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考試只考語數外三科,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自選三科計入高考成績
經教育部備案同意,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頒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廣東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根據《實施意見》,考試招生制度單項改革從2016年陸續展開,其中備受關注的高考綜合改革將于2018年啟動,2021年高考實行新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屆時高考實行“3+3”考試模式,高中全部十四門學科納入學業水平考試范圍。考生高考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三門科目成績組成。
成績組成:語數外學考六選三,不分文理,部分科可考兩次
根據《實施意見》,統一高考實行“3+3”考試模式,即普通本科院校實行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統一高考科目和三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考試方式,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分值不變,每科滿分150分。高考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三門科目成績組成。計入高考總成績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所報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考試科目組合上不分文、理科。為減輕集中應考壓力,解決一考定終身弊端,三門學考科目和統一高考的外語科目將提供兩次考試機會,選擇最好成績使用。
學考科目:十四門學科納入考試范圍,考試時間分散安排
國家規定的所有學習科目均列入學考范圍,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和體育等十四門。
學考分散安排在各學期進行,并為學生提供同一個科目兩次參加考試的機會,同時計最好成績為最終結果,以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使高中學校更加注重個性化教育,更多實施因人施教。
綜合素質:形成評價制度,納入畢業升學重要參考
根據《實施意見》,各校要建立規范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把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的情況結合起來評價和選拔人才,努力扭轉單純用考試分數評價學生的做法。
綜合素質評價要如實記錄反映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活動和表現,并收集相關事實材料,全面充分反映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方面的發展情況,注重考查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錄取模式:探索借鑒綜合評價錄取的“631”模式
根據《實施意見》,高校招生錄取要積極探索基于高考基礎上的綜合評價招生錄取模式改革,按照統一高考成績、高校測試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各占一定比例計算綜合成績,擇優錄取。廣東省考試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12年廣東就在南方科技大學試點進行綜合評價錄取模式的招生改革,在學校錄取的標準中,高考成績占60%,學校測試占30%,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占10%,簡稱“631”錄取模式。近幾年,國內不少高校都先后參與了這項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