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 李瑋 李龍
摘要:車道偏離報警系統項目在預研期間,就瞄準了世界先進水平,要求新產品必須是能充分滿足市場需求且具有很強競爭能力的能夠替代進口同類產品的高科技產品。為了成功開發本項目,公司在原有研發設備的基礎上,對必需設備進行了補充,設立了專門的研發場地,組織了一支專業理論知識深厚、技術開發經驗豐富的研發隊伍,開發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車道偏離報警系統,打破了以色列、美國的進口同類產品長期壟斷我國中高端用戶市場的現狀;只有進口產品1/5的售價為國內相關用戶極大程度地降低了使用成本,必然會受到國內外市場的青睞。
關鍵字:車道偏離報警系統;開發策略;生產策略
1 開發策略
未來兩年我公司將在這些研制和產品試驗已取得的成果基礎上,針對本項目產品在用戶使用及自身的發現中顯示的一些問題, 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1)在預研成果基礎上,針對本項目的具體結構和技術指標及功能,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系統軟件功能,完成軟硬件聯合調試與總統調試。針對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一解決,最終完成整個設備的改進完善工作。
1)本項目計劃在執行期內采用FPGA動態重配置技術。FPGA實現功能的內部結構,是由外部FLASH芯片進行配置的,所謂動態重配置技術,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根據外部要求,將FLASH內不同的軟件程序放入FPGA,從而實現不同的功能。因此,準備在FLASH中放置兩套不同的程序,一套為車道偏離報警系統的軟件系統,另一套為由大量實驗數據得到調試程序。這一套調試程序可以顯示更多的圖像信息,作為輔助安裝位置調試的作用,不僅不用再考慮與車道偏離報警系統主體程序在資源上的沖突,還能有效地防止軟件系統因過多的內部信息輸出給外界,增加泄露軟件系統核心思路的可能性。
2)電路板尺寸減小
本項目目前設計的車道偏離報警系統的電路板無論是在攝像頭板還是圖像處理板上,都還有不少富余的空間,最初這樣設計的考慮是為了減少在電路板布局上的不足對整個系統的干擾,影響圖像質量和降低車道線識別準確率。在當前版本的硬件系統調試到最優效果之后,將會對電路板進行優化。本項目組已與SGS認證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在其指導下,未來不僅能降低電路板面積,同時還能使系統滿足汽車內復雜惡劣的電氣環境。
3)駕駛員狀態智能分析。
本項目產品在設計中針對駕駛員的需求,采取了可屏蔽的方式,即通過開關關閉系統功能。本項目未來將考慮采用的一種主動分析駕駛員狀態的方式來開啟或屏蔽車道偏離報警功能。其設計思路為增加方向盤傳感器,采集駕駛員的方向盤轉動行為。如果駕駛員在短時間內頻繁換道、超車,則方向盤會有頻繁的轉動,這個時候,系統會認為駕駛員精神狀況良好,并且駕駛比較激烈,系統會自動屏蔽報警功能,以避免產生過多報警干擾駕駛員。相反,如果通過這類傳感器判斷出駕駛員駕駛狀態比較平和,精神狀態并不太好的時候,系統會自動打開功能輔助駕駛員。
4)HUD作為后裝報警配置
本系統未來的目標市場是前裝市場和后裝市場。對于后裝市場而言,目前產品的聲音和燈光報警的裝置都整合在外形結構上,而通常安裝車道偏離報警系統的安裝位置(前擋風玻璃正上,內后視鏡基座附近),在這樣的位置上,燈光的報警會不太引人注意,降低了本系統的警示效果。在本項目完成之前,本系統將采用更加明顯的抬頭顯示方式(HUD)來進行視覺報警,通過與現有生產HUD的供應商進行合作,設計出適合車道偏離報警系統的顯示模板。從而使車道偏離報警系統更具實用性和科技感。
(2)在完善以上技術改進的情況下,再制作樣機一臺并完成性能測試。
(3)完善本項目的機械圖紙、材料規格資料以及工裝圖紙資料;
(4)完成改進后重新投入用戶的試用,并記錄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完善;
(5)進行產品的少量中試生產,檢驗工藝設計的合理性。
(6)撰寫并完稿操作、維護說明書等全套產品資料;
2生產策略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汽車整車電線束產品及其他相關汽車電氣類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經過多年的發展,具備了相對完善的生產管理制度和豐富的生產、管理及產品銷售的經驗。并且也建立了一定的市場營銷網絡。公司現有的生產廠房及設備設施、生產工人、技術力量等條件是本項目產品能夠順利開發、并實現生產為公司創造經濟利益的必然。(具體見"現有生產方式及條件"一節)。
根據公司目前的經濟條件,本項目第一步計劃形成30000臺/年的生產能力,結合公司的實際條件、本項目產品的特點和重慶老工業城市配套生產能力強的現狀,我們制定了一套符合實際的生產策略:
(1)生產方式
本項目產品的生產采用自我生產和外協加工相結合的方式。
本項目所設計的車道偏離報警系統具有高度的集成化特點,從工藝流程圖可知,如果全部采用自我加工的方式,在設備的購置上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而重慶本地又具備配套加工能力,所以電路板的制作和元器件焊接均采用外協的方式完成,同時,在本公司內部完成的工序主要為清潔元器件和組裝工作,復雜程度較小,因此本項目對生產人員數量需求較低 。
(2)生產手段
1)已經確定了生產所需的外購件及外協加工件目錄及質量標準,同時也確定了各保質保量供應的單位,完全可以保障在生產過程所需。
本項目外協件為處理芯片,圖像傳感器、電子元器件,電路板等;處理芯片選用的是全球頂級半導體制造商Xilinx的FPGA芯片。圖像傳感器選用的世界兩大圖像傳感器供應商之一的美國OmniVision公司生產的0V796。
2)本項目的主要外協單位
重慶市同耘谷科技有限公司:外殼制造
重慶市甌福安科技有限公司:電路板制造和焊接
以上單位與本企業有長期合作關系,且均已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為合格供應方。
(3)生產加工部分
我公司是專業從事汽車整車電線束產品及其他相關汽車電氣類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為了滿足現有產品日常生產,我公司已陸續添置了相當的加工設備,這些現有加工設備已有部分可用于本項目產品的生產。同時,前期還為本項目的開發添置了部分設備。只是由于本項目的特殊性和設計生產能力,需要適當增加所需的相關設備就可以滿足所需。既節省了固定資產投入(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只需新增投入50萬元就可以達到設計年生產能力),又節省了大量的人員開支。
本項目第一步設計30000臺的年生產能力。需添置的設施見"項目產業化還需完備的設備、儀器"。所有生產輔助設施目前已具備。
參考文獻:
[1]杜建耀. 企業產品組合的優化[J]. 經濟管理.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