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芷馨
Wi-Fi過敏算殘疾?
按照現在大眾的習慣,進了餐館、咖啡廳,人們一般都會先問Wi-Fi密碼是多少。在這個對網絡高度依賴的時代,連上了Wi-Fi就仿佛聯通了世界。然而對于世界上的某些人來說,這些看不見摸不到的電磁波卻是可怕的傷害來源。
不久前,法國的一起訴訟案引起了公眾的關注。39歲的女性瑪琳·理查德曾是法國某電視臺制作人,她稱自己對Wi-Fi過敏,癥狀嚴重,為此不得不遷居到郊區的山間谷倉,過起了不用電、自己從井里打水的鄉間生活,以避免接觸電子設備。她要求獲得傷殘認定,最終法院判她勝訴,判定她可獲得每月800歐元(約合人民幣5 800元)的傷殘津貼。
像理查德這樣受電磁波困擾的人大有人在,一位63歲的英國退休公務員瑪麗·科爾斯因懼怕電磁信號多年不敢進劇院、餐館、影院、機場,甚至是停車場。當她要出門的時候,總是穿著一個特制的銀色網紗外套,隔絕輻射。她說自己所受到的痛苦非常真實,最嚴重的時候,感到好像嘴巴里面受到電擊一樣。因為這個奇怪的過敏癥,她不得不改變整個生活方式,盡量避免暴露于Wi-Fi信號或手機信號環境。她幾乎不能去任何公共場所,就算拜訪朋友,也會事先要求對方關掉家里所有的電子設備。
這究竟是種什么疾病,怎么會有人對Wi-Fi如此害怕呢?
認識電磁過敏
上面說到的兩個人都患有電磁過敏癥,它是一種對現代電子設備發出的電磁輻射極其敏感的病癥。患者受電磁刺激會出現耳鳴、惡心、頭疼、皮疹、失眠、關節肌肉疼痛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嘔吐、心悸、呼吸困難。只有當他們遠離電磁環境,身體的不適癥狀才會逐漸消除。
這種疾病的患病程度視病患個體情況而定,嚴重的時候,會使患者產生很大困擾,使其無法在現代社會中從事一般工作。
每個人電磁過敏時出現的癥狀各異,但毫無疑問,大家感受到的不適癥狀都十分真實,并非臆想。麻煩的是,并沒有一種明確的診斷標準來確定病癥。所以到目前為止,電磁過敏還只是一種自我診斷的不適癥狀,并沒有醫學或科學上的依據。
科學家們怎么看
研究人員至今還無法確定暴露于電磁場與患者們所表現出來的癥狀之間有直接關聯。因為從科學的角度解釋,日常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電磁場并不足以對身體健康造成明顯傷害,也與各種疾病并無直接關聯。可是如果不是電磁能量的作用,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導致電磁過敏的病癥呢?
某些學者提出這可能是反安慰劑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心理作用引發的身體反應。當患者非常相信是電磁波造成身體不適,執著地認為電磁能量對身體有害的時候,身體就會相應地做出反應,當人處于電磁環境下的時候,身體就會出現類似的不適癥狀。
當然也有可能真的是電磁環境直接引發了人們的肌體反應,只是由于現階段研究人員對于二者之間的關系認識不足,無法確定這種傷害的作用機制。未來,隨著對這一領域的科學研究的深入,我們會慢慢揭開這種奇怪過敏反應的神秘面紗,看看它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編輯/佟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