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治



摘 要:當前城區經濟建設持續發展,工業、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對于電力電能的需求量也不斷上升。城區10kV配網架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有效滿足不斷增加的用電負荷量,必須加大城區10kV配電網網架結構的優化力度,優化配網架構。文章重點分析了城區10kV配電網網架結構優化方法。
關鍵詞:城區;10kV配網;網架結構;優化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選擇主變壓器互聯的方法,接線模式選擇混合接線法,同時打造出了10kV配網目標網架構造,這種架構方式可以極大地滿足用電需求,緩解城區用電負荷壓力,從而有效確保了配網的安全、有效供電。主變互聯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主變負載率,保證10kV配網能夠安全、穩定地供電,同時,能夠優化平衡不同變電站之間負荷的合理轉移,其中二供一備K型站的啟動,具有更加顯著的優勢,能夠有效提升供電容量,確保負荷能夠有效轉移。
1 10kV配電網網絡架構現狀分析
現階段,我國10kV配電網主要選擇以下幾種接線模式,具體體現為:環形接線、放射狀接線、混合狀。多種接線模式各自都有屬于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具體體現在:
(1)放射式:接線構造相對簡單、成本低,該接線模式能夠促進電荷發展,然而,該接線模式只適合配置于城區配網分支線路。
(2)混合狀:一般用在城區配網接線,電網建設成本低、通過增設線路、轉移電荷的方法,能夠滿足城區高負荷、高需求的用電量,而且適合發展新用戶,確保電網的安全性、穩定性,受到高品質電壓。缺點:構造繁瑣、線路易遭受腐蝕發生老化,不利于配網自動化運轉。
(3)環形接線:構造基礎、簡單,線損卻相對嚴重,有利于自動化運行,成本低、容易進行統一控制。
2 10kV配網架構的理念和思想
城區10kV配網架構最根本是要滿足用電負荷量,能夠不斷地滿足、動態適應日益增長的城區用電負荷需求量,而且需要配網靈活運轉、便于調度和操作,支持負荷的科學轉移。供電安全性較高、節省成本,線路易于拓展。通常來說10kV配網結構一般包括兩大部分,分別為:主網結構與次網結構,這樣才能打造出更加簡單、明了的網架結構,方便配網調度。
10kV配網的分層結構圖,如圖1所示。
3 主變壓器互聯模型
現階段,我國城市地域所選擇的配網變電站通常包括兩大類:110/10kV,35/10kV。通常把兩到三臺主變壓器配置于變電站。變電站實際接線、聯系過程中還需要著重考慮以下方面:主接線、站間聯絡等。
某個地域網絡系統內部,電力電能供應并非來自于某個變電站,是各個變電站間相互配合、聯系的結果,然而,現實中的變電站之間往往會有更為復雜的關系,這無疑為配網結構的優化帶來了困難。
由于變電站之間相互聯系能夠保證安全、穩定供電,下面就將以三變電站互聯為例來分析主變壓器互聯模式。
假設雙主變壓器變電站內部低壓端選擇單母線分段接線,三主變壓器變電站內部低壓端選擇單母線分段接線模式,同時,設定任何主變壓器出現故障問題,電力負荷就可以對等地轉移到與其聯絡的變電站。所選容量各自確定在:
50WVA,63MVA,80MVA.同時,變電站之間聯絡較好、處于均衡狀態,由于主變壓器容量有所差異,其互聯模式對應的數據見表1。
從表1能夠看出:當選擇3變電站模式情況下,如果對應增設2臺主變,在沒能互聯狀態下主變壓負載率達到50%,創建互聯供電時,主變負載率達到84%,此時,供電能力也對應增強,同時,設置3臺主變,主變負載率達到66.7%,對應的供電能力也顯著增強。
經過互聯,主變壓器無論是在負載率還是供電能力方面,都顯著增強。從上面的圖表能夠看出,在三臺變壓器時,配置3臺主變更有效,無論在變壓互聯還是負載率方面都具有優勢。而且由于主變壓器自身的容量不斷上升,對應供電系統的供電水平也顯著提高。
4 10kV配網接線模式的優化
對于城區配網來說,通常采用以下接線模式,主要的接線模式類型包括:單輻射式、單環網式、雙環網式。不同的接線模式有不同的結構,體現出不同的特點。具體體現在:
(1)單輻射。該接線模式具有一定弊端,體現在:負面影響較大、影響范圍較廣,不能保證安全、穩定地供電,該接線模式只適合用在對供電安全度、穩定性要求較為放松的區域,該接線模式下,線路的負載極限值高達100%。
(2)單環網。安全性較好、穩定性高,線路分布清楚,線路能夠更加靈活地工作,其負載極限值達到50%。
(3)雙環網。穩定性強,安全性高,一般可以用在商業區,線路的負載率極限值也能達到66.7%。
5 以K型站為主的接線模式
通常來說,K型站的接線體現出自身的特點,具體體現為:清楚、明確、靈活、出線帶繼電保護。10kV母線能夠自行切斷,且線路中一旦出現故障點,很容易被分析、診斷出來,從而確保在短時間內來轉移負荷,而且能夠積極地把負荷進行有效釋放,在業界得到了充分的認可。
K型站能支持并促進10kV配電網結構的優化,主要發揮中介點的功能,特別是負荷較為聚集時,能夠對變電站供電能力進行有效地釋放,對應緩解供電危機。
6 中心城區目標網構建
城區供電,主體負荷來自于商業用電以及住宅區用電,這些城區地域中需要有較強的供電能力。這些地域環境中,土地空間相對有限,而且城建設施相對健全,有一定的城市規劃需求,從長期來看,可以嘗試選擇輸電線路入地模式。商業城區10kV配網主網架構、主變互聯具體如圖2所示。
該城區商業中心地帶選擇二進線K型站,以及二供一備K型站,這兩種類型的變電站同步接線,其中還涵蓋一些電纜饋線組、架空線路等,以此達到不同變電站之間電力負荷的有效轉移。
來源于一個變電站的各個母線段,為二進線K站2路進線提供電能。二供一備K型站的2路運轉線路,分別來源于一個變電站的各個母線,其他線路也分別從各個變電站伸出,以此來確保供電安全、穩定,確保不同變電站間能夠進行有效的負荷轉移。
結語
10kV配網網架結構的優化具有特殊的方法,可以依照本文選擇主變壓器互聯的方法,接線模式也可以選擇混合接線法,同時打造出了10kV配網目標網架構造,這種架構方式可以極大地滿足用電需求,緩解城區用電負荷壓力,從而有效確保了配網的安全、有效供電。
通過主變互聯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主變負載率,保證10kV配網能夠安全、穩定地供電,同時,能夠優化平衡不同變電站之間負荷的合理轉移,其中二供一備K型站的啟動,具有更加顯著的優勢,能夠有效提升供電容量,確保負荷能夠有效轉移。
參考文獻
[1]馮光,王文博.淺談中壓配電網網架結構優化[J].中國電力教育,2013(36):226,240.
[2]葛少云,郭明星,王成山.城市高壓配電網接線模式比較研究[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4,24(02):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