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虎
時序入夏,很多城市氣溫每天都在30℃以上,怕熱的人只好躲進冷氣房里,或整夜吹著冷氣。出現了四肢酸痛、筋骨無力、流鼻水、頭昏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皮膚燥癢、眼睛干澀、喉嚨干、咳嗽、胸痛等俗稱的“冷氣病”的過敏型癥狀。
究其原由,主要是因為冷氣機大都是在室內利用“空氣再循環”的方式運作,長時間之下,容易形成室內空氣充滿高量的二氧化碳。而科學實驗研究發現,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旦超過人體可接受的1000ppm,人體就會出現不舒服的癥狀。
連續開8個小時冷氣睡覺的人,早上起床后可能出現流鼻涕、頭痛、皮膚燥癢、眼睛干澀、喉嚨干等過敏癥狀。而由艷陽高照的室外進入冷氣房,腦血管從擴張狀態急速收縮,也易出現頭痛癥狀。
很多辦公室空調設備疏于清潔,任由灰塵、油煙孳生、囤積,以至于塵埃、細菌叢生,不知不覺中污染空氣品質,無形中影響人體健康。因此,應定期清潔、保養空調。
長時間坐在辦公室的人,由于不停地吹冷氣,再加上工作壓力,很可能引發顏面神經與四肢冰冷,即中醫所謂的“痹”、“痿”癥。其病因很多,不外乎內傷外因,冷氣病也是環境外因之害。

避免冷氣病的小方法
常坐冷氣辦公室的人,不妨藉由穴位自我按摩調理健康。自我按摩的方法:以拇指腹按摩兩手掌的“內關穴”、“合谷穴”,以通經絡之氣瘀。若出現頭痛癥狀,按摩耳朵四周,調整腦部血液循環,可減緩頭痛。
另外,也可以運用導引法,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雙手下垂,去除雜念,意守丹田,利用腹式呼吸法,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凹陷。每次運動5分鐘,可以消除疲勞,長期待在冷氣房也不會被其室內的惡氣、廢氣所侵害。
此外,熱天流汗,汗水刺激,皮膚易發癢,在冷氣房待太久,皮膚易因干燥出現癢癥,必要時應使用保濕乳液。而密閉辦公室,空調系統不斷循環,病毒極易迅速傳播,平時需注意均衡飲食及充足睡眠,將自己的免疫力調整到最佳狀態,才可避免染病。
正確使用冷氣6招
1.冷氣不要開得太涼,特別是睡眠時間,最適合的溫度約在18℃~24℃左右,而且室內外溫差不宜相差7℃以上。
2.冷氣易引起負離子缺乏,要定時打開窗戶幾分鐘,讓空氣流通。
3.在室內多放些綠色植物,除了可增加空氣濕度,也有助于室內的正負離子平衡,降低神經功能失調等冷氣病的發生率。
4.上班族應多喝水,在辦公室準備一件外套或圍巾保暖,并時常走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5.采取分段方式穿梭室內外,進入冷氣房時,先在陰涼處待3~5分鐘,再進入室內,反復2~3次,等身體較能適應室內低溫時,再開始工作。
6.冷氣口的溫度通常比室內溫度約低3~4度,應避免直吹關節部位,或用護肘或護膝等保護,以免造成酸痛或僵硬不適。

冷氣也要保健
要定期清洗并消毒冷氣管路、濾網。每年開始使用冷氣前,先清洗冷卻水塔等,避免細菌、霉菌滋生。
最好在冷氣房內留一扇與外界通風、通氣的出口(勿完全密閉),或在窗口留一條縫隙,避免密閉空間里空氣循環不良的現象,減少二氧化碳過量的情形。
此外,睡前先開冷氣讓環境涼快一些,晚上要睡覺時關掉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