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
茶馬古道是一條和絲綢之路齊名的古道,它是一條民間國際貿易通道。在這條茶馬古道上,流傳著不知道多少美麗的傳說和故事。它究竟是一條什么樣的古道呢?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我國的藏族人民生活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為環境特殊,農作物較少,所以藏民的主要食物多為熱量較高的牛羊肉及乳制品,而喝茶可以起到幫助消化、防止燥熱、補充植物性營養等作用,所以藏民一直有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習慣。藏區雖然有很多牛羊和騾馬,但茶葉主要產在云南等地。內地民間運輸和軍隊征戰需要大量的騾馬,藏區需要茶葉、布匹、鹽和日用器皿等生活必需品。這種互補性的關系促成了具有特色的“茶馬互市”,成就了一條在高山深谷間南來北往、流動不息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始于唐代,距今有1 300余年的歷史。川藏、滇藏兩條線路是最著名的兩條茶馬古道。川藏道南線從四川雅安出發,經瀘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薩,再到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全長3 100多千米。北線從康定向北,經道孚、爐霍、甘孜、德格、江達,抵達昌都,再由昌都通往西藏拉薩等地。滇藏道是從云南普洱茶原產地(今西雙版納、思茅等地)出發,經大理、麗江、中甸、德欽,到西藏邦達、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達、拉薩,然后再經江孜、亞東,分別到緬甸、尼泊爾、印度等國,國內路線全長約3 800千米。在川藏和滇藏兩條主線的沿途,密密麻麻地分布著無數大大小小的支線。茶馬貿易將滇、藏、川地域的人們緊密聯結在一起。
茶馬古道是世界上地勢最高、路途最艱險、文化最神秘、歷史最悠久、自然風光最壯麗的貿易通道之一,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
海拔最高的古道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作“世界屋脊”或“地球第三極”。茶馬古道幾乎橫穿整個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道之一。高海拔氧氣稀薄造成的高原反應嚴重威脅著歷史上缺醫少藥的行路者的生命安全,高落差造成的特殊地形和氣候給行路者制造了很多困難。據清朝焦應旗的《藏程紀略》記載:堅厚的冰層和濕滑的積雪,布滿座座高峻的山峰,遠遠望去,猶如一片銀光閃現。向下看去,不禁讓人感覺心慌神迷,毛骨悚然,一下讓人有一種逼近死亡的感覺……這真是我一生中沒有經歷過的境遇和風光,也是從沒有體驗過的艱苦。
路途最艱險的古道
除了高海拔,茶馬古道所穿越的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脈地區,山峰高聳入云,山路崎嶇,河流湍急,雪崩和泥石流多有發生,是世界上公認地形最復雜和最獨特的高山峽谷地區。古人曾經這樣描述這條路:這條路全長大概有2 350千米,一路上經過的驛站有56所,走過的主路有51條,跨過的吊橋有15處,跨過的鐵橋有10處,越過的高山有78座——其中海拔超過9 000尺(約3 000米)的有11座,超過5 000尺(約1 666米)的有27座——想走完全程的話,沒有三四個月的時間是不可能完成的。民諺曰:“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臘,學狗爬。”茶馬古道行路之難,的確是難于上青天。但是千百年來,茶葉等物資就是通過這樣人背畜馱的方式,歷盡千辛萬苦地運往藏區各地。所以這條古道,被稱為世界上通行難度最大的古代商貿通道。
文化最神秘的古道
茶馬古道穿越的地區,是南亞板塊與東亞板塊擠壓所形成的典型的地球褶皺地區,其地形非常復雜,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這六條大江造就了世界上最獨特的高山峽谷地貌。交通不便阻隔了原住民和外界的交流,使得這里“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形成了沿途文化的多樣性,沉淀和保留了許多原生態的民族文化,如保留著母系氏族社會特點的摩梭人,據說會給客人下蠱的門巴人,和善于制作武器和打獵的珞巴人。正如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中所說的那樣:漢地的貨物運到藏區,是我們這里不產這些東西嗎?不是的,不過是要把藏漢兩地人民的心連在一起罷了。這條道路把多彩的文明串聯起來,讓許多民族的人們都可以友好相處。在這個西部文化原生形態保留最好、最多姿多彩的一條民族文化走廊上行走,仿佛在時光隧道中穿梭,在多彩時空中逗留。
自然風光最壯麗的古道
茶馬古道上擁有川藏、滇藏兩條非常著名的景觀大道。這一路上,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城市之一的麗江古城,有刀削斧劈而成的玉龍雪山,有鳥不敢飛越、老虎卻能一跳而過的虎跳峽,還有傳說中的香格里拉。翻越“白茫雪山”,走過德欽縣,我們可以看到藏區八大神山之首的雄性神山——梅里雪山的全景。這里有以“雪山之神”卡瓦格博為首的太子十三峰,更有中日聯合登山隊的悲壯故事。這里有高山雪峰、峽谷險灘、林海雪原、冰蝕湖泊、草甸花甸、豐富的珍稀動植物,美不勝收。這些還不夠,繼續行進,我們還會看到中國最美的雪峰——南迦巴瓦,高原湖泊——八松措,藏傳佛教寺院——甘丹寺以及苯教、紅教的小寺等,還可以穿過雅魯藏布江、帕隆藏布江大峽谷,享受通麥、鹽井的溫泉。茶馬古道實在是一條不可錯過的夢幻線路。
編輯/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