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

【摘要】目的:研究分00析手術與非手術療法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均為38例,觀察組患者應用非手術療法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應用手術療法進行治療,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觀察組治療時間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愈率以及腸瘺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非手術療法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較理想,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非手術療法;手術療法;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
腹部手術后,患者容易發生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病情嚴重時,可能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F對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患者76例進行研究,探討手術與非手術療法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均為38例。在觀察組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齡25~71歲,平均年齡(53.62±12.77)歲,5例直腸癌前切除術,7例胃癌根除術,9例胃大部切除術,6例腸粘連松解術,7例根治性右半結腸切除術,4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在對照組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53.79±12.63)歲,6例直腸癌前切除術,8例胃癌根除術,10例胃大部切除術,5例腸粘連松解術,5例根治性右半結腸切除術,4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均進行非手術治療,包括禁食,放置鼻胃管減壓,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實施營養支持,并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給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生長抑素以及抗生素等藥物。對照組患者均進行手術治,施術者嚴格按照規范手術方法進行,如進行剖腹探查,使用微創器械進行腸管重排,之后實施腹腔引流,縫合。
1.3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治療時間、治愈情況以及腸瘺發生情況。治愈評價標準:患者梗阻臨床癥狀消失,肛門排氣、排便功能恢復,胃腸減壓量降低,腸鳴音恢復正常,腹部無堅韌感,觸感柔軟。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時間為(5.26±1.17)天,對照組患者治療時間為(9.73±2.45)天,觀察組治療時間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t=10.15,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治愈率以及腸瘺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3 討論
患者進行腹腔手術后,手術創傷、炎癥等因素導致腸壁水腫、滲出,形成粘連性腸梗阻即為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1]。該并通常發生在術后3~7天,患者主要表現為腹脹,并發較輕的腹痛,具有典型的體征[2]。X線顯示有多個液氣平面,有腸腔積液,腹部CT掃描可發現腸壁變厚,腸腔中沒有顯影劑,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3]。臨床上可用手術治療或非手術治療方法治療該病,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治療時間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愈率以及腸瘺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與手術治療相比,非手術方法的在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更高。采用手術療法治療該病時,由于腹腔暴露、手術操作、腸管擠壓、分離粘連組織等因素,會使腸壁炎性反應加重,使得腸壁由于水腫、充血而變粗,且纖維蛋白性滲出會使腸管粘連,導致腸麻痹、粘連、不通暢,而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廣泛炎癥引起的[4]。因此,采用手術治療可能無法達到治療的目的,且腸瘺并發癥發生率高,不利于患者的恢復。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發病時,患者的胃腸液較多,如果不及時排空,該液體會在腸腔內蓄積而加重腸壁水腫,使得腸道正常微循環受到破壞,而在非手術治療中,患者嚴格禁飲食,并置鼻胃管,可達到胃腸減壓的目的。患者進行中心靜脈營養支持,能使機體營養得到補充,在此基礎上,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給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生長抑素以及抗生素等藥物,可有效緩解患者機體內炎性反應,促使患者機體水、電解質保持平衡狀態,從而使腸壁水腫逐漸消失,最終使腸功能逐漸恢復正常。綜上所述,與非手術療法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較理想,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啟余.手術與非手術療法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療效的對比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2015,13(24):94.
[2]任天來.手術與非手術療法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療效的對比與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9(30):60.
[3]孫雨梅.腹部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非手術治療護理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5,17(19):123+125.
[4]季良,涂建成,屈陳江.生長抑素對惡性腸梗阻和術后早期炎癥的作用分析[J].安徽醫藥,2014,22(11):2189-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