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嬋
游戲在幼兒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幼兒非常喜愛的一種快樂而自主的活動。隨著我國幼教改革的深入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頒布,學前教育界對此十分關注,充分認識到了游戲對其身心發展的重要意義。然而對一些涉及基本理論的問題,如游戲與教育,教師主導與幼兒主體,教與學,管與放,自由與約束等問題,存在著認識上的混亂,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游戲的開展不盡如人意。我認為,有必要對游戲如何開展,如何通過游戲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及教師在游戲中的作用進行探討。
一、談談自主性
(一)首先,教師需要搞清什么是自主性。自主性即:個體對自身行為的意識與調控的能力,個體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依據個人對事物的信心行事,主動去做該做的事情,通過自身活動獲得發展。自主性涉及行為的目的意識,需掌握一定的知識經驗,并以此為基礎形成認識判斷力,以及對行為的自我協調控制能力。
(二)如何激發幼兒自主性?心理學和教育理論認為,活動是幼兒心理發展的源泉與動力,在活動中外界環境與教育要求才能成為幼兒心里反映的對象,而轉化為主體發展的新需要,同時,幼兒在活動還能以自己的方式對客觀世界產生影響。因此,幼兒自主性的培養離不開游戲活動,而游戲是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游戲因其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能激發幼兒內在的活動動機,使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過程,并與周圍環境事物發生相互聯系,所以能促使幼兒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發展。在目前的游戲中,有些教師常以成人的眼光、指導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游戲,急切希望孩子每一次游戲都有所發展、有所提高。他們總覺得孩子在游戲中,這樣做不符合生活實際,那樣做違反游戲規則,于是把自己所認識的現實情況一味地灌輸給孩子,告訴孩子該怎樣怎樣玩,游戲成為教師導演的一場戲。幼兒的自主探索、自我體驗、自主創造的權利就此被教師剝奪了,從而使幼兒游戲的積極性大受挫傷。
二、談談游戲
游戲的主導者應該是幼兒,幼兒游戲的主題,玩具的選擇及游戲的進行都應由幼兒自己來確定,教師只需為幼兒自主地順利進行游戲提供一些必要的準備和幫助,幼兒才是自主游戲的真正主人。在幼兒的游戲中,教師是幼兒游戲的引導者、解讀者、支持者,實際指導時,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進行有效的觀察
要對幼兒的游戲進行有效的指導,就必須以有計劃的觀察作為指導游戲的前提,這樣教師才能深入了解幼兒游戲的興趣和需要,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導幼兒的游戲,只有在觀察的基礎上,才能制定出適合幼兒需要的、有針對性的游戲指導計劃。幼兒游戲時,教師應注意觀察幼兒的游戲情況:幼兒喜歡的游戲主題、玩具材料、幼兒在游戲中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游戲中遇到了什么樣困難,解決了沒有,如何解決的,針對不同的游戲運用不同的觀察方法。觀察后教師應對游戲情況加以分析:為孩子提供的游戲時間和空間是否合適,材料投放怎樣,兒童興趣是什么,認識經社會性有沒有變化,還存在什么問題等。教師只有在有效的觀察分析后才能決定該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參與幼兒游戲,哪些幼兒需要幫助,需要什么幫助等。
(二)進行適宜地指導
對幼兒游戲的指導要適宜,要給孩子提供合理的幫助,使得幼兒在游戲中充分發揮自主性,有效促進自身富有個性的發展。
1.參與游戲,進行間接指導
教師以角色的身份參與游戲,幼兒往往能玩得更有興致。在游戲中,教師的童心會使幼兒備親切、自然,從而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游戲氛圍,有助于教師及時施加影響,協調游戲者之間的各種關系。比如,游戲“麗麗服裝城”中,教師以一個顧客身份參與其中,向營業員打聽各種衣服與自己是否相稱,并試衣請營業員參考等等,有效幫助幼兒積累經驗,提高游戲水平。當然,教師始終不能忘記自己參與的目的,要把握好時機與分寸,以不干預幼兒游戲為前提,以幼兒游戲的快樂為根本。
2.直接給幼兒以建議和幫助
游戲的內容大多和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有關。在游戲時,幼兒難免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應細心地觀察,及時給予幫助,促使游戲順利進行,滿足幼兒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比如在游戲“鮮花店”中,一些孩子對于鮮花的制作與包扎成束感到困難,式樣比較單一,這時教師可以直接給予幫助,指導他們怎樣使花束讓顧客滿意;有時也可以直接教給孩子新的制作方法,激發孩子繼續游戲的興趣。
3.鼓勵幼兒創造性游戲
創造性是主體性的一種極其重要的表現。游戲前盡管教師為孩子們準備了許多游戲材料,但實際游戲時,還是會發生材料不足的現象。常常有孩子來問我:“老師,沒有××怎么辦?”我就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或者為他們提供某些半成品,或引導他們可以用什么替代。孩子們利用這些半成品可以創造性地玩他們自己的游戲,這樣既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也培養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總之,有教師指導的游戲更能促進幼兒游戲水平的提高和幼兒能力的發展。幼兒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動手,自己操作,是在活動過程中的一種主動的、積極的、愉快的體驗,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學習。作為教師,在為幼兒提供了適宜的區域活動以后,就應該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和活動區相互作用,即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探索材料,發現并解決活動中所產生的問題,讓幼兒真正成為各類活動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