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是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地方債發行歷經“代發代還”、“自發代還”、“自發自還試點”三個階段,進入了全面“自發自還”階段。可以說,地方政府債券市場創新發展已經進入了4.0時代。同時,新修訂《預算法》的正式實施和國務院、財政部有關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政策及制度體系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發展步入法治化建設的新階段。在財政部的指導下,地方政府債全面自發自還以及債務置換具體方案得以落實,為地方政府開辟了一條更為規范化、市場化的融資渠道,也為地方政府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探索了新的直接融資方式。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結算公司)屬于國家核心金融基礎設施服務機構,其核心職能之一就是在財政部的指導下,長期服務政府債券市場,全力支持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的創新發展,著力打造以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支持、持續性管理和信息披露等優質服務為載體的專業平臺。
凝心聚力,打造核心金融基礎設施服務平臺
中央結算公司于1996年12月成立,今年將迎來20歲生日。20年來,中央結算公司從國債集中托管起步,逐步發展成為各類固定收益證券的中央托管機構,成為支持債券市場運行、宏觀調控政策操作的國家級核心金融基礎設施,在維護金融穩定、促進經濟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末,中央結算公司登記的債券、銀行理財、信托等各類金融資產合計72.5萬億元;全年辦理債券交易結算466萬億元,支持債券發行10.5萬億元。20年來,中央結算公司積極發揮金融基礎設施作用,全力打造了符合金融市場管理要求的服務功能平臺:
一是債券市場平穩高效運行的重要平臺。以國際證券結算標準為指導,中央結算公司構建起集中統一的債券托管結算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提供包括發行、登記、托管、結算、付息兌付、估值、擔保品管理、信息披露等在內的一體化服務,通過無紙化、電子化、遠程化服務降低發行人和投資人的成本,防范操作風險,提高市場效率。同時,還依托中央托管結算機構職責,根據主管部門要求,有效履行對債券市場的一線監測職能,并為流動性和結算風險管理提供支持。
二是支持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重要平臺。在支持財政政策實施方面,中央結算公司累計支持發行國債近17萬億元,逐步構建起一套支持國債發行、國債回購、國庫現金管理等業務的全方位服務平臺。積極配合財政部實現國債從分散托管到全國統一托管、從實物券到無紙化、從派購發行到遠程電子化招標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截至2015年底,支持地方政府籌資總額超過4萬億元。其中,2015年支持發行地方債1035期,共計3.83萬億元。同時,還建設了專門系統,為中央及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提供招標定價、質押券管理等支持服務。在支持貨幣政策方面,目前已累計支持發行央行票據超過27萬億元,支持公開市場操作近80萬億元。近年來,配合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操作,還為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常備借貸便利(SLF)、互換資金借貸(CSL)及小微企業再貸款等提供操作支持。
三是金融市場基準定價的重要平臺。1999年,中央結算公司推出國內第一條國債收益率曲線,之后逐步建設了一整套反映人民幣債券市場價格和風險狀況的中債信息產品體系。目前,中債信息產品已成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實施的重要參考指標,國內金融機構持有的約90%的債券存量采用中債價格指標進行管理,長期限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均采用中債國債收益率曲線來界定招標發行區間。2014年11月,財政部網站首次正式發布由中央結算公司編制的“中國關鍵期限國債收益率曲線”(2015年更名為“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中債指數ETF基金分別在香港交易所和紐約交易所上市。2015年,IMF正式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將中央結算公司編制的“中債3個月期國債收益率曲線”納入SDR利率籃子,標志著國際市場對中債價格指標產品日益認可。截至目前,中央結算公司已向百余家境外央行等機構提供中債價格指標產品。
四是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近年來,中央結算公司積極落實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等國家重大金融政策,支持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機構來華發行人民幣債券,并以自貿區金融改革和國際化金融創新中心建設為依托,分別在上海、深圳設立分支機構,目前正在為上海自貿區債券發行等業務積極開展各項準備工作。中央結算公司現有境外機構客戶300余家,其所持債券數量約6000億元,并與多家國際組織和同業機構建立起合作機制。2015年,“促進中韓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寫入李克強總理訪韓期間發表的《中韓金融合作進展聲明》,中央結算公司與韓國證券托管公司(KSD)等合作推動區域債券市場基礎設施跨境互聯的工作得到國家層面的認可。
優化資源,著力構建地方政府債券服務體系
依托上述平臺功能,中央結算公司在財政部的指導和支持下,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債券市場創新發展,圓滿完成了地方債集中發行支持、統一登記托管、付息兌付、信息披露和收益率曲線編制等工作。2009年,支持財政部啟動首批地方政府債代理發行工作,按照財政部出臺的地方政府債券招標規則,開展了公開招標、中標及繳款拆分、登記托管等一系列業務操作。2010年,緊密配合地方債發行創新舉措,對系統進行相應升級改造,保證地方政府債券合并發行、整體登記托管和上市交易的順利實施。2011年,開發了地方政府債券簿記承銷系統,并在財政部國債招標系統基礎上建立起地方政府債券招標發行子系統,成功支持上海、浙江、廣東和深圳四個試點省市自行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試點工作。2013至2014年,地方政府債券自主發行試點逐步擴大,2015年擴展至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成為我國債券市場中發行量最大的品種。
經過多年的實踐檢驗,中央結算公司在政府債券領域探索出一套符合市場發展規律和業務實際需要的服務支持體系:
一是以制度建設為基礎,切實做好政策銜接與落實。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是落實宏觀經濟政策與推動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結合點。作為中央登記托管機構,中央結算公司從成立之初就承擔著落實宏觀政策和建設金融市場的重要政策性職能,發揮著國家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作用。根據財政部政策及制度安排,結合地方債發行特點,中央結算公司全面梳理業務鏈條,積極優化業務流程,制定了《債券發行業務規程》,發布了《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服務指南》,草擬上報了《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現場工作規則》,力求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不斷提升地方政府債發行服務水平,為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服務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以系統建設為抓手,有力配合發行管理與創新。中央結算公司依托穩定高效的發行系統,并根據業務操作實際需要,不斷完善系統功能,確保發行工作平穩有序,滿足管理需要。特別是根據地方政府債定向承銷發行方式的創新要求,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承銷發行子系統的設計開發工作,2015年支持定向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共計410余期,有效配合了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實施。
三是以機構布局為載體,不斷提升服務效率與范圍。為配合國家金融市場布局及改革創新,提高發行工作效率,中央結算公司以最短的時間完成了人員、技術、場地等各方面準備,分別在上海、深圳設立了分支機構,并在財政部統一指導下,支持地方政府債券在滬、深分支機構成功發行,將總部的債券發行服務創新理念和能力不斷投射、延伸,為地方政府債等各類債券發行人提供高效服務。2015年,滬深兩地分支機構支持地方政府債券發行110期,發行量超過3500億元。
四是以市場理念為指引,積極開展業務咨詢與培訓。根據財政部統一部署,中央結算公司積極配合開展地方政府債券業務培訓工作。除向地方財政部門培訓講解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業務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外,還針對地方政府在發行籌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專業詳盡的咨詢服務,并應部分地方政府要求,赴當地或在公司開展一對一的業務培訓與交流。
五是以增值產品為重點,著力打造服務標準與品牌。目前,地方政府債發行利率區間以財政部網站發布的“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為參考基準,該曲線由財政部授權公司統一編制。為便于各地方政府債發行人進行債務管理,在中債綜合業務平臺上為地方政府發行人訂制開發了“我的統計”服務模塊,對其債券歷史發行量、未來付息兌付安排、債券二級市場表現等進行統計。此外,還提供代理撥付發行手續費等服務,不斷探索拓展地方政府債券服務領域。
同心共濟,協力推進地方債市場創新發展
我國地方政府債券市場剛剛起步,亟需一整套成熟而穩定的制度規范和發展思路,以賦予其強大的生命力。我國地方政府債券市場創新發展與國債類似,既是豐富債券市場品種、完善市場結構的有效途徑,更是國家實施財政政策、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有效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這一點與傳統的市政債理論和實踐都明顯不同,應立足于宏觀經濟金融政策實施與金融市場發展要求,以國債市場發展為標桿,進一步推動地方政府債券市場創新發展:
(一)提高發行定價市場化水平
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地方政府債發行的市場化水平日益提高,逐步得到投資者的認可和接受。但從建設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的角度來看,進一步強化市場意識、提高發行定價的市場化水平仍是近期較為迫切的要求,也是后續推動投資主體多元化和提高二級市場流動性的基礎,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推進相關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完善地方債信用評級體系建設。要正確認識地方債信用評級與地方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準確把握地方經濟增長與我國財政管理體制、宏觀經濟環境和地方政府財政間的關系,并以此為基礎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地方政府債券評級分析框架,對宏觀經濟、地方經濟、財政預決算報表、債務情況、地方治理等要素或指標進行細化,進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債券信用評級體系,更好地發揮其減少信息不對稱、定價參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進一步構建有效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地方債收益率曲線。收益率曲線是一級市場發行定價的重要參考基準,構建有效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地方政府債券收益率曲線對于提高發行定價市場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中央結算公司將以國債收益率曲線為基準,進一步提供更加精細化的估值服務,充分反映地方政府債市場供求關系特征。
三是要進一步強化地方債市場的透明度建設。地方政府的信息披露及其制度建設是個漸進的過程,財政部目前不斷規范地方政府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對于推動地方政府債券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建議進一步借鑒國債發行管理中的成功經驗,逐步實現按季度或按月公布地方債發行計劃,同時健全地方政府債券的法律法規,推動地方政府債券信息披露更加及時和完善。
(二)促進投資者主體多元化
隨著地方債市場的不斷發展,單純依靠某一類機構支撐市場的深化與擴容已不現實。建議立足于地方政府債券大規模、高頻度、高信用等級、低信用風險等特點,探索擴大投資主體范圍,滿足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從一級市場來看,應充分發揮現行統一定價發行模式的作用。作為“金邊債券”的國債,其許多操作經驗都可以為“銀邊債券”——地方債提供實踐示范。自2003年財政部發布《國債跨市場轉托管業務管理辦法》以來,開創了“統一定價發行+集中托管+轉托管交易”的經典模式,并在隨后10余年的實踐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成為目前債券市場中最高效、最穩定、最安全的主流模式,充分保證了國家財政政策的有效實施和建設資金的高效籌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財政部和承銷團成員的一致認可。自2009年地方債“代發代還”試點開展以來,借鑒國債市場發展的成熟經驗,一直采用此模式,順利實現了各階段創新工作,各地方政府也從中總結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逐步建立起成熟有效的工作機制。目前,國債承銷團已全面涵蓋境內外各類主要金融機構,建議在地方政府債券承銷團組建過程中廣泛吸納各類投資者,更好地發揮現行統一定價發行的優勢。
從二級市場來看,應在集中統一托管的前提下,擴大交易平臺和渠道。目前,國債在發行環節實現面向各類金融機構統一定價,并在集中托管的前提下由投資者根據實際需要自行選擇交易場所。建議進一步擴展地方政府債柜臺交易,并通過豐富期限品種結構等方式適應不同交易主體的投資需求,探索面向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發行地方債。
(三)提高二級市場流動性
從國債市場的發展經驗可以推測,提高二級市場流動性將是地方政府債市場發展的長期努力方向。立足金融基礎設施服務功能,提出以下三點建議:一是根據市場發展成熟度,適時創新發行方式,通過續發行等方式擴大單只債券發行量。二是充分利用現有擔保品管理系統,提升地方政府債在金融市場交易、公開市場操作以及國庫現金管理中應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三是積極開展地方政府債券做市及配套機制研究,提供相關技術支持。以上建議均已具備較為成熟的業務方案和技術條件,可以從不同角度推進地方政府債券市場流動性有效提升。
責任編輯:戴曉艾 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