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穎

摘 要:大慶油田地處季節性凍土地區,自然環境較差,冬夏溫差巨大,道路路基伴隨著季節性的凍結和融化,伴生有各種凍土現象,繼而產生一系列路基病害。凍脹與翻漿是兩種危害較大的路基病害,土質、水、溫度是形成凍脹與翻漿的三個基本條件。隨著油田開發建設的不斷增加,為了減少凍脹與翻漿帶來的路基病害,根據路基所處的環境及特點,應積極采取相應措施。
關鍵詞:凍土;基;凍脹;翻漿
中圖分類號:U213 文獻標識碼:A
路基是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路面的基礎,它與路面共同承擔行車荷載和自然氣候的影響。路基強度與穩定性是保證路面強度與穩定性的基本條件。
凍土區是指零攝氏度或零攝氏度以下,各種含冰的巖石及土壤的地區,按土的凍結狀態保持時間的長短可將凍土區分為:多年凍土區(數年至數萬年以上)、季節凍土區(半月至數月)與短時凍土區(數小時、數日以至半月)。
大慶油田地處寒帶,屬季節性凍土地區,自然環境較差,冬夏溫差巨大,長垣地區極端最低氣溫-36.2℃,最大凍土深度為2m,凍土是一種相對復雜的多相天然復合體。道路路基伴隨著活動層季節性的凍結和融化,產生一系列的路基路面病害,從而對道路的使用壽命造成一定的影響。
1 路基病害類型及原因
(1)凍脹
冬季低溫作用下,如有水分供給時,路基從上而下逐漸凍結,處于聚冰層下部的水分,在滲透壓力差和結晶力的作用下,以薄膜水和毛細作用的移動方式不斷地向凍結鋒面集聚,形成較厚的聚冰層,最終在路基上部形成多層次冰夾層,土中所含的水分在負溫作用下結晶變成冰時,體積會增大9%,土顆粒發生相對位移,使路基土體在凍結期間產生不均勻凍脹,導致路面不均勻隆起,從而出現路面開裂等現象,給道路和行車帶來一定危害。
通常產生不均勻凍脹的層位主要出現在路基上部的某一深度范圍內,超出該深度范圍,水分的遷移受凍結土層的阻礙而大大減弱,不均勻凍脹停止,該深度為臨界凍結深度,各種土的臨界深度見表1。
(2)翻漿
由于冬季溫作用,路基土體含水量增大,春暖化凍時,氣溫逐漸升高,路基上層開始融化解凍,滯留在路基上部的水分被未融化的凍土所阻礙,不能及時地被排出,路基就會形成潮濕軟化的狀態,其強度急劇下降。在大型作業車、特種車輛的碾壓下,路面下沉,導致泥漿從裂縫中擠出,形成翻漿,失去承載能力。直至凍層完全化凍,待水分疏干,路基才逐漸恢復承載力。凍脹與翻漿伴隨形成,是統一過程的兩個階段,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異性。一般情況下,凍脹大的路段,容易翻漿或翻漿較重;反之,凍脹小或不凍脹的路段,不易造成翻漿或不翻漿。
2 影響因素
(1)土質
不同的土質,對于凍脹的敏感性也不盡相同。飽水狀態下,某些土質會產生劇烈的凍脹,某些土質凍脹作用則幾乎微弱。例如,粉性土具有最強的凍脹性,從而更容易造成翻漿;粗粒土在一般情況下,不易引起凍脹和翻漿。
(2)水
凍脹與翻漿實質上就是水分在土體中遷移、相變的過程,水是引起凍脹最基本的條件。當然,并非所有含水的土體都會產生凍脹,只有當土體中的含水量超過一定臨界值時才產生凍脹,這個臨界值稱為起始凍脹含水量(w臨)。當土體含水量w
(3)溫度
凍脹與翻漿的形成,是凍結深度達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溫度體現在土體溫度的冷卻速度和程度,它是影響土體凍結速度的直接因素。入冬后的溫度越低,土體的凍結速度越快,土體中的水分來不及向上遷移,路基上部聚冰不多,凍脹和翻漿則較輕。反之,初凍時氣溫較高或者冷暖交替變換,導致凍結線長期停留在路基上部,距離路面很近的地方聚集大量的水分,從而形成更為嚴重的凍脹與翻漿。
(4)路面
凍脹與翻漿最終表現為路面的變形、裂紋、鼓包。當在路基處于潮濕的狀態時候修筑瀝青路面,由于瀝青層透氣性較差,路基中的水分從表面蒸發的通路被阻礙,導致聚冰的增多,出現翻漿。
(5)車輛荷載
特種作業車輛、重型機車是油田作業中不可缺少的配套設備,在翻漿季節,隨著車輛荷載的增大以及作用頻繁程度的增加,翻漿也隨之越嚴重。
3 處理措施
(1)控制土中的含水量
因地制宜采取各種排水方式,例如排水溝渠設計、路槽排水設計,盡可能降低土體含水量,保證路基土的干燥,在源頭上減少凍結過程中水分的聚流。
(2)提高路基填土高度
這是一種簡單易行且較為經濟的常用處理措施。隨著路基填土高度適當地提高,路基邊緣距離地面水水位或地下水的高度也隨之增大,從而減少了凍結過程中水分向路基上部遷移的數量,最終削弱了路基的凍脹程度,降低了翻漿的程度與可能性。同時,提高路基土的壓實度也可減少水分遷移的數量,降低聚冰程度。
(3)加強路面結構
在凍脹與翻漿路段,可采用整體性較好的石灰土、煤渣石灰土(二渣土)、水泥穩定砂礫等半剛性結構層,以加強路面結構。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凍脹與翻漿對路面結構及承載力的影響。
此外,在嚴重的凍土地區,可通過設置隔離層、防凍層、隔溫層等措施減輕凍脹與翻漿的發生。
結語
路基是影響道路建設質量的關鍵,若處理不當,不但影響路基質量,還將影響道路的使用壽命,增加維修養護費用。季節性凍土地區路基受自然條件制約,產生的路基病害是各種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土質、水、溫度、路面、車輛荷載均為影響凍脹與翻漿的因素。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以及油田開發建設,生產、生活活動的增多,預防凍脹變得越來越迫切。只有考慮到造成路基病害的各種因素,做出相應的特殊設計、做好相關處理措施,才能提高路面的使用品質。
參考文獻
[1]周幼吾,等.中國凍土[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