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靖怡
摘 要:在公路、鐵路的建設中,重力式擋土墻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結構形式,主要應用優勢為結構簡單、施工簡捷、穩定性強等。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此結構的施工處理中,依舊存在著些許問題。本文主要是對重力式擋土墻施工控制要點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幫助全面確保施工質量及效率,獲取到極佳的施工效果。
關鍵詞:重力式擋土墻;施工;控制要點
中圖分類號:TV43 文獻標識碼:A
擋土墻的形式較為多樣化,將其在路基橫斷面上的位置作為劃分依據,可將其分為路堤墻、路肩墻等。而依照建筑材料劃分,則可將其分為石、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擋土墻等。通常在擋土墻的形式劃分中,會將結構形式作為主要依據,較為常見的類型為衡重式、懸臂式、加筋土式、重力式、錨定板式等。
1 重力式漿砌石擋墻優勢介紹
擋土墻主要是指一種用于建設工程之中,主要作用為支撐山坡土體、路基填土,以此避免土體及填土出現變形狀況的構造物。在路基類工程的施工中,擋土墻的應用作用主要為穩固路堤、防止路基受到流水沖擊、減小土石方工程量等。其中重力式擋土墻的應用多存在于滑坡、塌方土質病害事故處理中。
在公路鐵路的施工中,擋土墻的應用極為廣泛化,依照客觀條件的差異,可將其分為不同種類。具體在前文已經說明。在擋土墻中,重力式的擋土墻結構較為簡單化,而體積偏大,且在取材、施工中較為簡便,適用性極強。因此,在公路、邊坡處理施工中,重力式擋土墻的應用較為常見。長時間以來,此類擋土墻的設計及施工均為受到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關注,而是依舊采用傳統化的土壓力計算設計方式,從而使得工程的施工建設中出現質量問題,公路、鐵路工程的安全性也會遭受不利影響。
2 重力式漿砌石擋墻施工控制要點
2.1 施工初期的控制要點
在擋土墻施工初期的控制要點主要為:(1)在施工之前做好相關的地面排水工作。(2)在一些土質松軟的地層、坍方、坡積層地域,不應對其基坑實施全段開挖處理,以此避免出現砌筑施工中坍滑。正確的處理方式應為選用跳槽間隔分段開挖,以此保障整個施工的安全性及質量。(3)在基坑開挖處理之后,需對地基的工程及水文地質狀況進行充分考量。如果發現存在地基與設計不符的狀況,那么則需依照實際狀況對工程設計進行科學調整,進一步明確基礎埋置度及科學有效的地基處理措施。(4)在地基處理中,需保障其大致水平。如果基礎是處于一些坡度偏大的軟堅硬石質地域之中,那么擋土墻的基礎設計應為臺階狀,并將其與墻體一同砌筑。(5)如果是在雨季時期,在一些易風化的軟質巖石基坑之中進行砌筑施工,那么則需在完成基坑挖掘處理后將坑底完全封閉。若在基底留置了穩定橫坡,那么則需實施暫時性排水處理,將坑內的積水排出。
2.2 施工材料選取
在施工石料的選取中,應盡量選擇一些具有密實結構、均勻質地且難以被風化掉的硬質石料,確保其抗壓度達到30MP。與此同時,還需注意保證土質表面的整潔,不可沾染油質、泥土等雜物。而片石材料需具備兩個平行面,其厚度值至少應達到0.15m,而長、寬均至少需達到1.5倍的厚度,質量則需保持在30kg左右。對于用作鑲面的片石,應選取一些表面平整、大尺寸材料,對其依照施工需求實施修整處理。在擋土墻的砌筑處理中,所選取的砂漿標號應將擋土墻的類型、部位、用途作為依據,具體為:一般擋土墻,選用砂漿為M5;勾縫,選用砂漿為砌筑用標號高一級;抗震擋土墻,選用砂漿為比非地震區域高一級;浸水擋土墻常水位之下,選用砂漿應為M7.5。較好的砂漿應為中砂、粗砂,將其用于砌筑片石時,應注意其粒徑保持在5mm范圍之內。而當用于砌筑塊石、粗料石時,其粒徑則應保持在2.5mm范圍內。在采用干砌方式處理擋土墻墻高時,應盡可能地應用塊石砌筑。如果墻高超出了5m的界限,那么則可在擋土墻的中部設置好一個講起水平層,其厚度值至少應達到0.5m,以此幫助進一步增強墻體的穩固性。
2.3 墻體施工控制要點
對于擋土墻內部的施工控制要求主要為:確保砂漿的密實及飽滿,石頭、砂漿兩者之間需緊密連接,不可存在任何縫隙、空洞,以免影響質量。為了更好的滿足擋土墻內部的密實及飽滿,應在施工中實現灌漿、坐漿及擠漿三結合的方式。具體操作為這么幾點:(1)漿砌擋土墻需采用錯縫砌筑的方式,實現坐漿擠緊,確保嵌填的飽滿。(2)伸縮、沉降縫內部兩側壁均需保持平齊、豎直。(3)在墻身的砌筑處理中,需確保其泄水孔的暢通,并全面確保墻背反濾、防滲質量。(4)在填料的選取中,宜選用一些透水性較佳的砂礫土。尤其是對于浸水擋土墻而言,在其墻后的填筑中需應用滲水材料,以此幫助更好的排出積水,避免因水位線的漲落而導致出現動水壓力。(5)需在確保砂漿強度值與設計強度相比超過了其75%后,才可實施墻后填料的回填處理。
2.4 重力式漿砌石擋墻的壓頂澆筑及勾縫施工控制要點
在壓頂處理中,主要采用的是混凝土澆筑,其厚度至少需達到20cm,在對墻體的砌筑處理中,需注意保障其與墻身頂面高程之間存在距離應保持在15cm左右,并在砌筑施工中預留好模板支架槽,以便固定模板。在墻體的頂部應留置好小石筍,以此為壓頂銜接處理提供助力。在立模處理之前需依照圖紙上的規范要求在墻身頂部進行測量,將高程線、軸線放出。確保立模的牢固穩定,避免出現漲膜狀況。在完成砌筑處理后,需對砌縫應用M10的砂漿做勾縫處理,注意其縫寬保持為3cm左右,厚度則為5mm。砌筑縫隙與塊石之間需自然勾縫,保障美觀。
結語
現今社會的經濟及科技水準均在逐步提升,擋土墻的應用也越發廣泛化,其形式也更加趨于復雜化與多樣化。針對于此,為了加強人們對于擋土墻的科學認識,提升施工質量,明確其施工控制要點極為重要。在重力擋土墻的施工控制處理中,主要應從施工初期控制;施工材料選取;墻體施工控制;墻身外觀的控制等多方面入手,力求每一個施工環節的質量均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吳桐.淺談超高重力式擋土墻施工技術[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4,12(07):212-213.
[2]左凱生.某重力式擋土墻施工裂紋原因分析及處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2,38(25):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