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護理干預對婦科腹腔鏡患者術后腹脹的影響。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在我院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80例,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早期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腹脹發生情況、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腹脹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輕婦科腹腔鏡患者術后腹脹癥狀,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早期護理干預;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
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發展,微創治療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許多外科手術不需開腹,就可在腔鏡導引下完成。近些年來,婦科腹腔鏡手術在臨床備受患者的青睞,因為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痛苦少、身體內環境干擾程度低、術后恢復快且并發癥較少等顯著優點,患者不需要長期住院,無并發癥條件下,患者術后3-7天即可出院。在腹腔鏡手術中,為了提高手術效果,往往需要氣腹,以更好地暴露手術視野,提高操作的準確性,但是,這也會導致患者因術后腹腔內殘留CO2氣體及腸功能未完全恢復,而產生腹脹。為研究早期護理干預對于婦科腹腔鏡患者術后腹脹的影響,本文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在我院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80例,對其進行研究?,F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80例,年齡22-47歲,平均年齡(34.32±5.56)歲;子宮肌瘤15例,卵巢囊腫45例,異位妊娠20例,依據手術時間隨機將患者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手術原因、手術時間、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禁食水。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早期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心理護理干預:從患者入院時即行心理疏導與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紹醫院、病房環境、有關規章制度,使患者盡快適應醫院環境,取得患者信任。細心聽其傾訴,了解焦慮的真正原因,尊重患者、理解患者。術前對患者進行手術知識宣教,向患者及家屬討論病情及手術情況,了解患者需要,用親切的語言安慰患者并給予心理上的支持,介紹手術安全性及可靠性,介紹治愈病例和醫院技術力量,協助取得患者家屬的支持,告知所行麻醉方式能達到無痛覺、無知覺、蘇醒快,使其放松、放心、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消除緊張情緒,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
(2)舒適護理:病人入手術室后,護士將患者的床鋪打掃干凈,病房窗戶打開,進行通風換氣1h,病房衛生清潔,物品擺放有序,保證患者進入病房后有一個整潔溫馨的環境。
(3)呼吸護理干預:術后麻醉清醒指導患者閉口用鼻進行深呼吸,避免用口呼吸及呻吟,減少吞咽動作,以免吞入過多空氣進入腸道引起腹脹,常規低流量鼻塞吸氧持續6h以上,并指導有效咳嗽,以促進體內CO2的盡早排出,減輕腹脹。
(4)飲食護理干預:術前2日禁食豆類等易產氣食物,術前日囑患者飲食應清淡為主,術前晚20:00以后禁食;術前晚及術日晨用生理鹽水清潔灌腸;術后6h指導患者飲用一些如蘿卜湯或桔皮水等排氣類的湯,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防止腹脹。多吃高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禁止食用黃豆、豆漿、牛奶、淀粉類及甜食等容易發酵產氣食品以防腹脹加重。
(5)體位護理干預:術后每天捂住腹部切口位置,左右翻身各5次。下腹部和下肢抬高15-25°,保持5s,每天3次,可讓腹部殘留的CO2下移,有效緩和腹脹。用手在下腹部行順時針按摩,每天3次,每次10min,上述活動持續3d。
(6)物理干預:術后腰骶部熱敷,溫水足浴,每天2次,每次20分鐘,促進排氣功能的恢復。
(7)早期鍛煉護理干預:指導患者術后完全清醒后即可進行床上早期鍛煉,次日協助患者下床活動。指導患者床上翻身及活動四肢等,每日左右翻身各6次,屈膝來回6次,做擴胸運動,雙手居高向上、向下各6次,指導患者做手術后體操,平臥床上,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左腿伸直盡量上抬,保持5s后放平,右腿伸直盡量上抬保持5s后放平,雙腿同時上抬與身體呈90°,保持5s,每個動作做10次,每天2次。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兩組比較采用 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或百分比(%)表示,實施X2檢驗。以P<0.05表示結果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腹脹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腹脹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比較
觀察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后多數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脹,原因是由于婦科患者在手術時,術中使用的麻醉藥品會使胃腸功能麻痹,阻礙脾胃運化升降,手術時腸管暴露,術中常使用CO2擴充腹腔形成人工氣腹,術后腹內殘留氣體。因此,術后如何使患者盡早排氣,減少患者術后腹脹,使機體功能早日恢復,是臨床護理需要解決的問題。本研究對觀察組緩則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后,患者腹脹發生率、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進行早期心理、舒適、呼吸、飲食、體位、物理、鍛煉等護理干預,可預防和減輕患者術后腹脹,促進患者早期康復出院,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麗燕.早期護理干預對婦科腹腔鏡患者術后腹脹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4,15:110-111.
[2]練雄珍.早期護理干預對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腹脹的影響觀察[J].臨床醫學工程,2016,02: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