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咪 敖馨和
摘要:在國家大力提倡創新創業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不容樂觀的大背景下,以大學為依托建設的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作為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和活動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在各類高校中發展迅速。本文針對行業特色型大學,探討了其構建創業孵化中心的意義及構建模式,旨在為相關院校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的構建提供參考。
關鍵詞:行業特色型大學;創業孵化中心;構建模式
0 引言
2015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國家戰略,在全國掀起一股創業創新的風潮,大學生創業工作被提到新的高度。早在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指出,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設一批投資少、見效快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教育部也多次強調,要在高校中推廣畢業生創業典型。以大學為依托的創業孵化中心,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開展創業教育和活動、促進項目成果轉化。本文以行業特色型大學為例,探討了其構建創業孵化中心的意義及構建模式。
1 行業特色型大學構建創業孵化中心的意義
行業特色型大學是以行業為依托,具有顯著行業特色、突出學科群優勢以及專才型人才培養理念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如中國石油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相比綜合性大學,其在學科設置、人才培養、科研體系、社會服務等方面具有術業專攻的特點,重視實踐與應用性,與相關行業企業密切合作,能夠及時跟蹤和解決行業內的重大戰略技術問題,行業也能在資金、學科前沿技術等方面給予重要支持與幫助,形成牢固的產學研聯盟。
如今,在國家大力提倡創新創業以及大學生就業形勢不樂觀的背景下,行業特色型大學構建創業孵化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1.1 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
在行業特色型大學中構建創業孵化中心,能夠吸引學生以創業團隊的形式入駐,促進理論研究成果應用于實踐,實現科研成果商品化,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2 拓寬學生就業渠道,增強就業競爭力
行業特色型大學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行業內企業,受行業發展情況制約較大,而學生通過創業孵化中心自主創業,既可以增加就業崗位,拓寬就業渠道,以創業帶動就業,又能夠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和管理才能,提高就業競爭力。
1.3 有利于學校總體學風的優化
學生參加創業實踐,需不斷學習專業知識,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當越來越多的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時,學校的總體學風將得到優化。
1.4 有利于加強校企合作,吸納社會資本
行業特色型大學構建創業孵化中心,可以為在校大學生聯系并提供創業項目,加強與行業企業和社會團體的合作交流,吸引社會資本,實現學校與企業和政府間的資源共享。
2 行業特色型大學創業孵化中心構建模式
本文所探討的創業孵化中心是以行業特色型大學為依托的學校主導型創業孵化中心,一般建設在校園內或學校鄰近區域內,由學校作為運營管理和資金投入主體,為校內師生的科研成果、創業項目提供孵化支持。
2.1 明確創業孵化中心功能定位
行業特色型大學應充分整合校內外資源,依托校內師資和重點實驗室等與政府及行業企業開展合作項目,將孵化中心建設成為創業教育、創業培訓、創業實踐和創業孵化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為入駐學生團隊提供創業場所、創業導師、項目研發指導、政策咨詢、投融資、跟蹤輔導等服務,實現與行業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對接。
2.2 建立規范有序的創業孵化中心管理與運作機制
創業孵化中心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開展創業教育和活動、促進成果轉化的創業實踐基地,應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與運作機制。
一是設立健全的管理架構。成立由主管校領導牽頭,行業協會、校內相關職能部門、各院系及創業導師等參與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為孵化中心的運行提供決策指導;專設管理辦公室或工作組負責孵化中心的日常管理;成立學生創業社團協助辦公室或工作組進行孵化中心的活動開展、項目推介、日常接待等工作。
二是形成完善的運作機制。制定章程,明確學生團隊入駐條件、程序、權利與義務、轉讓與退出機制等,保證中心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開展;成立入駐項目評審委員會,保證入駐項目評審的公平公正;邀請校內創業導師、社會創業先進典型、行業企業家、工商、稅務專家組建創業輔導團隊,對項目進行指導。形成"動態管理、學生自主、規范有序"的良性運作機制,確保"項目創意申報-項目評審-項目入駐-項目實施-項目指導-項目考核-項目成果展示-項目與企業對接"各階段活動的順利進行。
2.3 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業教育,注重創業導師團隊建設
行業特色型大學應將大學生創業教育納入學生必修課程體系,結合學校特色和創業教育實際情況,制定教學大綱,引導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競賽。同時,利用行業背景優勢和校友資源,與行業企業共建創業實踐基地,通過參觀學習、模擬運營等形式了解實際的企業運營、公司管理,開拓創業教育第二課堂。
此外,利用與行業龍頭企業及科研院所密切合作的優勢,邀請行業企業高層管理者、科研院所專家、知名校友企業家及政府創新創業管理部門、工商稅務部門業務骨干,整合校內科研創業師資,組建一支專家型、企業型的創業導師團隊。與學生團隊結對子,為學生提項目供指導,傳授創業知識,定期開展創業專題教學和講座等。
2.4 加強和政府、行業企業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
創業孵化中心應為學生項目團隊提供工商注冊、稅務登記、法律咨詢、資金籌措、項目對接等服務,因此需加強與各級政府部門及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
行業特色型大學一方面應積極與政府交流,落實創業優惠政策,與工商、稅務等部門建立長期聯系,為學生項目團隊投入實體運營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行業背景優勢和校友資源,通過與行業企業及科研院所建立校企董事會,成立產學研聯盟,設立企業創業基金、創業實踐基地、創業導師儲備庫等,建立行業對行業特色型大學創業工作的長效支持機制,實現共同發展。
構建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是高校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的一種嘗試。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下,行業特色型大學需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建設符合學校辦學特色,滿足創業學生團隊實際成長需要的創業孵化中心,建立創業教育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潘懋元,車如山.特色型大學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J].大學教育科學,2008,(2):11-14.
[2]張來斌.創新機制推動行業特色型大學產學研結合新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1,(3/4):6-9.
[3]李時椿等.大學生創業與高等院校創業教育[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
[4]張志平.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中心建設研究--以安徽農業大學為例[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5(5):55-59.
[5]陳會萍,吳潔.關于獨立學院創建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的思考[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58-60.
[6]代君,張麗芬.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模式[J].江西社會科學,2014(11):248-252.
[7]吳志鋒.地方高校創業孵化中心建設困境及對策探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6) :172-174.
[8]張劍英,回婭冬.論高校創業教育與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2007(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