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
施工企業一線職工常年漂泊在外,工作條件艱苦,職工及其家庭存在諸多困難。施工企業如何做好一線職工服務工作,帶領職工共同奮斗,實現共同發展目標,值得思考。本文對一線職工需求與現狀以及改善途徑作了初步思考。
需求與現狀
經濟收入情況。隨著施工企業效益進入微利化,企業成本管控(包括人工成本)日益加強,一線職工對收入的滿意程度逐漸降低。某些經營困難的企業,一線職工收入甚至低于農民工,特別是那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大專院校畢業生,收入總體偏低。加上受工程驗工計價及資金撥付速度的影響,工資發放還存在不同程度的拖欠,對職工生活產生了不良影響。
工作環境情況。工程項目大多遠離都市,條件艱苦、生活單調、交通不便。一線職工長期在野外作業,居無定所,青山作伴,工程為伍,板房相依,艱苦相隨,寂寞難耐。
身體健康狀況。由于工作環境艱苦,條件設施有限,加之多數項目存在工期壓力,現場施工基本是連續作業不間斷,一線職工往往不能保證足夠的休息,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個人發展情況。部分施工企業存在管理體制落后、激勵機制不完善等情況,導致一線職工對職務晉升、收入分配等方面存在不滿。特別是年輕職工,在一個項目干幾年后,工作沒有明顯起色,又將奔赴下一個項目,因為看不到上升的希望,導致工作滿意度不斷下降。
家庭情感狀況。一線職工常年漂泊在外,難得顧及家庭,有的甚至幾年不能回家,導致親情疏遠。在贍養父母、教育子女、夫妻感情等問題上,他們往往十分煩惱。青年職工更面臨找對象難的問題。本來有對象的職工一到工地便天各一方,情感的失落和苦悶常常使一些青年職工深感痛苦。
思想情緒狀態。工作年限較長的職工經歷了作業條件不斷改善的過程,工作認可度較高。工作年限較短的職工大多是大專院校畢業生,多數為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的磨煉較少,對工作、生活的品質要求較高,對一線工作的滿意度較低。
改善途徑
——加強思想教育,樹立正確價值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逐漸滋生。企業應加強職工思想教育,引導職工特別是青年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艱苦是成就事業的“磨刀石”,只有面對現實、立足崗位、樂于吃苦、勇于擔當,才能有所成就,實現人生價值。
——加強文化引領,增強職工自豪感。
首先是加強輿論導向。通過內部輿論引導,提升員工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強化員工的競爭意識、質量意識、成本意識、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使員工真正做到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用積極、健康、向上的輿論鼓舞士氣、凝聚人心。
其次是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先進典型是核心價值體系落實的模范,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企業應全方位宣傳本行業、本企業的典型事跡和模范人物,讓生動的故事、感人的事跡、鮮活的人物形象扎根在職工的腦海。通過宣講企業價值觀,讓職工認知企業文化,融入企業文化。
——加強職工關懷,增強職工歸屬感。
首先要建好職工之家。一線職工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工地,那里其實成了他們實際意義上的家。職工之家建設水平直接反映了一線職工的生活水平。要以“安全之家、文化之家、創新之家、和諧之家、小康之家”為目標,建好職工之家,切實將一線職工的吃、住、行、醫、樂、學、健等需求落到實處。不僅工地要建家,企業更要建家。部分施工企業由于歷史發展原因,存在一定比例的外地遷入職工,這部分職工實際上已經以企業為家,圈子也從鄉鄰、親朋轉變為同事、朋友。企業家庭的冷暖直接影響著這部分職工的幸福感。
其次要暢通職工晉升通道,做好職工素質提升工作。企業應制訂科學先進的考核、選拔、晉升機制,暢通職工晉升通道,幫助職工制訂職業規劃,使職工個人發展與企業戰略目標相一致。通過開展各種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一線職工的業務技能。同時,企業還要積極開展技術比武、技術創新、文體比賽、合理化建議等活動,為職工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
再次要做好職工慰問與幫扶。施工企業一線職工面臨著工作、生活、家庭的重重壓力,更需要企業的關心和幫扶。企業可開展“導師帶徒”“青年聯誼”“集體婚禮”等活動,幫助青年職工融入企業。基層黨組織要主動貼近職工,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談心、交心活動,及時消除職工的思想包袱。企業相關部門應主動走進職工中間,了解他們的思想訴求,解決思想困難。工會組織要大力開展職工慰問和幫扶工作,通過“冬送溫暖、夏送清涼、日常送關懷”、節日慰問、生日慰問、助困、助醫、助學等方式,營造溫馨和諧的企業氛圍。
——提高一線職工經濟待遇和社會待遇。
施工企業一線職工在為社會建設做出貢獻的同時,自己付出了較大的犧牲,應該得到相對較高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待遇,作為對他們和家庭的補償。施工企業應不斷提高經營水平,強化內部管理,提高職工經濟收入。同時,企業要通過提高職工素質,加強文化塑造,提升一線職工的社會形象,讓職工更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