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雨薇
劉安在《淮南子·主術訓》中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引申意為只有摒棄浮躁,靜下心來,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學習中去。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儀表大隊團總支為了培養青年成長、成才,針對在部分青年中存在的心浮氣躁、好高騖遠、好逸惡勞等不良現象,大隊團總支注重發揮企業文化作用,在“導師帶徒”活動中,注入了“靜心”的師徒文化,將文化與活動相融合,為師徒建立一個清凈的環境,營造一個寧靜的氛圍,使師徒在“靜心”文化的熏陶下,逐漸養成靜心深思、靜心學習、靜心干事的良好習慣,促進師徒共同進步,從而更好地為油田作貢獻。
靜心深思 導師帶徒少走彎路
干事業需要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但動作之前更需要冷靜的思考,冷靜的謀劃。學習也是如此,唯有靜心深思,才能量體裁衣確立最佳目標,唯有靜心深思,才能找到竅門少走彎路,唯有靜心深思,才能創新創效事半功倍,唯有靜心深思,才能在部署中高瞻遠矚、運籌帷幄。
為了促進“導師帶徒”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大隊團總支書記親自到各基層小隊團支部進行幫助指導,建立“師傅庫”“徒弟庫”以及“青年人才庫”,根據大隊對專業技術的需求和個人技能情況,把“三庫”人員的信息進行分析研究,把適合結為師徒對子的兩人或多人捆綁在一起,簽訂導師帶徒合同。另一方面,制定《導師帶徒管理手冊》,針對不同師徒的特點,量體裁衣制定學習目標,定期進行檢查、驗收。同時在師徒中開展了評比競賽活動,授予獲勝者“最佳師徒”榮譽稱號。為了讓比賽切實發揮促進作用,避免參賽師徒急于求成,大隊團總支在師徒中注入“靜心深思”文化,引導師徒在向目標走出第一步之前首先冷靜地思考,冷靜地謀劃,幫助師徒有條不紊地按照計劃進行,從而實現運籌取勝。大隊團總支通過召開座談交流會和個別談心方式,一方面階段性了解師徒的進步情況,方便更好地指導,另一方面及時了解師徒內心變化,發現有浮躁傾向及時糾正引導,同時運用一些反面素材進行案例教育,使靜心深思觀念入耳、入腦、入心,幫助師徒順利實現目標。
靜心學習 師徒技術成果豐碩
諸葛亮54歲時,在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中說:“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這既是諸葛亮對自己人生經歷的總結,更是他對兒子的厚望。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只有靜心學習、靜心鉆研,才能結出豐碩果實。
大隊團總支也深知,只有靜心學習、靜心鉆研,才能結出豐碩果實。活動中大隊團總支把握以“學習”為重點,以“實踐”為關鍵的原則開展了師徒讀書、專項培訓、技術比武等系列活動,為基層團支部創辦了圖書角,根據需求提供所需書籍,在師徒中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同時要求師傅在日常教學中,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練什么”的帶徒原則,根據合同目標,分步驟、有重點地開展傳、幫、帶,要求徒弟堅持在“學中干,干中學”,全面提高自身技術業務水平。大隊團總支注重“合理化建議”征集,根據師徒的建議和需求,通過邀請技術專家進行短期培訓、尋找緊缺配件進行試驗等,幫助師徒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排除后顧之憂,從而使師傅靜下心來教,徒弟靜下心來學。
靜心干事 師徒崗位建功立業
一項心理調查表明,許多青年在干事時往往喜歡向前看,如果一段時間得不到收獲或達不到預期效果,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不能靜心工作。其實,青年都有追求榮譽的天性,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但如果光看前邊,急功近利,把回報放在第一位,還沒做出成績來,就算計著回報,這樣不僅會身心疲倦,而且會事倍功半。反之,如果將心態放平,靜心干事,不僅事半功倍,進步也會主動來敲門。
青年,要想有所作為,就要在平凡的本職崗位上靜心干事,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時間抓牢,打下一個好基礎,養成一種好習慣。唯有如此,才能建功立業,把心中的理想變為現實。大隊團總支根據總結以往的一些不足,較少數師徒在履行合約過程中往往十分注重回報,如果在某一階段所獲得的回報沒有達到最初的期望值,便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從而不能靜心學習、工作。為了糾正部分師徒把回報放在第一位的浮躁心理,避免因急功近利從而導致事倍功半現象,大隊團總支用靜心干事的文化理念引導師徒,并讓這一理念內植于心,外現于行,使師徒在學習工作中保持平和的心態,注重一點一滴的積累,通過靜心干事去實現在崗位上的建功立業,從而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
靜心,既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智慧,更是實現目標的有效捷徑。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儀表安裝維修大隊的師徒通過靜心深思、靜心學習、靜心干事,實現了技能水平的共同提高。大隊自2012年在“導師帶徒”活動中注入“靜心文化”,大隊5名青年榮獲廠“金牌師徒”榮譽稱號,7名青年榮獲廠“優秀師徒”榮譽稱號,5項成果在廠創新成果展中展出,1項成果被評為公司五小成果一等獎,3項成果被評為廠二等獎,2項成果被收錄于公司五小成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