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癌癥晚期的患者來說,是否該知曉自己的病情以便做出更好的安排,一直有爭議。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一項最新調查發現,高達95%的癌癥晚期患者對自己病情了解不充分,進而影響他們對后期疾病管理做出更好決定。
研究團隊對178名癌癥晚期患者進行調查,包括患者在接受癌癥治療前后分別對病情的了解情況,以及各階段患者與醫生就檢查結果的溝通情況。該醫學院老年病學專家、研究負責人奧利·皮爾森博士指出,這些患者患有的都是在經過化療后,腫瘤發生轉移的高致命性癌癥,預計存活期在4個月左右。但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的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病情,并能夠對所接受的疾病護理做出較好決策,其他人對未來的治療計劃顯得更盲目。
皮爾森博士指出,這一研究突顯出醫患之間增進溝通的必要性。研究認為,當患者與主治醫生談及預期壽命之后,他們會對自身病情有更深的理解,而這會幫助病人更好安排未來的日子,或者列出“遺愿清單”,同時,醫院的治療也會盡量配合患者的這些需求。
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曾發布如何應對癌癥晚期的小冊子,以幫助患者及家屬更好應對這一階段。其中的要點包括:選擇適合自己的護理方式;緩解心理壓力,從家人朋友那里獲得支持,談談自己的擔憂、挫敗感等;患者要知道自己仍有許多選擇,比如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每一天。(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