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設


摘 要:為了切實加強以科技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探索大田玉米河水滴灌技術的灌溉制度,不斷提高水利管理水平,提升農業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灌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在甘浚灌區進行了玉米河水滴灌工程試驗,以便積累該技術在灌區推廣運行的經驗。
關鍵詞:大田玉米;河水滴灌;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S275.6 文獻標識碼:A
一、灌區基本概況
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2.5萬畝,現狀耕地面積5.3007萬畝,申請灌水面積10.8023萬畝。灌區轄甘浚鎮的17個行政村148個生產合作社和肅南縣白銀鄉、紅石窩鄉的部分村社及康樂林場,共有農戶6168戶,農業人口2.25萬人。
二、灌溉試驗概況
1 試驗的目的
通過農作物生育期灌水量測定和物候觀測,完成試驗區作物產量、效益調查測算,分析大田玉米河水滴灌工程的社會、經濟、生態及節水效益。
2 試驗、對比區布設
試驗區布設在甘浚鎮星光村二社,該社共有45戶150口人,現有耕地面積547.5畝,申請灌水面積730畝。
對比區布設在相同自然條件、灌溉水源、耕作技術、作物種類的星光一社典型農戶地塊。
3 滴灌工程概況
甘浚鎮星光村河水滴灌工程是2013年度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也是甘浚灌區2013年度實施的重點高新節水工程,受益甘浚鎮星光村二社,項目區控制耕地803畝,實灌面積610畝,全部為高新滴灌節水工程。
三、觀測試驗的具體情況
1 試驗區基本情況
2 灌溉試驗的設計方案
為了達到試驗預期效果和目的,擬定了相同條件下試驗區、對比區的灌水時間、灌水次數、灌水定額。
3 試驗方法及步驟
①播種前農業措施調查
②播種期農業措施觀測
③農作物生育期農業措施觀測
說明:試驗區施肥全部通過施肥罐統一投放,因此各地塊追施肥料數量相同。
四、試驗成果分析
1 灌溉定額分析
根據測算,大田玉米河水滴灌在作物全生育期灌水10次,每次間隔時間7天,灌溉持續時間7~9天,綜合灌溉定額為305m3/畝;同比河水漫灌平均灌水5次,間隔時間20~24天,綜合灌溉定額為379.5m3/畝。滴灌比漫灌每畝節水74.5m3,整個工程控制區年節水4.54萬m3。
2 經濟效益分析
作物產量、產值:根據測算,河水滴灌區比漫灌區每畝產量高27kg,產值高24.3元;單方水效益產量高1.2kg,產值高1.08元。
3 社會效益分析
由于安裝了滴灌設施,節省了星光二社群眾以前灌水花用的勞力。該社平時灌水都在2晝夜左右,平均每戶花用2個工日,玉米生育期一般灌水5次,每戶用工10個,現在灌水農戶基本不用操心。
五、存在的問題
主要是該項目控制區地處渠系下游,灌溉水源有時得不到保證。
六、結論與建議
大田玉米河水滴灌工程不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非常顯著,而且節水非常明顯,在干旱缺水地區可以大量推廣。
建議:一是玉米由于水源問題,河水滴灌工程項目不宜在遠離引水口的下游地區推廣實施。二是盡量安排在已進行過土地平整的項目上,更能達到節水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濤,白靜.大田玉米膜下滴灌推廣應用研究[J].節水灌溉,2012(09):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