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作瑞
一、做好軍人權益立法的可行性
做好軍人權益保護立法工作,既是加強國防建設的需要,也是保障改革開放順利進行、促進社會穩定的客觀要求:它符合我黨的一貫原則和政策,符合當前軍隊建設的實際情況,順乎軍心和民心,有根強的可行性。
第一,符合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的意圖。江澤民主席指出:"當前,部隊中確實存在著諸如,軍地利益反差,和戀愛婚姻,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許多實際問題"。劉華清副主席強調:"我們要重視提高軍人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努力改善部隊的物質生活待遇。"張震副主席多次指出,要從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法規制度人手,解決干部在轉業安置、退休等方面的后顧之憂、逐步健全保障機制,使軍轉安置工作向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方面發展。遲浩田部長指出:"軍人是國家利益的捍衛者,能否維護自身利益,影響到國家和軍隊的穩定。在建國后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維護國家軍事利益和軍人權益,主要依靠軍政軍民之間長期形成的優良傳統,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通過協商辦事的辦法來解決。隨著改革的深化,帶來了利益格局和利益關系的進一步調整。在這種情況下,單純依靠過去的辦法有些矛盾就很難解決。近幾年,一些問題已經暴露出來……有的地區'征兵難'、'優撫難'、'安置難'的問題比較突出。這些問題,有的靠發揚老傳統協商辦事,可以解決;有的用老辦法就難以奏效,必須運用法律手段加以解決。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的這些指示,既是我們研究軍人權益立法的依據,同時也說明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軍人權益事關軍隊建設、國防建設的大局。在國防法中對軍人權益問國作出規范,正是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的指示精神。
第二,有良好的政策基礎。為了維護軍人的社會地位,保護軍人的合法權益,國家制定了許多相應的方針政策。我國的《憲法》對此也作了原則的規定。在《兵役法》、《刑法》、《婚姻法》、《民法通則》以及《現役軍官服役條例》、《軍官軍銜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法律法規中,對維護軍人權益的某些方面都作了規定,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多數法律政策在現時條件下仍然適用,這就為研究軍人權益立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法規基礎。
第三,有保護軍人權益的優良傳統。早在紅軍時代,毛澤東同志就指出,所有一切關于優待紅軍戰士及其家屬的法令與辦法,實際與徹底的執行,是保證紅軍踴躍地上前線去及鞏固其在前線的戰斗決心的必要與重要的步驟,"在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倡導下,廣大人民群眾視子弟兵如親人,形成了群眾性的擁軍優屬熱潮。建國后,優待軍人及其家屬的傳統得到了進一步發揚。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廣大人民群眾和地方政府,十分關心部隊建設,采取各種措施為軍人排憂解難,保護軍人的權益。這說明,軍人權益立法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第四,符合廣大官兵的迫切愿望。近年來,國家在維護軍人權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廣大干部戰士強烈呼吁在國防法中對維護軍人權益作出原則規定。七屆全國人大32位解放軍代表聯名提出制定《現役軍人優待法》的議案,八屆全國人大85位解放軍代表又聯名提出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地位和權益法》的議案。國防法中對軍人權益進行規范,全軍干部戰士和廣大退役軍人是衷心擁護的。
二、軍人權益立法的必要性
我軍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最高宗旨,軍人的利益是與黨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的。依濤對軍人權益實施保護,確保軍人權益不被消弱和遭受侵害,既是一個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鞏固國防、增強全民國防意識的重要保證。因此,有必要把軍人權益作為一項專門內容列入國防法。
(一)通過立法,增強全民保護軍人權益的法律意識
保護軍人權益、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需要。軍隊是國家的柱石,擔負著抵御外敵侵略、保衛國家安全的神圣職責。軍隊的戰斗力是由人和武器有機結合決定的。保護軍人權益,就是為了加強軍隊建設,使軍人更好地履行保衛國家安全的神圣職責。瑞士軍事家約米尼曾說:"假使在一個國家里那些犧牲生命、健康和幸福去保衛國家的勇士,其社會地位反而不如一個大腹便便的商賈,那么,這個國家的滅亡就一點也不冤枉。"通過立法,使全社會都來關心和保護軍人權益。這對加強軍隊建設、鞏固國防。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保護軍人權益,是保持社會穩定的需要。我軍是人民子弟兵,同人民群眾有著血肉聯系。軍人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軍隊的穩定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定。把保護軍人權益寫進國防法,解除軍人的后顧之憂、促進軍隊的兩個文明建設,整個社會的穩定也就有了較堅實的基礎。
保護軍人權益,需要通過立法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軍人權益內容豐富,從保護軍人的政治榮譽權益、人身權益,到保護軍人的物質生活權益,涉及到軍人精神和物質的方方面面。確保這些權益的落實,既要有明確的政策規定,又需要各級各部門、乃至全體公民的共同努力。把軍人權益寫進國防法,增強全民的法律意識,自覺保護軍人權益,共建鋼鐵長城,是新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軍人權益立法,是完善軍事法規、加強軍隊法制建設的需要
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勢法必嚴、違法必究"。保護軍人權益的法律是國家軍事法規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當前軍人權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要靠法制。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建國以來,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和軍隊頒發了許多有關保護軍人權益的法律法規,但由于缺乏具有統領作用的綜合性法律,在許多方面使軍人的權利與義務很難做到統一;由于軍人職責的要求,法律賦予軍人的公民權利受到限制,軍人在比普通公民承擔著更多的義務和責任的同時,應該得到的許多補償,包括物質補償和精神補償,往往難以落實。為了實現軍人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有必要通過立法賦予軍人與職責相適應的權益,并加以特殊保護。
(三)軍人權益立法,是適應社會主義審場經濟新形勢的需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起來的維護軍人權益的辦法和保障機制,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新的情況。軍地反差的仍然存在,住房問題的長期困擾,退役軍人安置工作的步履艱難,政治、物質生活待遇難以得到保障,軍轉干部安置降職過多,軍人家屬隨軍、就業、入托、入學、醫療、住房問題難度越來越大等問題的解決、單靠現行的法律、規定和行政管理的辦法已經難以完全奏效,客觀上要求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借鑒外軍經驗,從根本上加以改革。因此,建立軍人權益保護法,不僅是依法保障軍人權益的問題,而且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從根本上解除軍人后顧之憂,實現軍人權益和義務相一致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