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玉琴

【摘要】目的 探究普外科高齡患者術后肺部感染護理的方法及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68例普外科進行手術的高齡患者,將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34例,給予對照組常規普外科術后護理方法,給予觀察組普外科術后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情況以及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3.73%)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9.70%);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11.35±3.21)天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16.78±4.19)天;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7.0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82.09%)。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普外科高齡患者術后的護理方法,可以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適當的護理干預,能夠明顯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干預應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
【關鍵詞】普外科;高齡患者;肺部感染;護理干預
我國人口趨于老齡化,在普外科住院的患者中,高齡患者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由于受到老年人自身身體機能的影響,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也在逐年增長,其中肺部感染在高齡患者術后并發癥中最為常見[1]。高齡患者手術具有特殊性,術后多因免疫力低下,而發生較為嚴重的肺部感染,甚至導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而導致患者預后不佳,死亡率升高[2]。為了降低高齡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生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醫療費用,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現選取了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68例普外科進行手術的高齡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探究普外科高齡患者術后肺部感染護理的方法及臨床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68例普外科進行手術的高齡患者,其中對照組男性154例,女性114例;患者年齡均在60~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67±5.32)歲;患有冠心病、高血壓有132例,有腦血管病史98例;手術方式:142例擇期手術,126例急診手術,主要手術部位有肝、膽、胃、結腸、腹外傷探查等。將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3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手術方式及部位等基本資料上均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普外科術后護理方法,給予觀察組普外科術后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情況以及臨床護理效果。
1.2.1 術前護理干預
根據每位患者的疾病情況、年齡、性別等差異性,針對每一位患者制定其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積極開導患者,消除其緊張情緒,減輕心理負擔,營造溫馨舒適的住院治療環境。與患者家屬進行及時溝通,根據患者疾病情況、手術的危險因素以及術前的準備,要詳細的告知患者家屬,并且要解釋清楚肺部感染的發生過程以及預防手段。為了防止術后發生腹脹、嘔吐等清況,應囑咐患者及家屬加強營養,術前應禁食和胃腸道準備。對于大型外科手術的高齡患者,在術前一周就應該進行針對性的呼吸功能鍛煉,可以制造術后病理狀態,進行有效的胸式呼吸,預防肺部感染的發生。
1.2.2 術后護理
術后應寶石患者呼吸通暢,及時清除口腔及鼻腔分泌物。護理人員要以體貼、誠懇的態度對待每一位患者,耐心解釋術后咳嗽的重要性,囑咐患者在咳嗽時,用雙手按住切口部位,鼓勵患者進行深呼吸,緩解對傷口疼痛的恐懼。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若出現血樣飽和度下降,應延長給氧時間,改善患者呼吸。對于免疫力低下和營養狀態不佳的患者,應給予全身的營養支持治療。對于引流部位要定期消毒,減少感染的發生幾率。幫助患者排痰,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防治肺部血栓及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口腔的護理,保持口腔黏膜濕潤,使口腔的常寄菌群降低到最低。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注意通風換氣,定期對室內進行消毒,減少探視人數,避免交叉感染。
1.3 肺部感染診斷標準
①術后1~4天內出現咳嗽、咳痰;②體溫高于38℃;③肺部聽診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音改變,出現干濕啰音;④輔助檢查WBC>11×109/L;⑤痰液培養有致病菌;⑥胸部X線顯示有浸潤病灶。[3]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收集的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統計,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3.73%)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9.70%);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11.35±3.21)天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16.78±4.19)天;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7.0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82.09%)。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齡患者基礎疾病較多,臟器功能衰退,免疫力低下,呼吸肌力量減弱,大多數有吸煙史,所以對于痰液的排除功能減低,且術前就合并有慢性支氣管炎等,術后患者因為疼痛,而拒絕下床活動和有效呼吸,這樣使痰液排出不及時,容易導致肺部感染,是病情加重。通過本次研究發現,術前術后對患者采取適當的護理干預,例如心理干預、呼吸功能鍛煉、檢測患者體征、正確吸痰排痰、指導患者咳嗽等對于高齡患者術后減少肺部感染,促進傷口愈合具有明顯效果。
總之,對于普外科高齡患者術后的護理方法,可以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適當的護理干預,能夠明顯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干預應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黎巧燕.普外科高齡患者術后肺部感染護理方法探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4):88-89.
[2]彭菊花;徐素彬.護理干預減少普外科患者手術后肺部感染的效果評價[J].實 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4):57-58.
[3]王金榮;程莉.普外科高齡患者術后肺部感染護理方法對策[J].大家健康,2012,6(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