說“我最近有這樣的觀點”,自覺地渴望拓展到多個主題。她有記博客的習慣,幾乎每天都會把自己的思考點滴記錄一二,真是個好習慣,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走過的路徑清晰記下。也只有真正愛智的人才會這樣做。但她同時又強調,全新的東西不過是“主題變奏”,她的思考邏輯嚴密,并不為了一個特定的目的而為。這本書講到圖靈機、“堆棧”、遞歸、拓撲觀念、“不可解”論。曾經聽某人跟我講過怎樣“訓練”計算機,讓我覺得驚奇而感動,與人類的成習過程太相似了!馬慧元也提到了,這門科學中類似“哲學”的問題:“機器能否思想?到底什么是‘思考?”最美的是她所談的遞歸:發端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天意或者“第一推動”,而生命如默默跟著頭羊的羊群,不知所來,不知所終。

我近來迷上用一種不甚習慣的方式去思考,就像思想的放假一樣輕松有趣,偶一為之就讓我興奮不已。馬慧元呢,可以用想著古爾德譜彈管風琴,左手《編程的藝術》右手張中行,真是個快樂的家伙!

劉緒源的序說出我最佩服她的一點,“她要把時間放在更艱苦的題目上,要面對更苛刻也更有嘗試的讀者。”她嚴以律已,同時“苛”以待讀者:“我希望我的讀者帶著問號來看,而不是只來享樂的”,甚至,“讀者要主動付出思考,要有耐心閱讀一些不那么好看好玩的資料。連這點努力都不肯付出,只圖‘優美文筆的人,反正已經不是我的目標讀者了。”讓我這個小編輯在旁有點不適,哎哎,讀者是上帝啊。“上帝”一思考,編輯就苦笑:這本書還會暢銷嗎?嘿嘿。

我很喜歡這個說法:寫文章就是磨煉自己,一點點把自己調整得好。我自己一直沒能做到,但我覺得管風琴就是在這樣做的,并且她還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如果你喜歡上她,也能把自己一點點調得更好。

來點段位高的吧,咳咳。管風琴喜歡讀譜,這更是純技術活。嚴鋒老師說,“版本有限,人心無限,也只有在用心去讀譜的時候,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去接近那個無限。”她說,聽西方古典音樂的中國人,往往“對技術討論的積累不足甚至根本就輕視技術,所以容易夸大精神因素并概念化,又無力矯正它。” “‘森林一旦被固化而不隨時和‘樹和比照的話,其實容易遮蔽視野。”這話實在切中要害。她深恨評者信口空言“管風琴氣勢恢宏”,也不憚直言對“出色的發揮,使之成為本次音樂會中的一大亮點,顯然這是位有著很高音樂品位的鋼琴家。對于這部作品的解讀,他在古典的格調和詩一般的韻律之間尋找到很好的平衡,那靈敏的觸鍵及明暗交織的音色也很能抓住聽眾……”一類樂評的鄙視。讀她的書,是對我輩純文科生的一種“解毒”。她同時讓我更相信,“我們這個世界是可以被不同的定義和推演所描述的。”

她贊賞巴札納對古爾德一九八一版《哥德堡變奏曲》的研究,“每個變奏的時間、節拍都統計出來,畫出圖表,總結其中的規律”,對于很多業余愛好者的會認為“煞風景”的事,她“認為這些枯燥的數字和分析,恰恰是音樂思想的必經之途。” 她坦言“自己樂意做個老實人,哪怕被人稱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工匠”,“細致的研究,德高望重被視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但我現在的看法是,只有反復觀察樹木,才有可能看見森林。甚至,有時樹木就是森林本身。”說到現場演奏,她的表述有些讓渴望傳奇的聽眾失望:“為防止各種事故,演奏家唯有不斷思考,加強安全措施,堵死所有可能的漏洞。一個洞沒堵死,你在背后為前后文付出的巨大心血都毀掉了。”這哪里像華美精致的演出?實在像一個苦命的程序員在DEBUG!

豆瓣上有一張她彈管風琴的照片,手腳并用,專注地盯著樂譜,光線和她的側臉一般柔和。看著管風琴上復雜的構件,我總覺得這個姿勢跟IT人寫程序有某種相似,包括那種擔心漏過BUG而如履薄冰又鎮定自若的神情。后來聽到她說:

“我覺得,管風琴這樂器,是技術和音樂結合得最好的主流樂器——因為,離開音樂,簡直也就沒什么技術了。我說過彈得好的人,就是彈得‘正確得優雅的人,這在鋼琴上不可想象,因為鋼琴的‘音樂外技術太多了,而別的主流樂器,又沒有這么管風琴長的歷史和這么文獻化的曲目。在管風琴上,比較難的是‘正確,更難的是‘輕松自然并且穩定的正確,而追求之的過程,也就是音樂成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驚訝地目睹了音樂的秘密,甚至因為相對于鋼琴演奏者,輕松跨過了技術障礙而感到歉意。”

我把這段話看作對我的想象的印證,顧自很得意快樂——這快樂大概比不過她發現古爾德的分句方式類似管風琴理路時的自得。同時,我也把這話視作為本書的一個核心觀點(我認為的核心)提供的生動自注:“我一向有個大膽的偏見:可持續發展的手藝近于思想。也許更確切的表達是,思想就是對種種手藝的綜合、調配與平衡。”也是這句話,讓我理解了管風琴筆下的巴赫,為什么這么動人——他就是最有思想的匠人,在我們這個充斥“大師”和“天才”的時代,尤其讓人懷念。

揚之水之桃花源

(評揚之水《〈讀書〉十年》)

一直對兩個女讀書人的經歷感興趣,揚之水和愷蒂。之前認為愷蒂的經歷多是外在的,游走四方,豐盈閱歷;揚之水的經歷多是內在的,讀書明理,琢磨心性。但這本書讓我拋棄了這個偏見,二者原是二而一,一而二的,生活的表面即內在。書到底能帶給人什么,揚之水如是說:“竊以為讀書本身就是生活,則樂在其中矣。至若讀書為了什么什么而生活,則生活乃成苦事也。”(八七年四月廿日日記)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但不定有用的書。書價、菜價漲落,舊書市、唱片業興衰及或可一瞥,想看歷史、想看《讀書》史的看官們恐怕要失望了。一來揚之水下筆較克制;二來不近政治;三來《讀書》于她,撇去恩澤惠益不談,也只是“工作,以賺取購書之資”。書名換成“讀書十年”,或更襯“揚之水”三字。

原先看揚之水的書,覺得她如姑射之山神人,餐風飲露,冰火不侵。日記中,沈公怪她不從眾,梵澄先生笑她不從俗。夜登華山,被視為“特異功能”;獨游海南,被認作打工妹。但我還是看到了一個凡人的生老病苦,還有“死”——八九年三月廿日白日去驗血。“我想到了死。死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可以徹底解脫了。”而她對至親的身后交待仍不離于書:讓志仁找個愛書的女子,“以免辜負了這些年的辛勤積累”;將已發表的文字付梓,留給小航作紀念。我且看到了一個女人的喜怒惡懼,還有愛——她記錄下兒子小航的一個個夢境;九七年九月十七八周年結婚紀念日,與志仁同游圓明園,有一段簡凈浪漫的對話,這背后質樸安穩的底色,是兩人一起淘書淘碟看電影的尋常歲夜。茲錄八六年四月七日一段,“志仁出差,我的生活水平立刻下降。首先,將早餐免去,中午以面條充饑。幸而他出門之前為我買了十數包蜂蜜花生,便足可當晚餐了”。

這本日記我讀得很慢,因為時時要停下來,反觀自己。

從《詩經別裁》開始讀揚之水的書,喜其清澈靈慧。八七年十二月十五日記里,記到沈公戲言“勤永暉”,揚之水說,“我認為十分恰當。注定了我終生只能是一個勤勤懇懇、埋頭苦干的平庸之人。這是我近年、特別是近一年才終于認識到的”。看到此處我頗為震動,暗暗在心里立下一個坐標:這時她三十三歲,到我那時,能自知什么呢。

正是這一“勤”字,讓她收獲頗多。她受過的正規教育不多,讀過初中,當過銷售員,開過卡車,在適當的年齡結婚生子(雖然她早先打定主意終身單身,為此還與人打賭輸下一百斤雞蛋。)在工作、家事之余,讀書自學,憑著始終如初的勤快專注,達到了現在的水平。沈公序中說,“她年輕,肯走路,于是經常派她出去取稿,實際上是做‘交通”,由此結識了很多作者。通過《讀書》這樣的平臺接觸到高手并不足怪,而與他們中泰半相處極好以成知音,則不是人人能及。金克木與她一見如故,趙蘿蕤把她當作干女兒,徐梵澄說她比最好的朋友還要好。但她與人交,并不親狎,每逢邀飯幾乎一律“堅決的婉拒”。自道最喜的交友方式是通信往來,此從《谷林書簡》可窺一斑。

她的《讀書》十年,也是從師十年。“在《讀書》認識的都是頂尖人物。這對于我來說是‘師從眾師了。不限于某一老師,這樣就不會有一種思維定式,視野就更開闊了。那種幫助是一種影響,等于是在他們中間熏陶出來。”這樣的求學方式和她練字很像。她曾有一段時間集中讀了一些碑帖,漸漸悟出古人之好,與人通信常與毛筆書之,而自覺書法稍有進。受人濡染,自著功夫,漸入佳境,而“自覺”之,恰是揚之水所賞徐梵澄詩句“落花輕拍肩,獨行悄已覺”的境界。

她愛書成癡,認為花幾十元以致上百元買一件衣服,簡直無法想象(八八年三月廿九日日記),卻在八七年時便花下一百二十大洋買了一本《明式家具珍賞》。為購一冊《西方現代藝術史》,幾乎跑遍了京城大小書肆,又給該書責編、社總編室、該書譯者、校訂者等等一切能想到的有關人物發出不下十封求援信。(八七年十月十一日日記)

癡書是因為愛讀書,“以讀書為其極至”為“最得人生之趣”。(八九年一月十四日日記)八七年三月十日讀陳志華《法國造園藝術》,“讀‘進去之后,竟忘了節日,竟不聞市聲,竟澄心一片,悠哉游哉了”。八七年四月廿一日“讀《肇論》讀得入了迷,十一點半鐘躺在床上還睡不著。凌晨兩點鐘又醒來,睜眼想了好久才又瞇了一小會兒。這卻是很少有過的事”。

在《無計花間住》后記里,揚之水把自己讀書的經歷分作三個時期,《讀書十年》所記八十年代,“只是一個‘雜字”。看日記中所記書名,確是無所不包。這一時期就像武陵人緣溪行,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應接無暇。九十年代開始轉向詞集和目錄版本,是從山口入,仿佛若有光。之后專于名物考證,則是豁然開朗而見遺世佳境。以讀書為“桃花源”,只為“進入”那一片澄明的世界。揚之水云,“所謂‘桃花源者,豈不就在吾人心中,又正是紅塵中之極樂國也。”(八九年十月廿四日記)

麗雅如一揚之水

(評揚之水《〈讀書〉十年(二)》)

沈昌文說,要是他來寫揚之水,題目就作“不解風情”,落筆則在“善解風情”(一九九三年七月廿日日記)。梵澄先生善處材與不材間,揚之水則可謂樂作解與不解人了。其不解風情,《〈讀書〉十年》(一)中已屢見,茲不贅。今且從《〈讀書〉十年》(二)揀出兩則“善解風情”之例。

其一,某年為谷林先生賀壽,揚之水在賀卡上抄了在《宋書》上偶然撞見的一段文字,即卷九十三《隱逸傳》記瑯邪王弘之性好釣,或問“漁師得魚賣否?”,答曰“亦自不得,得亦不賣”。此段話配與谷林先生,真真不失人,亦不失言。

其二見于一九九三年二月十六日日記:紛紛揚揚一日雪,落地化,落在樹上卻不化。憶及梁鼎芬致吳慶坻書簡中的幾句話:“門外大雪一尺,門內衰病一翁,寒鴉三兩聲,舊書一二種,公謂此時枯寂否?此人枯寂否?”似可自況。只是父母在不得言翁;舊書一二種,喜鵲三兩只,卻是即目。于是將此語抄與何兆武、周黎庵、周一良、朱維諍諸先生,就便約稿。

素心人行風雅事,即目可感,此即詩三百之“興”。如此約稿,何止是風情。

至于小處,揚之水日記中所記歲時風日,鳥獸草木,盡皆“有情”。隨手摘錄兩則,喜其有六朝尺牘風味:

合歡花開了,正好是端陽。(一九九二年六月五日)

陰一日,黃昏雨,是個無月的中秋。(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一日)

《〈讀書〉十年》可作武俠讀,觀“俠女”揚之水游歷江湖,轉益多師,內外功漸進悟入。有時信筆逸出,別有可觀者,如此冊所見愷蒂年輕時的模樣、“滬上陸公子”的酒量。然所記九一至九三年,最令我期待的是其與谷林、辛豐年兩位老先生的結緣。之前讀《書簡三疊》,已窺先生襟懷,《讀書》(二)中所記揚之水與谷林先生的數次過從,皆極簡單,卻情意深長。先生“古道可風”,一生酷愛文史,卻經歷一番陰錯陽差,“大半生都在做著自己并不感興趣的工作”。(一九九一年五月卅一日)我讀到此句,為之一怔,感動許久。辛豐年先生是心慕已久的樂評人,先前僅從其子嚴鋒筆下得識廬山,揚之水稱之“有古君子風”,從日記看來二人僅有一面之緣,卻傾蓋如故。

讀揚之水日記,常羨她每被老一輩學人引為同道,追究其由,方知可羨而難學。九一年五月卅一日初訪谷林,先生表達能力并不好,出言極慢,時或停頓。“我引出的話題,都是他樂于回答的。”一九九一年十月九日至南通訪辛豐年。“彼此談過身世經歷之后,就談歷史,談音樂,談書法,各類話題穿插跳躍,無所不談,幾無間斷。”能與眾先生對話,此是其學問難及處。

梵澄先生稱之,“你可以算作出世的。”(一九九三年五月卅一日日記)金性堯自道其與揚之水的“共同特點”:“厭凡庸,厭頭巾,厭婆子嚼舌。有審美力,感情質,無理論基礎。喜博覓,愛書如命,手不釋卷。喜收藏,近于貪婪,幾日不到書店,茫茫然如有所失……”能為眾先生喜愛,此是其性情難及處。

說到性情,日記中還可見其脾氣。一九九二年七月九日日記,難得作嗔言,“他們是懷抱救世態人心之志的偉君子(這是令人感佩的)。我不過是抱定一本心愛的《讀書》和自己的幾本破書,默默做一點點自己喜歡的事,而已。” “偉君子”三字實妙。正是揚之水的真氣和癡氣,使其成為可交之人,使讀者得見久違的可感之事。

由此冊所記書目,可見揚之水讀書更集中于文史,且偏重于古,漸入“小道世界”。她自謙“不賢識小”,更謙言“實未必真的能夠‘識小,不過保持一種‘不受命的姿態而已。”(《脂麻通鑒》題記)不厭其小,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此亦“脂麻通鑒”之旨。更可貴在其求學心態,“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亦可謂“有生于無”,于此要取梵澄先生《老子臆解》解:天下之物是有所為而成,但這有所為卻成于一種無所為(wéi,無目的)之為。(一九九三年四月七日日記)

這三年于她頗具轉折意味,九三年《棔柿樓讀書記》結集出版,也正是她勤奮寫作《脂麻通鑒》的時期。《棔柿樓讀書記》出版后,她“審讀一回,不滿意處更多。高興和激動全沒有。心情倒沉重起來”。(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廿六日日記)“才覺得以前太蕪雜了,以后想專心文史”。(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卅三日日記)“俠女”始開悟,恰是此冊最末一篇,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也同歡樂也同愁

(評陳流求 / 陳小彭 / 陳美延《也同歡樂也同愁》)

以前有人對我說,女人的智慧與男人不同,女性自有一種生活的智慧,我當時只覺不屑。還曾與朋友討論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遇到一個如陳寅恪錢鐘書一樣的人,你愿意為他全心付出,忘我支持他嗎?朋友說不,就算他有不世出的才華,與我何干?我當時想的是,如果真是遇到那個人,大概是什么都顧不上計較的吧。

這兩天讀完陳家姊妹合憶雙親的《也同歡樂也同愁》,其中關于陳先生的部分沒有引起太多感慨,大概是去年集中看過較多關于陳寅恪相關資料的緣故,又或是三位作者全系女性,更諳女心;倒是唐筼和新午姑二人給我很深的印象。唐筼為陳寅恪和整個家庭的付出,自然真是全無計較的。和新午姑類似王熙鳳的才干不同,她的智慧更顯家常。即便是戰火頻仍的時代,生活的主調仍是繁瑣和重復,也愈是水磨的尋常歲月,更能體現“生活的智慧”。唐筼的自創捆綁行李省力辦法,可算一例。

不論算是因果或歸作緣,一個“多年來專注從事女子體育教育,尚未遇到愿意托付終身的知音”;一個“對婚姻一直抱有神圣的看法,尤為注重修養高潮、氣質優雅,認為婚姻是一輩子的幸福,不可輕率而為”,卻因為南注生的一幀遺墨攜手,真教人去信確有前世今生。有人將此解釋為陳寅恪懷有“同光”情結,我倒覺得不必落實。相知如“證悟”,本來就不拘于形式,也無任何道理可言。

作為妻子,她身著藍底印有彩色小花蕾的旗袍,和一件淡灰色立領半長外衣,體形勻稱、背脊挺拔,姿態端莊,這樣的形象,也只有陳寅恪喜歡的臘梅可堪比擬。作為母親,親手縫制的小鳥窗簾、手錄的“食物成份表”、給孩子識字用的毛筆字塊、擠羊奶給父親補充營養,印在女兒腦海中的生活細節豐滿了一個賢妻良母的形象,動亂的時代背景則為她勾勒出立體的身影。

我一直對抗戰時期中國知識分子顛沛轉徙各省諸縣的一段歷史很感興趣,覺得這是極具比喻義的事件,如果說《圍城》中的相關敘述采用了游戲筆調而顯得輕易的話,唐筼的《避寇拾零》則在平淡的筆觸中滿含哀矜。這大概也是女性所特有的。唐筼自述七七事變后舉家出北京轉天津到青島,“在青島車站等車時家人皆坐在站外條椅上,惟我與袁復禮先生(同行者)在站內將行李結票和扣牌子托運,忙個不了,數小時后才定。我同時要喂奶給小美延吃,大家只吃些面包或饅頭充饑以代夜膳。袁先生買了一簍水果,預備在火車上吃,令我大大羨慕。因我忙于檢點行李,又要招呼小孩子,無心想到火車上需帶些吃的東西,而青島的水果又是極佳的。寅恪向來不會理雜事,故我家無人去買好東西,只得空空羨慕別人。”

這讓我想起楊絳先生。楊先生和錢先生分別代表了兩性所能達到的大智,但仍是楊先生,付出更多心力維護了他們的圍城:

“女兒錢瑗是兩個人在牛津讀書時出生的。在楊絳住院期間,錢鐘書一個人在家常不經意闖些小禍,不時愁兮兮地告訴楊絳: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的桌布弄臟了;他把臺燈弄壞了;門軸兩頭的球掉了一個,門關不上了……楊絳總是回答說:‘不要緊。錢鐘書對楊絳說的‘不要緊總是又佩服又放心,因為這句話已屢次得到驗證。這回也同樣:楊絳到家,果然把桌布洗得干干凈凈,看不出一點墨水跡印;臺燈、門軸也一一修好。

錢鐘書對楊絳也充滿了愛心和責任心。楊絳回家坐完最后幾天的‘月子,一向不善料理生活的錢鐘書,竟給她端上一碗他親手燉的雞湯,湯里還飄著鮮綠的嫩豆瓣。就這樣,楊絳喝湯,錢鐘書吃肉,女兒‘吃媽媽。”(《聽楊絳談往事》)

我很難想象唐筼挈夫將雛近二十次搬家的過程,她還患有心臟病;而那些在每個新家種植的花木,在人世茫茫的年月化作了點燃整個家庭希望的暖色。我之前讀《陳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每在快被文字間充溢的壓抑引得窒息的時候,唐筼的身影總會出現,帶來些許微光,這大概也是陳寅恪失明之后唯一的光芒了。

大難中女人往往比男人還要堅定。“最經磨的還是人的血肉之軀”,不也是楊絳先生說的嗎?陳寅恪一家乘坐難民車由濟南至徐州,途中唐筼聽說敵寇時來空襲,急忙用嬰兒的尿布結成繩梯,以備丈夫和孩子逃脫。事后唐筼也認為這不過是心理安慰,如果真遇空襲,混亂中的一繩布梯亦不足以作為舉家的救命稻草。對比她在生產流求面臨危機時的冷靜處理,不禁令人感慨女性和自欺和理性都仿佛本諸天性。幾乎所有女性都天性敏感,故特別需要安全感,即使只是徒具形式的安慰也聊勝于無。女性對生活亦富有飽滿的想象力,但其中自不乏力量。書中提到唐筼把自己的小字贈予幼女美延,“我把號給了你,就當我隨時都與你在一起。”便是典型。

據陳美延回憶,清華女生曾以婦女如何為社會貢獻力量等為題采訪過唐筼,唐先生實話實說:“婦女為家庭做出也很重要……”立刻被伶牙俐齒的女士當場批駁。我不想牽扯女權等話題,每個人本有不同的付出與獲得。就像中國傳統男性初時亦有終身不仕養親盡孝的選擇,現今再新銳獨立的女性也兼有做家庭主婦之想。這些都是自然不過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的心態為什么不可以再開放一些?放生,同時被放生。

不論何時何地,女性想要做出一些成績,無論是在事業亦或家庭,皆是非常不易,而那些能將二者平衡得宜的女性,確有男性不及的大智大慧。前些時候在《讀書》上看到有人評趙蘿蕤的《讀書生活散記》,說書中記到她一邊燒飯一邊讀劇本,稍不留神便落得“一鍋焦飯一鍋焦肉”,也不知道陳夢家先生吃起來什么滋味。楊絳和唐筼也都是婚后始學烹飪,但都很快能“下得廚房”。作為“生手”一同步入圍城的兩個人,往往是女性比男性更快地適應環境、熟悉地形,進而擔當起整個家庭的指南者。如果家庭之存在于動蕩的人世間每每顯得脆弱,總要有一個人去獨擋生活。

如果不是陳寅恪的夫人,唐筼也會和中國千千萬萬普通女性一樣,消失在歷史的波瀾中;孝順父母,愛恤妯娌,呵護子女,扶持丈夫,終其一生。即使不是陳寅恪的夫人,唐筼也會和中國千千萬萬普通女性一樣,永存于家人的懷念中;通過在世時平日言傳身教遺留給子女的品質,在身后自會將自己的生命氣息代代流傳。黃永玉有詩《老婆呀,不要哭》:“因為你,世上將流傳我和孩子們幸福的故事。”

陳寅恪常教育女兒:“你們可以不尊重我,但必須尊重母親。”唐筼對孩子說:“爹爹的學問造詣非比一般,應讓他寫出保下來。”忘我付出,為助夫婿“在傳承中華文化上留下更多著作”?或也抵不過幾個字:也同歡樂也同愁。

作 戲

看《滾滾紅塵》我老想起《色戒》。倒也不奇怪,都是旁人眼中的張愛玲,一個是文藝女青年三毛的,一個是文藝男中年李安的。張愛玲可一點也不文藝腔。

什么是文藝腔,我說不好。譬如一女嬌嗔她男友的不好,“我想要《今生今世》,他說給我買胡蘭成。”這就是文藝腔。張愛玲要的是胡蘭成,對《今生今世》她只說,“纏夾得奇怪”。

愛上漢奸這樣一個政治上不正確的話題,三毛處理得很感性,李安處理得很性感。說到底都很文藝腔。張愛玲自己想來不作太多考慮,漢奸亦只是一個角色,王佳芝也不過太入戲的當家花旦。演戲就是作,文藝腔也是作。張愛玲很多時候很想要入戲,但即便身在戲中時,她也看得清這局;抵死纏綿不愿出戲,是因為清楚知道出戲是荒涼的。張的每一部小說的背景,都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你去看她的《色戒》,寫王佳芝等易先生時蘸香水,“微涼有梭,一片中只有這點接觸。”只一抹蒼涼的手勢,指與人看,那紅塵萬丈背后的翻云覆雨手。

我總覺張那一句“心低到塵埃里”,是她自導自演的一出戲,因為再不演就晚了。出名要趁早,遑論愛情。后來那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是對胡邀她入戲的感激。詩經說賦比興,演戲就是興,興就是作。小說里易太太佯斥王佳芝,“哪有這樣的,不作興的!”“她臨終一定恨他。不過‘無毒不丈夫。不是這樣的男子漢,她也不會愛他。”作興的是愛玲。明知是戲偏沉溺,但這亦不是文藝腔。我絲毫無意責張不誠不真,借胡蘭成的話,人世清嘉男女貞信亦不過是如小孩子扮家家的游戲。

張送別胡蘭成的時候,獨自在雨中佇立良久。這亦是一出好劇,經胡的口講出,而胡亦是張在事后講與他聽。胡和張都極喜歡戲,看戲,也演,更多時候是在言戲。不消說與彼此聽到,心中雙雙開出花來,聞風而相悅。

“這個人是真愛我的,她忽然想,心下轟然一聲,若有所失。太晚了。”

緊接著就是,致命的——

“快走。”

沈昭華送走章能才,王佳芝送走易先生,張愛玲送走胡蘭成。三對人三場戲,個個正大仙容,場場欲仙欲死。

便勝卻人間無數。

碎話《圍城》

用《圍城》下了一周晚飯,周末做了兩天飯,今晚飯后看完了。

方鴻漸就像他家那只鐘,一個小時只慢七分鐘,算不上不合時宜,只是永遠踩上不點。不夠執著,沒有野心,目標也不明確,“不讓人討厭,但是完全沒用。”本該吻唐曉芙的嘴印在了蘇文紈的唇上,本該接的唐曉芙的電話罵出了對蘇文紈的恨。在唐曉芙家下面淋的雨沒能等足夠久,在趙辛楣去重慶之后又未能“守”得住寂寞。這樣的人生,像極了人生。

記得楊絳說,寫《圍城》時她包下了所有家務,讓錢鐘書專心創作,每天寫完的部分,都是她先看過。楊錢二人是很好地把自己圍在城中了的,圍得太好,以致城外人起閑言碎語。三閭大學中各人勾心斗角的微妙宛轉,寫在書里笑笑就夠了。錢先生喜讀《西游》,悟空是不喜歡跟小妖們糾結的。

錢先生是不信體系的,曾說體系尤如大廈,一旦傾覆,瓦礫遍地,倒是細碎的建材始終可用,《管錐編》就是這樣的碎材寶庫。這與他的小說觀一致,城是空的,只有出城入城才有意義;百合心更是空的,剝百合才不落空。方鴻漸對孫柔嘉最初的動心,不就在半夜里見她微微翕張的鼻翼?

在去三閭大學的路上,方鴻漸跟孫柔嘉清晨起來在亂墳崗散步,四處是小孩子的墳,方鴻漸說,小時死的了鬼不會長大,永遠都是孩子。我想到楊絳在《我們仨》里寫過一樣的話,說自己要是死了,會比先下去的錢鐘書老許多。有人用唐曉芙附會楊必,我也曾關心過,到現在只覺好笑,唐曉芙這樣吃不著的葡萄,終究比不上攢在手里剝的百合,即便剝不到心。

我非常愛看六人結伴赴三閭大學的那兩集,在艱辛與繁亂的旅途中諸人性情畢露,所遇各方人物龍蛇混雜,一路西行,還取不到真經。方鴻漸懵懂地站在巷門前,想起“圍城”的比喻,自己辛苦顛簸趕赴的三閭大學,莫不也像眼前這個巷門一樣,本以為別有天地,其實仍是一樣的世界。如何面對這個日復一日并無新事的世界,大概是婚姻需要考慮最多的問題。“找一個有趣的人共渡”是方法之一,這是連岳的話,錢鐘書楊絳做到了。

責任編輯:遠 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亚洲最大综合网| 亚洲人成高清|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无码一区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国产女人|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1024国产在线| 欧美一级一级做性视频|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欧美a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欧美色视频在线|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9cao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色视频国产|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电影|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91亚洲精选|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91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JIZZ亚洲国产|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找国产毛片看|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色婷婷成人网|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91福利免费|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伊人激情综合网| 日韩午夜伦|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亚洲黄色成人|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www亚洲精品|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