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擁有陽光快樂的大男孩,擔任中國教育臺《今非昔比》和旅游衛視《都市捕快》、《尋找笑臉》、《途觀之旅》、《完美假期》等多檔節目的主持人。也參演過國家大劇院的話劇《大院》、《公主盛宴》。在電視劇《生死一線間》和《籃球兄弟》有過不俗的表演。
樂活就是在消費時,會考慮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對生態環境的責任心。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樂活不只是愛地球,也不只是愛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而是兩者都愛的生活方式,跨越地理、種族、年齡的限制,滲透地球人的生命理想,這就是“樂活族”。“樂活族”的態度,是樂觀和包容的。“樂活”強調過健康、快樂的日子。認為關心環境生態,等于關心自己。
對于“樂活”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李航看來“樂活”就是可持續的快樂生活、樂在生活;它是一種生活理念、也是一種生活習慣;生活的價值就是健康、快樂、持續的生活,當然持續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人類。“‘樂活的生活方式其實追求的是返璞歸真、一種自然、不激進、灑脫自在的生活;如果說回歸傳統或者說傳統的生活方式與現代的理念結合這也算是一種時尚,我理解的時尚是思想前衛、不另類、不做作、有追求、有目標、有堅持。”
崇尚“樂活”會讓你的生活產生變化,它是一種自然地生活方式。“讓我變得更自在、淡定,也讓我時常想起小時候在奶奶家生活的那幾年的傳統生活方式(一切自然、無污染、純手工、一切樂在生活中),追求樂活的人應該更注重內心自在、淡定、真實。”
“樂活”一族他們喜歡的是一種追求自然地慢時尚,喜歡親自下廚,喜歡慢餐廳,喜歡DIY美食,李航也不例外,他也喜歡美食,喜歡自己親手下廚。“我雖然自己有小餐廳、也經常會去不同的餐廳嘗試不同的菜品,但是我一直堅持的是自己逛菜市場、自己下廚。我的拿手菜有很多,比如西紅柿悶牛腩、蛋皮包肉餅、紅燒桂花魚、爆炒豬肝、清真肉丸。蛋皮包肉餅是比較需要耐心制作的,就是把肉剁成肉沫然后將做成的蛋皮包在外面、肉沫的先炒入味然后在包裹起來清蒸。”
樂活的生活也是一種環保的生活。樂活族追求的是一種自然體現、一種返璞歸真的時尚。“樂活族在衣服的材質上肯定會比較多的選擇亞麻材質,一是材質比較舒服、著裝比較隨意、自然,好像有個品牌的衣服就是這個理念,二是用麻做衣服也比較環保,我不知您知不知道麻是怎么做成的,麻是一種小小的麻樹、用一根小竹棍在一堆麻樹上不停的拍打,就出來一小根的麻皮,然后再用一個專用的小刨刀一根一根的將麻樹皮進行抽絲,然后再用絲去制作衣服。不會刻意去減少需求量,因為這些觀念已經形成了個人習慣,衣服也是有需求而購買,不會說是刻意去減少購買數量。”
對于自己的生活的小家,樂活族有自己的理念。“家居環境其實不僅僅是樂活人的家居要求,應該是大部分的要求;我們樂活一族比較多的活動就是聚會,比如登山、旅游、一起聚餐(每人做一兩道菜那種);比較喜歡養魚和花(十里河一般一周跑一次),我比較好動,所以難以安靜下來即使是一個人也不會閑著,總會找點事做,一般彈鋼琴和晚上散步。”
《時尚北京》:最近是否開始減少開車的次數?
李航:我很少開車,一般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地鐵是最多的,有時候會騎那種腳踏車。這樣的綠色出行,可以為環保做出一點點的貢獻。
《時尚北京》:“樂活”族擁有改變世界的偉大力量——購買力,只要有利于健康與環保,就愿意購買沒有品牌,即使貴一點的樂活產品嗎?
李航:我個人比較看重的是飲食安全,所以吃的東西一定要健康,這是最基本的也是現在大家比較關注的。如果能夠購買到原生態的食品那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時尚北京》: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而“樂活”中也包含了保護環境這件事,而且“環保”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那對于環保這件事,你如何看待?
李航:環保就是人人付出一點,世界將會改變,其實不是改變,我們追究的是不變,希望天永遠是藍的、希望水依然是那么清澈、食品依舊是手工加天然。
《時尚北京》: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環保”的?
李航:我是從家鄉出去四川上學,然后到北京學習,跑了很多城市,發現家鄉的天最藍,我才慢慢開始關注環保,經濟發展越快,環保就破壞越大。少開車、少制造垃圾、被子勤曬少洗、用擦臉布代替紙巾。
《時尚北京》:“環保”涉及方方面面,你覺得自己做過的最環保的事情是什么?
李航:說道環保的事情,其實我在柳州承包了一個小山頭進行植樹造林。雖然很微小,但是也算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力。
生活中的李航隨性、不做作、是個自在的人。喜歡結交朋友,旅游、喜歡去馬爾代夫這樣自然景觀很美的地方。“夾縫中求生存”是李航激勵自己的的話。他說喜歡這句話是它能顯示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也能體現個人不同于別人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