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睿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百姓對于社會生活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食品作為百姓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其安全性問題已經成為了當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從我國當前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來看,其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無法發揮出實際效果,為了能夠保證百姓所食用食品的安全性,做好對食品安全管理問題研究變得至關重要。
食品安全問題表現形式
農藥、化肥殘留。農藥、化肥殘留是我國食品安全最主要的一種問題表現形式。在水果、蔬菜、農產品等種植過程中,部分農戶為了片面的追求快熟、品相、色澤等效果,會刻意使用非法的化學農藥進行處理,或者是在化肥使用量上予以增多,為果蔬等農產品的“健康成長”提供支持。在這種模式下所培育出來的果蔬等食品,具有上市快、面相好、個頭大、色澤度好等特點,但其農藥、化肥殘留嚴重,營養缺失嚴重,如果食用會對人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非法使用添加劑。非法使用添加劑也是影響我國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國食品法當中對各種食品的添加劑及其用量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定,并且對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劑的處罰進行了強力約束,但部分黑心商販還是會頂風而上,他們為了追求食品的顏色、氣味、口感等,使用非法添加劑,給顧客以感官上的錯覺,實則對食用者的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以新疆地區為例,香蕉等新疆本土無法種出或買不到的食品通過從內地運來新疆,在食品未成熟時運輸過來,到新疆為了適應本地銷售,會給這類水果或蔬菜噴灑一些農藥或催熟劑,這些噴灑物長期食用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危害,尤其是小孩食用過多會影響其成長。
包裝產生的污染。食品包裝對視頻本身產生的污染也是影響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我國食品法當中對食品包裝也有著明確要求,但是仍有一些不合格的食品包裝流入到食品市場當中,這些不合格的包裝中很有可能含有鉛、貢、錫等有害元素,這些有害元素在與食品進行接觸時,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遷移,進而讓有害元素進入到食品中。此外,在生產、運輸、儲藏食物的過程中食物還會與其它材料接觸,如儲存食品的容器、輸送食品的輸送帶和管道以及食用前用于盛裝食品的容器等,如果這些材料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質也可能發生化學遷移,不僅嚴重影響了食品的質量,更會對食用者帶來身體上的危害。
食品安全管理落后原因
法規體系不健全。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法規體系當中最主要的內容有法律、規章和標準三方面。雖然,我國一直致力于健全食品安全法規體系,但其實際效果與當前社會生活對食品質量的需求還是存在差距。據統計,我國目前與食品安全相關的行政法規多大二十幾部,但其內容更側重于解決食品數量的安全,對食品質量安全方面,雖然有所規定,但缺乏一定的實效性,更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展對食品的相關要求,這使得許多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為我國食品安全帶來了消極影響。
管理體系有弊端。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食品監管模式不合理。我國食品監管模式是由多個部門聯合進行管理的,這種管理模式會導致食品監管變得渙散,缺乏一個健全的體系,監管效果也并不理想,雖然幾經變革,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②食品安全監管存在交叉空白。從表面上看,各監管部門的職責似乎很明確,但由于法律法規的復雜性,使得食品監管存在著一些多頭管理、管理空白的情況,在缺乏一個相對科學的協調機制前提下,食品安全監管難以發揮出實際效果。
科技體系不完善。食品安全控制的科技體系是指國家進行食品安全控制時所需要的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主要包括基于科學的風險評估、檢測監測技術及全程控制等支持體系和技術平臺。食品安全控制科技體系不健全使國家在制定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時缺乏相應的科學依據,也使政府部門在監管時缺乏強有力的技術手段。
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果對策
建立健全管理體系。想要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果,為我國食品安全事業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就必須要建立起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從當前我國食品安全事業來看,為了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果,必須要改變多部門聯合管理的模式,實現食品安全管理的扁平化管理,這樣既能夠簡化食品安全管理的流程,還能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果,為食品安全質量的提升打下基礎。
加強各方監管力度。加強各方監管力度也是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果的重要對策。雖然我們想要實現一體化食品安全管理,但從我國當前的社會人口結構及其模式來看,其很難在短時間予以實現,因此還需要各部門之間相互協作,為我國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在實際工作中,相關部門必須要深刻認識到自己對于食品安全事業的重要性,并加強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合作,通過相互之間的幫助、協作,來構建起一個良好的食品安全監督體系,為我國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支持。
提高公眾安全意識。公眾作為食品的購買者與食用者,他們對于食品的安全意識,也會對食品安全管理事業產生直接影響。正所謂“沒人買,就沒人賣”,如果公眾都能有一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識,對于那些存在安全問題的食品選擇拒絕,那么無良商家必定會應為沒有市場而選擇放棄。為了提高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我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大對食品安全的普及,讓每一個公眾都能具備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識,為推動我國食品安全事業的進步提供最基礎的動力支持。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作為社會民生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內容,做好對其管理與監督,確保百姓所實用產品的安全性,是保證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必然措施。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要建立起健全的管理體系,保證能夠對食品安全、運輸進行嚴格的檢查與監督,為食品安全提供最基礎的保障,也為百姓飲食健康提供最基礎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