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要】探討不同治療方法對小兒呼吸系統感染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1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兒呼吸系統反復感染患兒156例,隨機分成實驗組(81例)和對照組(7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對癥治療法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對癥治療+氧霧吸入進行綜合治療,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和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體溫變化。結果:觀察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為(5.1±0.3)d,啰音消失時間為(5.5±1.3)d,住院時間為(7.1±1.7)d,對照組分別為(7.7±1.4)d、(7.8±1.6)d、(10.3±2.1)d(P<0.05);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7.78%,高于對照組患兒的84.44%(P<0.05);觀察組患兒第1天、第2天的體溫分別為(37.7±0.5)℃、(37.2±0.3)℃,對照組患兒第1天、第2天體溫分別是(38.5±0.4)℃、(38.0±0.4)℃(P<0.05)。結論:綜合治療通過對藥液進行霧化處理,可讓藥物直達患兒病灶器官,療效確切、迅速,在臨床治療小兒呼吸系統感染中具有十分顯著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氧霧吸入;小兒呼吸系統感染;臨床效果
引言
兒科呼吸系統反復感染在嬰幼兒中的發病率較高,之后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根據有關方面統計,呼吸系統反復感染患兒平均每年的發病率是健康兒的4.5倍,其臨床特點是發病率與反復率較高,因此如何有效的進行小兒呼吸系統感染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诖?,本研究采用對癥治療+氧霧吸入進行了小兒呼吸系統感染治療,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兒科呼吸系統反復感染的患兒156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都是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必要時拍胸片來進行診斷,排除患有嚴重的血液類疾病、免疫類疾病以及過敏體質等患兒。隨機將156例患兒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有81例患兒,其中男患兒41例、女患兒40例,上呼吸道感染35例、下呼吸道感染46例,年齡在1~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3.6±4.9)個月;對照組有75例患兒,其中男患兒38例、女患兒37例,上呼吸道感染32例、下呼吸道感染43例,年齡在1~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3.1±4.5)個月。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以及個體差異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對癥治療法進行治療,即給予患兒抗感染、抗病毒、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鎮靜治療。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患兒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進行輔助治療,即將霧化設備和氧氣流量裝置正確連接,向霧化設備的藥杯中加入75mg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指導患兒正確佩戴噴嘴,通過合理調節氧氣流量形成藥物噴霧,患兒通過正常呼吸運動進行藥物吸收,20min/次,2次/d,連續治療5d。
1.3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以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臨床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體溫變化作為療效評價指標,其中臨床癥狀主要考察咳嗽消失時間、肺部羅音消失時間及平均住院天數。臨床療效評價標準,痊愈:治療后呼吸系統感染癥狀完全消失,肺部X線片檢查顯示無異常,體溫恢復至正常水平;顯效:治療后患兒的體溫基本恢復正常,呼吸系統感染癥狀基本消失,肺部X線片檢查顯示無異常;有效:治療后患兒呼吸系統感染的癥狀較治療前明顯改善,肺部X線片檢查顯示無異?;虼嬖谳p度炎癥;無效:患兒治療前后呼吸系統感染癥狀、體溫無顯著改善或出現惡化。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咳嗽、肺部啰音和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7.53%,對照組患兒為84.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3.708,P=0.000),詳見表2。
2.3兩組患兒治療前后體溫變化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體溫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2d,觀察組患兒的體溫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d,兩組患兒的體溫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討論
兒科呼吸系統反復感染屬于小兒常見疾病,發病率達20%左右,以嬰幼兒最常見。小兒呼吸系統反復感染一年內一般有7~10次發病,發病的患兒一般多為先天性因素、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維生素和微元素缺乏等。霧化吸入是臨床治療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方法,霧化吸入療法操作簡單、起效迅速、全身不良反應輕微,因此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研究發現,觀察組患兒的癥狀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兒(P<0.05),說明氧霧吸入輔助治療法通過將藥物直接吸入,并作用于病灶部位,可快速改善小兒呼吸系統感染癥狀;再者觀察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P<0.05),說明了輔助使用氣霧吸入治療法可有效提高小兒呼吸系統感染傳統對癥治療的治療效果;觀察組患兒治療后1、2d體溫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說明了在常規對癥治療基礎上使用氧霧吸入輔助治療法可快速改善患兒異常體溫狀態,有利于患兒病情的轉歸。有利于患兒病情的轉歸。
【參考文獻】
[1]陳涌,張良江.小兒呼吸系統反復感染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河北醫學,2014(07).
[2]閆四會.小兒呼吸系統感染的臨床診斷及治療體會[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8).
[3]韓麗.小兒呼吸系統感染的臨床治療探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