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
【摘要】新課程強調“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而課堂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那么,如何在課堂中促進教學諸因素有效地互動交往,幫助學生建立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模式,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促使學生熱于、善于學習既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本文運用新課標理念,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闡述英語課堂教學中互動交往策略的形成。
【關鍵詞】情感;教學結構;全面評價;探究
英語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只有在教學活動中實現有效的互動交往,才能使學生在獲得英語知識的同時,也在語言運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如何促進教學諸因素間的聯系,實現有效的互動交往呢?我認為,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良好的心理準備----互動交往的前提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有機體,只有當他準備反應時才能反應。”也就是說只有當學生處于良好的心理準備狀態時,才能積極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適機地提供給每個孩子體驗成功的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使他們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建立自信心,進而進行積極的主動的學習探索,形成不斷探求的毅力和恒心。
二、優化教學結構——互動交往的關鍵
1.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使教學活動化
英語課程標準“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的理念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創設大量的任務,讓學生在課堂內進行目的明確、操作性強的活動。如在教學PEP Primary English book3 Unit4 A Lets learn&Lets do,我設計如下幾個任務:
Activity 1:Look for the Teddy Bear in the room one by one
Activity2:Look for the bear in Amys home.
Activity3:Hide and Seek(小組找找藏藏)
Activity4:Report time
Activity5:Lets design(小組討論設計家的布局等)
Activity6:Make a new house
2.激活語言,使其活動化
活動有利于培養和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讓學生獲取成功的體驗,吸引學生的注意,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讓教材中的文字跑出來和我們一起唱歌,一起跳動。讓孩子在動中學,學中玩。就在這樣一種類似生活的語言情景中,在一種適合學習的氛圍中,讓學生去聽、去看、去說,努力使教學呈現出"學習活動化、活動交際化"的嶄新局面。
三、形成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互動交往的途徑
形成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他們的英語學習活動也是一個生動活潑而富有個性的過程。如學習數字時,我把數字板書在黑板上(如下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0 50 60 70 80 90…
在數十四“Fourteen”時[f:]-[ti:]-[ˋf:ˋti:n]層層深入,特別強調[ti:]的讀法(食指在空中劃一條長長的線表示音的長度)。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記憶。因此在學習“十五”時,學生已自行讀出了[ˋfaivˋti:n].我并不大聲地喝止他們,以免斷竭他們探究的火花,只是及時地糾音[ˋfifˋti:n]。這一規律由學生自己探索出來,孩子們通過誘導,自主學會了這么多的英語數字,體驗到一種無可比擬的自豪感。
四、實施全面評價——互動交往的保障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得出結論后,我們要改變過去那種只重視結果的評價形式,要以定性描述方式給學生留出一些思考的空間和時間,使之進行自我體驗,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使他們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在教學實踐中,首先,教師要毫不吝嗇鼓勵性的語言“Good”“clever”等,使他們信心倍增,感受成功,保持一種進取的心態。其次,加強培養學生的競爭和合作學習的意識,進行競賽評比,以保持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交往互動。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努力改善課堂交往的形式,促進課堂教學的互動交往,從根本上改變那種以教師自己的優勢去逼使學生服從的狀況,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正確運用語言,獲得廣泛的英語活動的經驗,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活動。
【參考資料】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教育研究》1999年第二期“外語教學的跨文化思維”冼吉昌
[3]Phillips S.(1999)Drama with Childre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as,J“Cross 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Applied Linguistics,Volumn pp91-112,1983
[4]新課程教師學科培訓叢書《英語教學實施指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