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借助腦電生物反饋中先進的定量腦電圖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進行準確診斷與評估。
【關鍵詞】定量腦電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腦電特征
一、ADHD兒童的腦電特征
大量研究發現ADHD兒童的腦電特征與正常兒童相比有差異,患兒慢波活動增多,快波活動減少,覺醒狀態不足1。郭先菊等人2分析了ADHD兒童前額葉各腦電波的活性特征,發現在安靜睜眼狀態下,ADHD組的EEG中α、β、θ頻段絕對功率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在閉眼靜息狀態下β頻段絕對功率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安靜睜眼狀態下ADHD組的β/α比值與對照組存在差異;不同年齡階段,ADHD組和對照組之間未發現年齡與EEG各頻段功率的交互作用;前額葉計算任務狀態下與安靜睜眼狀態下各頻段功率變化之比較,ADHD組與對照組之間α、β、θ頻段絕對功率均存在差異,β頻段絕對功率差異最大。吳文曉等人3采用定量腦電圖分析,記錄安靜閉目狀態下的腦電圖,經傅里葉轉換得到α1、α2、α3、β、θ頻段絕對及相對功率,以及αL/αR、θ/α等,結果發現ADHD組較對照組θ活動增加,α、β活動在不同的腦區結果不同,θ/β升高,αL/αR于額部降低。并且不同亞型的ADHD兒童腦電也并不相同。尚煜等人4研究發現ADHD三個亞型之間腦電相比較差異明顯,左右多動/沖動為主型的腦電頻率最慢,混合型次之,注意缺陷為主型的腦電頻率稍快。多動/沖動為主型的內右前額、右額部及右枕部的腦電頻率明顯慢于左半球,差異有顯著性,三個亞型在右枕部的腦電頻率均慢于左半球。由此可見,ADHD兒童右腦功能失調較重,腦電活動相對落后。
二、腦電生物反饋中的技術
近年來,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技術迅速發展。其中,定量腦電圖(QEEG)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在臨床中被廣泛使用。
1.定量腦電圖(QEEG)
QEEG是目前常用的一項技術,它是比常規腦電圖更復雜的一種電生理檢查方法。最常用于ADHD的定量腦電圖是對常規腦電圖數據運用功率譜(頻域)分析技術進行“定量”分析,該技術使用快速傅立葉轉換方法,把波幅隨時間變化的常規腦電波轉化為腦電功率隨頻率變化的譜圖,從而可以直接觀察α、β、θ、δ頻段腦波的分布與變化情況。有研究表明,QEEG對ADHD診斷的敏感性與特異性達87%和94%,比用量表評定(38%~79%和13%~6l%)的分數更高、診斷效率更穩定1。QEEG除了能準確診斷ADHD以外,對區分各亞型也具有一定的鑒別作用,而對ADHD進行腦電圖分型有助于病情的評估及治療效果的預測5。但Magee等6研究發現QEEG對于皮層低喚醒型和活動過度型的個體,腦電圖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而對成熟遲滯型的鑒別力較低。因此,在使用定量腦電圖作為ADHD輔助診斷方法時,若發現符合成熟遲滯型的腦電圖表現時,需慎重診斷。
2.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場內所產生的信號經重建成像的一種影像技術。隨著磁共振技術的發展,fMRI技術開始出現,它結合了功能、影像和解剖三方面要素,為磁共振成像技術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與其他腦影像學技術相比,fMRI無需注射藥物,兼有較好的空間和時間分辨率,因而被廣泛應用于人腦功能的研究7。高空間分辨率以及能更好地進入深部大腦皮質結構使得fMRI在精神疾病和神經反饋的網絡映射上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工具。然而,fMRI與基于電生理技術的毫秒級時間分辨率(如腦電圖和腦磁圖)相比較而言,它并不是實時反饋,會在時間范圍內有所延遲。fMRI信號是由血液動力學的實際神經活動和血管反應之間延遲五秒引起的,因此,它不是一個真正的“實時”反饋。當被試被告知這個延遲時,并不會對腦電生物反饋訓練構成障礙。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另一個缺點是技術上的限制,只有當這個主體是在磁共振系統中時才能被執行8。
這些發展成果近幾年迅速應用于腦電生物反饋領域。因此,未來的研究應該多采用腦電生物反饋技術,深入研究ADHD兒童的腦機制,不僅要加強腦功能的研究,還要加強腦結構的研究,并通過控制技術不足之處使其更好的應用于ADHD兒童診斷與評估。
【參考文獻】
[1]郭先菊,王利剛,高文斌,郝興華,王艷.(2014).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定量腦電圖特征分析.長治醫學院學報(6),405-409.
[2]吳文曉,王榮,褚琳娜,魏紅艷,張麗.(2015).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定量腦電圖特征研究.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3(6),643-646.
[3]尚煜,閆承生,李進華,蔣燕青,范松麗,劉靜等.(2006).不同亞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腦電活動的特征.中國兒童保健雜志,14(4),350-351.
[4]張雅妮,麥堅凝.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定量腦電圖研究進展.國際兒科學雜志.2011.38(5)
[5]李田,方秀才,臧玉峰.伴焦慮抑郁腸息激綜合征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進展.胃腸病學.2015.20(6).369
作者簡介:成梅(1992),女,漢,重慶市萬州區,碩士,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市,401331,發展與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