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軒
在美國百老匯的人體音樂藝術晚會上,一名特技演員在舞臺甫一亮相,就開始連續抖動他全身渾厚而又健碩的肌肉。隨著那一塊塊健美肌肉的凸現跳動,與人體連接的組合音響設備奏起了優美動聽的《藍色多瑙河》,傳出如同木琴般的音調,悅耳流暢,使觀眾們陶醉其中。
音樂是聲調與節奏的奇妙結合。人體除了生理運動效能外,還有行為效能、意識效能和生物電磁效能等等,一些身懷絕技的藝術大師和民間藝人甚至能獨創演奏一曲曲新奇的拍臍音樂、摑臉音樂、磕指音樂、母親心樂、眼睛音樂和骨骼音樂等。
神奇的母親心樂
心臟是每個人的要害部位。用手捂住胸口,就會感到心臟有節奏地跳動。有人就是利用心臟的跳動奏出悅耳的音樂,讓每個人聽到自己的“心聲”。
那么,心臟是怎樣演奏出動聽的心樂的呢?原來,心臟本身能發出一種低頻電振波和生物磁脈沖,一些專家利用計算機記錄下這種振動波和脈沖信號,再把這些信號輸入計算機,便寫出了心臟奏鳴曲。他們沒想到的是,心樂很受聽眾們的關注,在音樂會上大獲成功。
多少年來,包括醫生在內的人們都有這樣的想法,如果能讓煩躁不安的嬰幼兒聽聽媽媽心臟的聲音,他們會不會因此而安靜下來呢7最近,美國有人就錄制成一種名為《Transitions》的心臟撫兒音樂,它是源自母體胎盤內的血流聲,再配合母親心臟的搏動聲和大自然的水流聲,運用電子合成技術錄制完成的一種心樂。
根據臨床實驗,一些處于躁動狀態的早產兒在播放母親心樂的最初二十分鐘內,出現了氧氣飽和度上升、心跳和血壓下降至正常指數等種種奇妙的現象,而嬰兒躺在搖籃里聽著媽媽的心樂,便會很快進入夢鄉。
有趣的眼睛音樂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卻也能“吹奏”出渾厚優美的樂曲,這是日本爵士隊隊員杰土加的特異技藝,他可以用眼睛“吹奏”喇叭進行奏樂表演,因此成為樂隊的活招牌,吸引了不少樂迷。
杰士加六歲學喇叭直至二十七歲,有一次,他想看看喇叭內是否因摔在地上而損壞,于是把喇叭放到自己的左眼上觀察,剛一接觸,左眼竟然立即跳動,令喇叭發出了聲響。杰土加在驚異之余,才發現自己的左眼有吹奏喇叭的功能,于是靈機一動,開始訓練左眼吹奏喇叭?,F在,他已練到能用眼睛吹奏幾支曲子,表演很受歡迎。
目前,杰土加在一般表演中不僅能用左眼吹喇叭,還能同時用嘴講笑話或吹號角、角笛等?!爱斠魳仿曇黄穑业难劬统霈F彩虹色彩,一接觸到喇叭口,便可不停地跳動吹奏?!苯芡良诱f。
另外,美國有一項人體音樂研究課題也能使眼睛“吹奏”出清脆的笛聲。專家說,用帶電極的導線連接在眼皮上,當體驗者節奏和諧地眨眼時,將眼神經生物電脈沖和眼皮動作信號輸入計算機后,便會合成譯奏出奇妙的樂曲,通過藝術地控制眨眼時變換的速率和頻率,就能演奏出一首優美動聽的音樂。
優美的骨骼音樂
當你一個人在草原上散步,聽到自己膝骨內傳出來微妙的響聲,心情肯定更加舒暢。受此啟發,英國肯特大學電子工程系的柯利亞教授研制出一種既是娛樂工具又是保健用品的骨骼音樂設備,不但能播放優美的旋律,還能探測、診斷腿骨,可謂是電子工程學在人類智能藝術方面的新嘗試。
寺院里的大鐘經撞擊后會以一定頻率發出悠揚的鐘聲,但當鐘有裂縫時,鐘聲的頻率就會失常。這種現象引起了柯利亞教授的注意,他認為當人的骨骼有裂縫時也會產生同樣現象。實驗表明,脛骨內側的細骨最低共鳴頻率為一百二十赫左右,有裂縫后,這部分就變成脆軟聲,頻率更低一些。他利用這種原理,研制出一種新型的電子振動測試儀器,貼在腿部,再通過電極傳導到電腦演奏器。當人體運動時,計算機內就能演奏出振奮人心的搖滾樂,令人精神更加興奮,促使你有信心繼續下一步的運動;如果聽到嗚咽呻吟、低婉哀傷的悲傷歌曲,就是在提醒你的骨骼出現不正常,需要立即休息;如果休息一段時間后,悲曲還在播放,表明你的骨骼失常比較嚴重,應迅速到醫院檢查。
這種人體骨骼音樂適用于人體的一些輕微運動和健身,例如散步、跳舞、爬山等健身活動。另外,剛進入體校的運動員也很適合演奏這種音樂,這樣可以定時檢測骨骼,防患于未然,為自己以后的體育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特異的肌肉音樂
人體就好比一支電聲交響樂隊,任何部位的肌肉都能演奏出別具一格的曲調。例如,單人樂隊可以在舞臺上表演模擬自然音響,通過人體的不同部位演奏不同的樂曲:一會兒是海浪拍岸聲,晚風細訴;一會兒是樹葉沙沙聲,鳥兒啁啾;一會兒是溪流潺潺聲,瀑布咆哮,而且音量可大可小,節奏可快可慢,遠近距離也可調節。肌肉音樂實際上是人體生物電流通過生物音樂演奏器演奏的一種聲樂。這種演奏器主要由計算機、音樂模擬器(電子鍵盤)和帶電極的導線組成,演奏時把導線的電極連接在人體各個部位的皮膚上就行了,接下來,人體通過心理、意識和直覺控制的神經細胞發出生物電流,通過導線輸入計算機,編譯程序后輸送給能夠模擬各種樂器的計算機,便可演奏出美妙動聽的音樂了。
在肌肉音樂演奏中,計算機起著舉足輕重的關鍵作用,人們可以根據需要編制各種演奏程序。例如,編制一個程序讓演奏器在人體肌肉活動緩慢時奏出低音,而在活動頻繁時奏出高音,同時二頭肌的屈伸變化動作,可使演奏器奏出一連串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音階。這樣,舞蹈演員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各種舞蹈動作,來控制生物音樂演奏器為自己伴奏。
另外,那些接在人體不同部位的電極也能分別演奏不同樂器的聲音。只要一個人在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接上電極,并使相關部位的肌肉同時活動起來,就可以組成一支出色的單人樂隊。
奇妙的大腦音樂
大腦會唱歌,這絕不是異想天開而是確有其事,把人的腦電圖記錄下來研制成原始的音樂卡,具體說就是可以用一種方法把大腦的生物電活動情況記錄下來編成音樂,且不是雜亂無章的樂聲,而是某種類似巴赫賦格曲那樣的音樂。
這是幾年前由醫學教授列文提出來的,這種方法就是首先把人的腦電圖記錄下來,然后按照特定的程序使其變成音樂,最后再把音樂播放出來。
此外,這種音樂還可以用來治病,主要用于治療神經系統的疾病。具體做法是把人在正常狀態下的大腦音樂記錄下來,當他患病時再播放給他聽。結果表明,這種方法效果頗佳,在二百名患者中只對極少數人無效。
為了適應市場需要和籌措開發用的資金,列文教授還研制出一種名為“大腦音樂”的電腦游戲機,這種游戲機既可用于娛樂,也可用于教育。
如果能把大音樂家的大腦音樂記錄下來加以比較,定會令音樂發燒友大感興趣。列文教授計劃建立一個“偉人大腦樂譜庫”,因為這種大腦音樂可能就是一些大音樂家靈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