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 范永 梅子
中
鐵五局貴州公司施工的貴陽軌道交通1號線6標線路總長1.9千米,工程造價為3.32億元。該工程場地窄,隧道埋深淺、圍巖差,下穿構筑物復雜,并且沿線房屋密集、管線多,施工和征拆難度非常大。為確保項目高質量運行,項目部采取了多種措施,取得了創譽創效的好成績。
整合資源 科學調配
項目部對勞務隊伍實施組織化管理,按照“五同、六納入”管理要求,采取了五項措施:
一是嚴把勞務隊伍進場關。項目部對所有勞務隊伍采取從合格勞務隊伍資源庫中推薦,實行招標選用,簽訂勞務分包合同后才允許進場施工,杜絕了人情隊伍。
二是嚴控勞務工進出場。勞務工進場后,實行實名制管理,督促幫助勞務隊伍與勞務工簽訂勞動合同,建立人員動態數據庫和個人信息檔案,根據施工進度對勞務工使用進行調整,妥善做好退場工作。
三是嚴格勞務工技能培訓。項目部主要抓了四項培訓,即崗前安全技能培訓;經常性培訓;特種培訓;專項培訓。
四是嚴管勞務工工資發放。項目部采用“打卡與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把他們的工資直接發放到工人手中,班組長、勞務工分別簽字確認并進行公示。同時,項目部還建立了勞務工工資保證金制度,設立勞務工工資專戶,運用勞務軟件系統進行預警提示監控。
五是嚴抓勞務工思想教育。項目部堅持定期對勞務工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企業形勢任務以及規章制度、職業道德、團隊精神等方面的宣傳教育,特別是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進行全過程教育,使協作隊伍在文明施工和安全警惕方面的意識顯著提升。為保證這項工作的持久性,項目部還專門設立了黨群工作協理員,及時掌握勞務工思想、生活、工作動態情況,做好釋疑解惑和思想疏導工作,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協理員利用每天到現場檢查的機會與農民工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地交流溝通,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贏得了農民工的贊揚。
項目部加強資源調配,積極安排物資、機電、測量、試驗分公司等,調配所需人力、物資和機械設備,進場不到一個月,隧道施工所需的大型機械設備、物資全部到位。在項目周邊環境極其復雜的情況下,項目部用較短時間完成了駐地建設、征地拆遷和管線改移,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把控過程 規范推進
安全生產與質量控制是影響項目施工的兩個關鍵因素。針對該項目在質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隱患,項目部采取了以下措施:
集中培訓與個別疏導結合。勞務工進場施工前先集中進行安全質量、施工技術、施工工藝及作業要點培訓,對危險源進行辨識與動態風險評價;對個別人經培訓后仍對危險點熟視無睹的,進行單獨模擬演示講解,使其從思想上切實增強安全意識。
剛性管理與柔性教育結合。作業人員通過培訓只能有個初步認識,之后還需采取一定的強制措施,讓大家從思想上高度認識安全事故對企業和個人的危害性,從而真正增強安全意識。
責任分解與考核兌現結合。項目部把安全質量責任從上至下層層分解到每個人,考核獎勵到每個人,即勞務隊負責人為第一安全質量負責人,各作業班組長為第二負責人,最后一級責任人為操作手;同時,每月為一個考核周期,考核后及時兌現,并由項目部監督落實到作業工人。
面上檢查與公示對比結合。項目部對各施工作業隊實行全面檢查對比,先全面評價出總體優劣,再進行關鍵工序比較,對施工不到位的關鍵工序進行圖片公示,并注明勞務隊伍、作業班組長及作業工人,然后開展交叉學習改進。比如:軌道車站、隧道防水中施工關鍵工序施工縫、止水帶、隧道開挖工序和初支質量等,項目部組織交叉學習20余次,通過交叉學習激發了各作業隊和班組人員的榮譽感,促進了施工人員工作態度和工作質量的不斷改進。
文明施工 爭創樣板
為了落實文明施工要求,除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貴陽市相關規定和業主要求外,項目部還強化管理,科學編制“安全文明樣板工地”創建規劃書。該規劃書明確了爭創省級“安全文明樣板工地”的標準,在此基礎上,項目部還認真制訂文明施工方案,對施工組織優化、施工區域管理方式、施工現場設備清潔、車輛運土進出的環境保護等作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如: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實行封閉式管理,并對工地兩端設置標準洗車池,購置先進的洗車設備,加強對進出車輛的沖洗;運土的車輛覆蓋嚴實,安排專人對施工現場進出口道路和施工便道進行沖洗、清掃,防止揚塵和撒落泥土污染環境。對施工現場實行封閉式管理,為市民出入專門開設了行人通道,防止施工對行車和行人的影響,以確保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
創新工藝 提升質量
項目部認真執行施工原則和規范,針對6標所處地形和地質特點,在隧道施工中堅持“管超前、短開挖、弱爆破、強支護、早封閉、勤測量”的施工原則和規范要求,保證了安全風險極高的朱大區間暗挖隧道的施工安全。在具體施工中,他們認真執行首件工程驗收制度,通過首件工程認可制,幫助施工隊熟悉工程的特點,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不斷創新施工工藝。他們針對深基坑高邊坡支護施工,在進行鋼花管孔內注漿時采用閘閥,有效控制注入孔內漿液壓力的滲入土體效果,防止了注漿后漿液倒流,確保了深基坑高邊坡支護施工質量。他們還加強施工縫、止水帶施工的質量控制,編制了專項地下防水方案及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滲漏水。
嚴控成本 提高效益
一是提高設備使用效率,防止項目設備閑置造成浪費和管理成本增加。為了積極推進施工,項目部進場伊始,就及時健全機構組織,加強人員配備,確保勞務隊伍及時到位。由于受征地拆遷、管線改遷等不確定因素影響,項目部領導班子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在前期施工時主動聯系先行對多處管線進行改遷,使交通疏解按時進行,朱家灣車站得以順利開挖,避免了4臺挖掘機和10輛渣土運輸車閑置浪費。大寨站管線工程量少,但改遷滯后,項目部仍然主動與管線單位協調進行改遷,使得整個大寨車站施工得以順利推進,確保了各種設備的有效使用率。
二是采取技術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項目部在隧道開挖、基坑施工中,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未發生一起安全質量事故。就連對隧道下穿斷層地質、立交橋、地下管線和對未拆遷建筑物沉降的處理,有效避免了一系列停工整頓帶來的浪費。與此同時,項目部改進技術工藝,嚴格把控隧道開挖施工環節。他們在隧道開挖過程中針對地質超前預報情況,綜合研究開挖工法,對圍巖極度破碎松散巖層,采用挖掘機破碎頭靜態開挖;對圍巖較好、開挖后完整性較好的巖層采用光面爆破開挖,取得了較好效果。項目部還抓好隧道防水板施工,針對隧道防水板容易出現浪費損耗的情況,采取采購前先根據隧道線形算出長度、粘連搭接長度后,再通知廠家按此生產,不僅避免了整卷防水板施工時現場切割后焊接連接造成邊角料浪費,還避免了防水板安裝粘接不規范影響防水質量的問題。他們還對朱家灣車站采用定型鋼模板施工墻體結構,增加了模板周轉次數,避免了材料浪費。在對朱大區間明挖結構施工中采用移動式鋼管架支模,下一模施工時松動支架向前移動,減少支架拆除和再次搭設時間,節約了大量人工。
三是加強質量管理,減少返工。在施工過程中各級質量檢查人員實行定點、定崗、定責把控質量,使質量管理工作貫穿于項目的全過程,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絕返工現象發生。
項目部通過狠抓作業層管理、強化過程控制和成本管控,確保了安全質量,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項目部榮獲2013年度軌道公司安全質量生產先進單位,2014年再度榮獲軌道公司綜合評比第一名,受到了貴陽市住建、質監、安監各級職能主管部門好評,多次作為施工單位的參觀學習點,并成為省市媒體多次采訪報道的重點對象。項目部依托在建項目取得的良好業績,在2015年又與貴陽軌道交通公司新簽6.7億元的施工合同,真正實現了“以現場保市場、以現場促市場”的經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