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發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高級經理梁曉靜:
綠色金融債券發行實務及經驗分享
2005年人民銀行頒布了《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金融債券發行管理辦法》,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以下簡稱浦發銀行)隨即發行了國內首單普通金融債,實現了金融債券的創新。之后的十余年間,浦發銀行不斷開拓創新,發行了十多期債券,品種包括小微專項債、次級債、二級資本債和點心債等,在市場上樹立了勤勉盡責的發行人形象。
為積極響應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支持綠色產業發展,浦發銀行向人民銀行和銀監會提交了綠色金融債券的發行申請,并獲批500億元的發行額度。2016年1月浦發銀行成功發行境內首單綠色金融債券,3月份又發行了第二期,兩期合計35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發行規模居國內首位。
(一)綠色金融債券與普通債券的區別
綠色金融債券與普通債券的最大區別,體現在募集資金使用和管理上,具體體現為“四專”。
一是專一的用途,即募集資金必須用于清潔能源、節能、污染防治、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生態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清潔交通這六大類綠色產業項目。
二是專門的管理,即募集資金需要專戶或者專門臺賬進行管理,以確保資金專款專用于綠色產業項目。
三是專項的披露,即除了常規金融債券需披露的內容外,還需要對募集資金使用情況、認證報告和審計報告進行定期披露,對綠色金融債券支持綠色產業項目發展及其環境效益影響等實施情況持續跟蹤評估。
四是專業的流程,需要制定綠色項目篩選標準和評估認定流程,并配套相應的募集資金管理辦法,確保內部規范操作。
(二)綠色金融債券發行經驗總結
1.前期準備工作
前期準備工作對于綠色金融債券的成功發行及后續投放至關重要,在總體環境效益目標的指導下,需對潛在綠色項目進行摸底和儲備,并據此確定綠色金融債券的發行規模。與此同時,搭建規范的內部管理框架,為發行以及后續募集資金投放奠定制度保障。
2.開展第三方認證
人民銀行鼓勵進行第三方認證,今年首批發行綠色金融債券的三家銀行也都提交了發行前第三方認證報告,這在綠色金融債券市場發展的初期非常必要。引入獨立第三方進行認證,對綠色標準及執行情況、綠色項目決策流程、資金使用流程以及項目儲備情況等進行核查,可以從獨立第三方角度確保綠色債券區別于普通債券,切實專項支持綠色信貸業務發展,避免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此外,在綠色金融債券發行后,第三方認證機構會持續參與評估過程,可以讓市場檢驗綠色金融債券發行后的成效,保障相關信息的公開透明,也有助于發行人后續發行綠色金融債券。
3.準備申報材料
與發行普通債券相比,綠色金融債券的申報材料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豁免和簡化,提高了發行人的申報效率。主要是承銷協議、評級報告及法律意見書可以不在申報環節提供,后續發行前備案補充即可,簡化了申報工作流程。另外,在申報環節還豁免了發行公告/發行章程、償債計劃及保障措施。
綠色金融債券申報材料增加了兩方面專業性內容,即專業評估或認證機構出具的評估認證意見,和募集資金投向綠色產業項目的承諾函,后者與其他專項金融債券發行申報要求類似。
4.做好路演和發行
綠色金融債券的路演和發行安排與普通金融債券基本類似,在路演推介環節可以增加有關綠色金融債券定義和投資亮點的介紹,也可將發行人在綠色信貸業務方面的相關情況和特色進行展示。提醒關注的是,在募集資金到賬后內部管理需要馬上跟進,包括資金使用跟蹤、后續專項管理等,主要是確保后續披露報告、認證和審計過程都更加順暢。
(三)發行綠色金融債券的體會
浦發銀行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基于以下考慮:一是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支持力度。浦發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具有較好的優勢,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可以更好地支持綠色信貸業務發展,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二是可以進一步激勵經營管理,體現市場約束功能。綠色金融債券發行需建立信息披露機制、第三方認證機制等市場化機制,可以形成市場約束,進而促進銀行提升自身經營管理能力。三是有利于優化資產負債配置策略。隨著金融監管的不斷深化,商業銀行資金來源趨向多元化,金融債券作為主動負債的重要形式,可以有效補充中長期資金、提升流動性管理能力。
浦發銀行作為首單綠色金融債券發行人的幾點體會:一是綠色金融債券發行需要相應綠色信貸業務支撐,并且配備成熟的管理體系和完備的業務團隊。浦發銀行致力于踐行綠色發展,是綠色信貸的先行者。二是綠色金融債券可以實現商業銀行自身經營需要與推動綠色發展目標的有機結合。綠色金融債券發行具有一定成本優勢,有助于相應傳導到業務層面,更好地支持綠色產業發展。三是積極做好前期準備、完善內部管理體系,有助于綠色金融債券的順利發行。
浦發銀行投資銀行及大客戶部綠色金融團隊負責人趙廣志:
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投放要點及發展建議
就綠色金融債券整個業務鏈條來說,債券發行后募集資金投放是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決定后續能否連續發行的關鍵。下面我結合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以下簡稱浦發銀行)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投放實務,就投放業務整體情況、評估工作要點、投放過程中的難點及應對策略以及未來發展建議四個方面與大家進行交流與分享。
(一)募集資金整體投放情況
今年年初以來,浦發銀行共發行兩期綠色金融債券,共計350億元。今年一季度投放募集資金129億元,6月初已完成第一期200億元募集資金的全部投放,這也為第三期綠色金融債券的發行創造了條件。
從投放領域來看,六大類綠色產業項目中都有涉及。其中,在清潔交通、生態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投放比較多。
募集資金投放業務管理流程可分為四個部分:一是項目初期的篩選及上報,由分行層面進行篩選。二是項目復核及立項,由總行對項目進行復核及立項,并納入專項臺賬管理。三是項目資金投放及額度管理,即募集資金投放后納入額度管理。四是貸后管理,包括貸款后續管理及信息披露工作。
(二)評估工作要點
在信息披露方面,需要中介機構認證評估,針對項目管理情況出具信息披露報告。浦發銀行內部評估遵循綠色債券原則執行委員會(GBP Initial Executive Committee)對于綠色債券的評估原則,具體包括以下幾個要點:一是相關性,資金使用必須與符合標準的綠色項目相關。二是資料的完整性,包括項目本身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及相關批復,貸款審核所需的其他要件,以及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中要求的相關技術指標支持文件等。三是準確性,某些項目不是單一項目,可能會是一些綜合性項目,需要進行分解,將符合標準的部分納入綠色項目之中。此外,還可能會涉及節能減排效益評價問題,因此需要準確篩選和評價。四是一致性,就是說行內總分行認定要一致,銀行內部認定與第三方認證機構認定要一致。
(三)投放過程中的難點及應對策略
對于上述六大類項目,除符合綠色債券支持項目具體標準外,浦發銀行還要從經濟性、資金安全性角度進行評估,選擇合適的項目進行資金投放。
以下結合六大類項目進行具體分析。
在節能項目方面,工業類、建筑類在全社會能耗中的占比通常較高,而工業節能項目的實施可直接節省電力等主要能源耗用,經濟效益也比較好。工業項目回收期以3~5年居多,其中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的項目涉及到補貼,回收期會更短。與銀監會綠色信貸統計標準相比,增加了可持續建筑、能源中心以及具有節能效益的城鄉基礎設施等項目。特別是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回收期一般會超過15年,需要銀行加載多種金融產品。
在污染防治方面,公益性項目比較多,很多是政府參與的項目。
在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方面,垃圾處理項目的公共屬性更強,一般由政府投資建設,這類項目投資回收期較長,項目收益率偏低。廢舊資源回收利用項目現金流較好,投資回報率較高,多為企業投資建設,或外包給第三方企業。
清潔交通類項目總投資較大,如城市快軌、地鐵等,一般都有政府融資平臺支持,還有國有企業參與。從客戶角度來看,會要求支付較低的信貸成本,可以通過綠色金融債券所募集的低成本資金進行對接,這類項目是浦發銀行支持的一個重點。
清潔能源方面涉及傳統的一些風電、水電、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還有智能電網及能源互聯網設施建設運營項目。在這方面有兩個關注點:一個是國家對項目補貼的到位情況。另一個是風電、光伏發電項目棄風、棄電現象,所以在區域選擇方面會有一些側重。
在生態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領域會涉及到一些景區項目,特別是一些以低碳保護生態為目的的景區開發,會選擇效益比較好,特別是壟斷性、稀缺性比較強的一些行業。
項目投放的難點,總結起來就是兩大塊。一是前期綠色金融債券發行時要有項目儲備,否則難以獲得批準。二是資金要有效投放出去。在項目儲備方面,浦發銀行根據綠色信貸的實施經驗和存量客戶排查,第一時間儲備了足夠的項目。在資金投放方面,也采取了幾項措施,包括營銷指引、全行開展培訓、資源支持、優先審批等,有效保障了投放的順利進行。
(四)綠色金融債券未來發展建議
一是建議在發行端給予貼息。雖然目前國家政策上沒有太多優惠,但浦發銀行會在銀行體系內給予分行一些補貼,而且已經惠及到企業客戶。如果在國家政策層面給予一些補貼,會非常有利于這個市場的發展。
二是建議在投資端給予政策優惠。比如當投資人配置綠色金融債券達到一定額度后,可以在新業務準入方面給予綠色通道等政策優惠。
三是建議在國家層面統一綠色項目標準,便利金融機構開展相關業務。
四是鑒于從募集資金到賬到投放出去需要一定時間,建議允許對存量項目在一定期限、額度內進行替換,以促進市場的發展壯大。
五是在市場準入方面,建議健全相關制度設計,比如明確發行人職責、信息披露內容、中介機構工作規范等,這些對于市場的更好發展都非常必要。
責任編輯:印穎 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