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楚云



摘 要:構圖是構成一幅中國山水畫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所謂“畫也,真道也”,構圖可以構成藝術語言使畫中的意境更好的表達出來,從而使觀者產生共鳴。山水畫如果不注重構圖,畫面就會變得非常混亂,不能夠表達作者的想法,這幅畫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以關山月山水畫為例,研究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的形式,我們可以通過其山水畫的構圖位置、構圖走勢、構圖氣場等多個角度進行探究,并以此為指導來進行繪畫創作。
關鍵詞: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時代精神;立足傳統;借鑒融合
嶺南畫派是近代中國重要的畫派之一,其“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藝術主張在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直到今日,嶺南畫派的構圖形式和藝術特征都對當代中國畫有著時代的意義,意義在于它可以構成藝術的語言使中國繪畫大眾化,使民眾對中國畫藝術寫實易懂。以嶺南畫派山水畫為研究對象,可以總結南嶺畫派山水畫的構圖形式的特點,為自己的創作提供更多豐富的構圖元素提取。
一、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的重要性
以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等大師為代表的嶺南畫派是對中國近代影響最大的畫派之一,在中國畫壇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構圖”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叫“章法”,即畫面的布局安排,中國古代很多畫家都對山水畫的構圖有過詳細的研究,例如,顧愷之的“置陳布勢”;謝赫“六法論”的“經營位置”等等,在西方藝術思潮的影響下,中國畫開始變革,其山水畫的構圖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在繼承傳統“章法”的同時,融合了時代精神,創制出有有地方特色、氣氛酣暢熱烈、筆墨勁爽豪縱、色彩鮮艷明亮、水分淋漓、暈染柔和勻凈的現代繪畫新格局。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的“經營位置”可以構成藝術創作的語言,使作畫方式的效果更好的展現在畫面中,其“置陳布勢”是將想畫的內容組織到一起的獨特作畫方法。所以說,無論學習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的“經營位置”還是“置陳布勢”,都說明了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的重要性。
二、 古代山水畫和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規律
中國山水畫構圖的形式主要有:賓主、開合、繁簡、疏密、虛實、藏露、縱橫、等,這些山水畫構圖形式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對立,是對立與統一的畫面協調方法。
(一)古代山水畫構圖規律
中國古代的山水畫構圖起源于晉朝,在隨后的幾千年發展中,古代山水畫構圖規律都因時代背景的不同,所帶給人的藝術情趣也不一樣。古代山水畫構圖的規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晉隋萌芽期、唐宋發展期、明清完善期。晉隋萌芽期主要指晉代和隋代的山水畫構圖處于萌芽、起步階段,這個時期的山水畫構圖規律不太明顯,技法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人物的比例也不協調,畫面缺乏空間的質感。例如,我們在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圖1)中可以看出,簡單的山水表達,人物比例游離于山水之中,顯得很不自然,山的空間感也知識上下,左右之間營造一種簡單的錯落感。唐宋發展期,主要指唐代和宋代山水畫構圖的特點,這一時期是古代書畫史上最為豐富的時期,出現了很多有名的文人墨客,山水畫構圖自然也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在空間處理上,技法表達以及空間比例的變化都有很大的提高。經過吳道子等藝術家的研究,唐代山水畫構圖規律逐步發展。到了北宋時期,中國山水畫構圖進入高峰期,這一時期主要的構圖特點為描繪中景為主,山水樹木以及空間情感的表達都非常有特點,特別是郭熙的《林高致遠》,他提出的“三遠法”最為有名,“高遠”、“深遠”、“平遠”三大透視原理意義重大,對山水畫構圖整體規律的把握以及后世的影響十分深遠。明清時期的山水畫構圖特點沒有太大的變化,特別是清朝比較流行臨摹古人的畫風,這也為近現代山水畫構圖的創新與發展埋下伏筆。
(二)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規律
近現代山水畫處于蓬勃發展時期,特別是嶺南畫派山水畫在西方繪畫構圖思想的影響下,其靈活巧妙處理畫面方法讓人對山水畫的意境空間留下無限遐想,具有很強烈的時代革命精神。這一時期在構圖方面講究畫與時代的精氣神相結合,畫家對畫面獨特的構圖形式更有藝術感,主要代表人物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關山月等等。高劍父提出“折中中西、融匯古今”的新國畫理念,注重山水構圖的“中西結合”,因此其山水畫構圖的“中西結合”對整個畫面的構圖來說都別具特色;高奇峰在山水畫章法運用和發展創新領域具有代表性,他把傳統的筆墨功夫,以及“撞水”、“撞粉”等花卉畫中的特殊技巧,運用于飛禽走獸和山水畫,達到形體逼真而又生氣勃勃的效果,構成了雄偉兼秀美的獨特風格,書法用筆老辣,功底深厚,自成一體,頗具影響。陳樹人強調“形、度、色”三要素的重要性,畫面的均衡,色彩、線條的調和與形、質反襯,這三者都在構圖形式上具有重要作用。美的新的構圖都具有“形式美”的法則。關山月的山水畫構圖注重“氣韻”,他提出“意在筆先,筆墨都隋時代”的構圖創作思想,其山水畫構圖章法對現代山水畫構圖形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氣脈想通。
三、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的藝術特點
(一)立足傳統
嶺南畫派山水畫的構圖離不開對傳統的繼承,特別是唐宋山水畫構圖的精華,這些山水畫章法對現代的山水畫創作影響甚遠。例如,高劍父提出“折中中西、融匯古今”的新國畫理念,也是在學習古代山水畫的基礎上,融入西方繪畫的特點,使得新國畫更具有時代精神。唐宋山水畫構圖的中心是使傳統提煉精華,也可以理解為在學習傳統精華的基礎上,再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傳統構思包含了傳統作品的形式和內容方面的諸多因素,像是主題的構思、題材上的選擇、故事情節的安排、傳統語言的深化、傳統形態的研究、都要綜合思考。在關山月的山水畫構圖中,傳統構圖的方式貫穿作品的主線,在“意在筆先,筆墨都隨時代”的構思下,是主題的深化和提煉,中西結合讓作品更具有嶺南畫派的特色。嶺南畫派山水畫的構圖在立足傳統的基礎上,集合時代創新背景吸收西方優秀的構圖表現技法,能把中國山水畫創作的時代個性很好的表達出來。
(二)借鑒融合
在嶺南畫派山水畫中,吸收了很多西方的繪畫思想,也借鑒融合了很多西方繪畫構圖方法,形成自己獨特的嶺南繪畫風格。追尋借鑒與融合的蹤跡,我們發現山水畫創作從來沒與脫開對“構圖”或“章法”的思考。借鑒與融合是山水畫創作中必須要經過的階段,也就是說在創作山水畫的時候,要反復調整畫面,根據空間的構圖,層層遞進,借鑒古人不同形狀的樹木通過排列組合也可以形成一定的數量,根據樹密度的不同,畫面上的視覺效果就會形成不同層次的效果;不管是借鑒哪位名家的山水畫構圖,最后結果都是同樣的,都會使山水畫創作賦有個性;還可以借鑒古畫中,不同形狀的樹點排列,也能構成樹木與山石之間的空間關系;這樣,借鑒與融合的不同,山水畫面就會產生不同的豐富效果。一幅作品中的變化較為豐富、細膩,并且它又包含在融合和借鑒之中,使畫面產生變化,畫面就會顯得比較豐富。總之,嶺南畫派山水畫的章法是在傳統的基礎上繼承和創新的,我們要先掌握最傳統的構圖章法,加以主觀的氣韻,使山水畫構圖有自己的特點,讓經營位置變得調理有序。
(三)直取自然
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的最大藝術特點是直取自然,取材于生活。直取自然就是要向自然學習,將大自然的萬象立于心中,把自然精神融入到山水畫中,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取材于生活可以讓整個作品更具有時代精神。嶺南畫派山水畫在以自然為基調的畫面中,構圖直取自然的效果可以使畫面的視覺感受趨向沉穩;自然可以在以構圖的畫面中起到透氣的作用,在這之中也可以起到過度的效果,使原本沉寂的畫面出現生機;而構圖位置在大自然的借鑒中,可以顯得更加平穩,往往在畫面中起到不可缺少的調節作用,它可以使構圖自然為基調的畫面變得更加豐富和多變。以形寫形,以色貌色決定了畫面的整體效果,以形寫形常常在山水畫位置前后對比的關系中會體現的更明顯,反而成為畫面的焦點。例如,關山月的《漓江春雨》(圖2)此圖直取自然,以生活情景入畫,虛實相生,繁簡有致,氣息淳樸,互為烘托,展現出關山月大師繪畫藝術的浪漫寫實手法。畫面中山水的構圖以利用直取自然的特性來安排山水之間的關系,使畫面氣勢而又蒼勁有力,起到直抒胸臆的效果。
三、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形式初探
構圖多樣而統一是構圖的基本原則,它是嶺南畫派山水畫創作中對比與均衡的主要準則。在眾多嶺南畫派山水畫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同作品各部分都能協調相呼應,例如,在空間安排上構圖、色彩、明暗基本相稱,這樣才能造成穩固、平衡的視感。對比和均衡經常以不同的形式在山水構圖中連合使用,起到深入、補充的效果,使構圖既豐富、和諧,也能適應不同的時代審美需求和寫生意境。
(一) 構圖位置-主次分明
構圖位置-主次分明,是指畫面各部分物象的明暗、大小、位置、高低、形象等要注重主次之間的關系。通過主次分明的構圖位置關系能夠造成真實和活躍的視覺效果,使所畫對象和主題更加明確。例如,傅抱石、關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嬌》(圖3)很好的表達了我國山水氣勢磅礴的特色,具有很強烈的時代精神特征,畫面的構圖突出傳統的主次,利用前重后淡的墨法表現出來,尤其突出太陽在整個構圖中的重要位置,以恢宏的氣勢、深遠的意境和昂揚向上的主題風貌,贏得了全中國乃至世界不同文化層次人士的欣賞、贊美。這是關山月大師將自己的感受及藝術觀念加入到畫面中,在這個過程中原來物體的中國山水畫構圖就會產生主觀的變化,這種變化帶有個人情感也具有多樣性和創作性,所以它更能打動觀者。當然主次分明也不是一種固定模式,有時它更傾向于畫家的感受,畫家通過觀察物體,產生對所畫物體的感受,這就是繪畫與風格的區別。構圖主次分明的表現是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必不可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進行山水畫創作創作時,要把握好主次分明的方式和特點。
(二)構圖走勢-縱橫開合
在構圖走勢中,縱橫開合的平衡、自然、莊重的構圖方式,被認為是構圖形式中最具有視覺效果的,這種縱橫開合的表達手法能表現出給人自然和單純以及很大的包容量的感覺,對襯式能給人穩定感、莊重感和安全感,嶺南畫派構圖走勢形式有以下幾種:
1.高水平視線走勢。構圖結構以垂直線和水平線組合而成的,會使畫面營造出莊重安寧,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黑白灰對比的效果,例如,關山月的《綠色長城》就體現了縱橫開合的構圖走勢,讓近處的樹木與遠處山的走勢更有視覺效果。
2. S形走勢。S形構圖走勢能使畫面中充滿了歡樂、愉悅、溫暖的氣氛。例如,關山月的《嶺南春色》(圖4)的S形構圖走勢非常的有特點,章法具有很強的豐富性。通過S形走勢可以讓我們欣賞到嶺南春色的近景、中景、遠景,每一處的景色都不同,不同景色之間相互既有聯系,而又有自己的特色,整個構圖讓我們看到了嶺南畫派在透視關系上的創新,具有時代性特點。我們可以根據我們想表達的內容選擇構圖形式,不同的構圖氛圍,帶給觀者不同的感受,也說明了構圖是有一定規律可尋的。
3.不規則走勢。它的構成是由多個類似三角形的形狀組合在一起的,會給人帶來自由、奔放、豪放的感覺。
4.交叉斜線式。交叉斜線式構圖法,畫面主要是由斜線組合而成,有著很強的運動感覺。
(三)構圖氣場-疏密繁簡
構圖氣場在山水畫中被認為是周圍環境與物、物與物之間的疏密繁簡關系。在進行畫面構圖布置時,要做到各物象的繁簡疏密安排得當,這對于整個畫面的空間處理,及意象情趣的傳達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關山月于1986創作的《飛瀑圖》(圖5),遠景為山坡,古松蒼郁,與景俱化,清超越俗氣,瀑布前后錯落。色彩搭配非常具有嶺南特色。山腰樹木叢生,枝條欹斜,往上高山聳峙,巋然獨立。整個畫面筆墨枯潤相間,有虛有實,繁而不亂。我們在繪畫創作的時候,應該通過疏密繁簡的造型手法,在山水畫構圖中創作出更具有氣勢的山水氣場。
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氣場的繁簡疏密具有塑造性和完整性的特征,也有一些復雜的表現樣式。嶺南畫派山水畫的三維空間繁簡疏密是充滿感情的,它承載著藝術家豐富的情感,這些情感通過中國山水畫的語言方式表達出來,它是作者主觀營造出來的,所以表現手法更傾向于視覺性。這種帶有主觀性的空間形式在畫面中起到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內容和形式。點線面、黑白與色彩是空間的表達方式,而藝術家想要表達的主題也要借助空間更好的展現給觀者。
四、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嶺南畫派山水畫構圖在中國山水畫創作中的重要性。中國山水畫構圖是一幅成功作品的重要因素,它具有一定的規律,可以在規律的基礎上帶入作者主觀意識來進行表達。它是具有多樣性和創新性的,可以通過多個方式和方法進行表現,構成畫面的各種元素。我們要研究、理解、創新它們之間的關系,只有把握好中國山水畫構圖之間的關系,才可以創作出好的作品。構圖位置、構圖走勢、構圖氣場應該講究“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造景的藝術內涵,把握好氣韻的意境,在學習傳統的基礎上,借鑒融合新的構圖技法,直取自然的創作出好的山水畫作品。山水畫精心構思經營位置的構圖處理可以使畫面看起來更完整,思想感情的表達也會讓繪畫作品散發著無窮的魅力,這也是山水畫構圖形式強有力的藝術內涵和時代精神所在。
參考文獻:
[1]湯麟.中國歷代中國山水畫理論評注[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9.
[2]王惠.回歸傳統進程中的當代中國畫創作研究[M].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2012.
[3]梁江.黎雄才:從嶺南畫派到20世紀中國畫[J]. 美術學報,2011(03).
作者單位:
廣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