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舒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對武漢市10所拉丁舞培訓機構的200名少兒拉丁舞學員和10名教練員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表明:武漢市少兒拉丁舞的發展起步晚、現處于高發展階段;拉丁舞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教師穩定率較低;抽查的學員在年齡、性別、技術水平上差別較大;學校的場地設施單一,配到設施缺乏;培訓機構沒有相應規定教材,教師的教學沒有系統的規劃。
關鍵詞:武漢市 少兒拉丁 開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J72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2(c)-0000-00
拉丁舞屬于舶來品,是西方宮廷舞與南美洲的民間舞蹈融合演變而來的一種包含真善美為一體的藝術舞蹈。一般認為拉丁舞是起源于南美洲的古巴、巴西等一帶,后逐漸被西方舞蹈家融合創新,英國皇家舞蹈協會首次將拉丁舞歸類與體育舞蹈。拉丁舞之所以能夠廣泛流傳與西方和美洲,到如今風靡全球。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包含了倫巴的柔美,恰恰的力美,桑巴的淘氣,牛仔的可愛,以及斗牛的霸氣。拉丁舞是屬于一種藝術與體育鍛煉為一體的綜合藝術門類,對少兒的形體發展、藝術熏陶、身體鍛煉等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武漢市少兒拉丁舞開展現在進行調查,找出其中的缺陷,提出合理的建議,為促進武漢市少兒拉丁舞更好更快地發展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武漢市少兒拉丁舞開展現狀為研究對象,以武漢市10所拉丁舞培訓機構的200名少兒拉丁舞學員和10名教練員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武漢體育學院圖書館查閱大量有關少兒拉丁舞現狀調查類文章,在知網上以“少兒拉丁舞”為關鍵詞收索近5年的20多篇文章進行查閱,同時參閱大量有關心理學和兒童舞蹈發展相關書籍,為文章提夠有力參考。
1.2.2 訪談法
訪談了學校的體育舞蹈專職教師和培訓機構一些教練員。詢問了兒童舞蹈發展和體育舞蹈在少兒舞蹈中開展的相關問題。為調查做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
1.2.3 問卷調查法
設計好相關問卷,對問卷做好相關信效度檢驗,在隨機對武漢市幾的區的10所培訓機構進行問卷發放與回收。
2.1 武漢市少兒拉丁舞學員現狀分析
2.1.1 學員年齡及性別
調查后發現,武漢市少兒拉丁舞的學員年齡主要集中在6-10歲這個范圍,占了116位,所占比例超過了60%。6歲以下的較少,只有20人。10歲以上的也只有48人。從性別來看,學拉丁舞的女生人數明顯多于男生,有146位,占了79%以上。而且男生主要集中在6-10歲,這與現在很多家長觀念轉變也有很大關系。6歲以下男生才3位,而6-8歲的就有13位,8-10歲的也有10位。表明在拉丁舞初學階段,男孩的比例還是在逐漸增加。但是從整體來看,男生與學生之間的比例還是存在很大的失衡。
2.1.2 學員學習拉丁舞時間
在調查中發現,武漢市少兒拉丁舞學生學習拉丁舞大部分學員都在每周2-3小時。而4-5小時,只有23位,占了12.5%。5小時以上的只有18位,占了9.78%。除了要比賽和表演等情況培訓班會加課情況外,基本上都是保持在每周2-3小時,也就是每周2節課,每件90min。武漢市少兒拉丁舞學員很多都是學習了很多門藝術,而且每周學校都有文化課學習,因此他們拉丁舞的培訓時間一般都是集中在周末和寒暑假,其中暑假是最為集中的一段時間,也是學員們進步最快的一段時間。
2.1.3 學員參加考級和比賽情況
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許多培訓班的孩子幾乎都會去考級和比賽,一般都是學了一年就會鼓勵去參加比賽,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接受舞種的不斷增多,學生們參加比賽的項目和組別也相繼的變得更加的專業。一般都是從等級賽向淘汰賽轉變。考級也是每個學生學習舞蹈必須要考的,考級的等級也是根據學員的年齡和舞蹈基礎從童星、銅牌、銀牌、金牌、金星逐漸的加強。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員每年都會參加相應的考級。
2.2 武漢市少兒拉丁舞教師現狀分析
2.1.1 教師的年齡、性別、專兼職以及文化層次
學歷代表著曾經接受正規教育的程度,是衡量一個人知識水平的標準之一,在某種程度上學歷也是訓練、科研能力的標志。調查中發現,武漢市少兒拉丁舞教師的文化層次還是較高的本科以上有8位,占到了80%。多數拉丁舞培訓機構的教師是高校在校大學生,在調查中發現基本上都是武漢體育學院的體育舞蹈專業學生在外面兼職,還有的就是華中師范大學的部分學生在外兼職,而專科主要是武漢市體育舞蹈藝術學校的中等學校學生兼職。他們其專業知識不夠完善,教學方法和經驗不足,且多以實踐教學為目的。從整體來看,培訓學校還是缺乏接受過系統專業訓練和具有較高學歷的專業人才。因此,拉丁舞教師整體學歷層次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在年齡方面,基本上都是在25歲以下,教師年齡呈年輕化,因為這些教師基本上都是大學的學生,有個別是研究生在外代課。所以年齡相對都是在20-25歲左右。這些學生在外代課,積累了相關教學經驗,為以后畢業找工作打下了基礎。性別上看,女的多,男的少,這和少兒學習拉丁舞的年齡結構差不多。也是男少女多。主要是受家庭和社會的影響,認為男生學舞蹈娘娘腔的原因,導致男拉丁舞教師較少,但近幾年也這種觀點慢慢的得到了改變。大學里的男生與女生比例也慢慢在平衡。從專兼職來看,基本上都是兼職的,因為大部分老師都是高校學生,周一到周五學校的文化課都要學習,到了周末就出去代課,賺點生活費和長點教學經驗。個別的是畢業了自己開舞蹈工作室,專職搞舞蹈培訓。
2.1.2 教師的專業知識來源
在對武漢市少兒拉丁舞培訓班的教師進行調查后發現,這些教師基本上都是在專業院校進行專業的體育舞蹈培訓出來的教學的。個別的也通過了考級考牌和短期培訓進行出來代課。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有過幾年的專業基礎而進行教學的。
2.3 場地設施現狀
場地和器械是拉丁舞教學的物質基礎,是增進學生健康的物質保證,也是體育舞蹈教學內容因素之一。一般場地的好壞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教師的上課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拉丁舞的熱情和興趣。一個舞蹈培訓班沒有較好的場地設施很難到達預期的教學效果。在調查中發現,10所培訓機構的場地設施只有4所場地設施較好,都有專業的舞蹈培訓教室。大部分的培訓機構只有鏡子、音響,有的場地是居民樓套間,有的甚至是地板磚。這種場地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學習拉丁舞學生的年齡主要集中在6-18歲之間,男生的人數明顯少于女生。學生每周學習拉丁舞時間基本上都是在2-3小時。
(2)教師的文化層次大部分在本科以上,教師年齡大部分都在20-25歲之間,教師的專業水平較高,但缺少教學經驗。兼職教師較多。
(3)場地設施大部分都不太符合新型場地設施標準,少數的培訓機構能夠達到相應的培訓場地設施要求。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2 建議
(1)少兒拉丁舞的教學內容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創編,針對男少女多的情況,可以對編排一些單人的套路,同時要讓家長們改變男生學舞蹈娘娘腔的傳統封建思想,讓他們知道學習舞蹈不僅可以鍛煉身心,更可以得到藝術的熏陶。
(2)教師不僅要注重實踐教學達到的效果,更要注重學生學習拉丁舞內涵的精髓,應該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多研究一些少兒心理,少兒行為,以及少兒興趣和少兒舞蹈編排等相關理論書籍,將其運用到實踐教學中,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3)場地設施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培訓班負責人應該加大對場地基礎設置的經費投入,將舞蹈訓練房,學員更衣室,學員休息室,家長接待區等納入基礎設置規劃當中,更加符合新型舞蹈場地設施要求,滿足學生和教師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孫琳芳,李欽升.山東省少兒拉丁舞開展現狀的調查及發展趨勢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4(3):115-118.
[2] 張洪英.濱州市少兒拉丁舞開展現狀及調查分析[J].新課程(上),2015(3):152.
[3] 鄧磊.湖南省瀏陽市少兒拉丁舞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