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修
頭痛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每個人都曾有過頭痛的經歷。但及時就醫并接受正確治療的人其實很少,原因是患者甚至醫生對頭痛的認識還存在著不少誤區。大多數人頭痛時本能的反應就是吃止痛藥來快速緩解疼痛。頭痛的次數越多,可能使用的止痛藥就越多,甚至還有人為了預防頭痛而服用止痛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長期使用止痛藥反而可能會導致藥物濫用性頭痛。
因為各種止痛藥對中樞神經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過量使用止痛藥可能干擾腦部對疼痛的感覺和反應能力,產生中樞痛覺過敏化,從而導致頭痛。藥物濫用性頭痛的特點是幾乎每天發作,而且通常持續一整天。每次發作的嚴重程度、持續時間和疼痛部位可能不同。通常因稍微勞動或用腦而引發,可能伴隨惡心、不安、焦慮、易怒、記性不好、無法集中精神和憂郁。幾乎任何用于抑制頭痛的藥物都可能導致藥物濫用性頭痛,連續一個星期以上使用該類藥物就可能發生。
頭痛一般分為原發性頭痛和繼發性頭痛兩種。原發性頭痛包括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等。而血管性頭痛、神經性頭痛及神經血管性頭痛等診斷,早在1988年的頭痛國際分類中就被剔除,但迄今不少醫生仍在臨床上使用,并盲目給予患者“活血化瘀”等不適當的治療。
因此,如果有頭痛的癥狀,最好還是要進行正規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如果已經被確診為藥物濫用性頭痛,就要立即停用或減用止痛藥,開始使用預防性藥物。剛開始停服止痛藥時可能頭痛的情況會惡化幾天,出現緊張不安、惡心嘔吐、失眠、腹痛、腹瀉、便秘等癥狀,但只要在醫生指導下堅持配合治療,大部分病人還是可以在兩個月內打破藥物濫用性頭痛的惡性循環。
應對頭痛的小方法
耳穴壓豆法:頭痛也可以采用相應的中醫外治手段,如耳穴壓豆法,指的是用膠布將藥豆準確地粘貼于耳穴處,給予適度的揉、按、捏、壓,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等刺激感應。從傳統中醫理論看,耳穴壓豆治療頭痛,主要在于疏通經絡,扶正祛邪,協調陰陽,調理臟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