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年來,六師五家渠市(以下簡稱師市)"雙五千"政策在吸納人才、聚集人口,調節社會結構,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民族融合、保障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我們也看到,在政策具體執行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問題和矛盾,筆者以"雙五千"落實問題為抓手,針對性提出一些個人建議。
關鍵詞:雙五千;師市;人才
"雙五千"計劃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13年出臺的人才引進計劃,即從2013年起,每年招錄5000名18-30周歲農村勞動力,3000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2000名退伍軍人到兵團企業和二三產業就業落戶。"十二五"時期,是六師五家渠市(以下簡稱師市)轉型跨越步伐最快、城鎮面貌變化最大、改革開放力度最強、職工群眾的實惠最多、職責使命履行最好的五年。五年來,"雙五千"政策在吸納人才、聚集人口,調節社會結構,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民族融合、保障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師市"雙五千"工程現狀
(一)人員安置方面。"十二五"期間,師市累計招收非新疆籍勞毋力10663人,完成計劃的117%,人員鞏固率90%。從招收類別上看:農村勞動力7239人,高校畢業生3174人,退役軍人250人。從招收就業崗位看:團場事業單位安置210人,占2%;工業企業就業8976人,占84%;服務業企業就業1477人,占14%。從比較優勢上看,一產就業人員流動性相對穩定、勞動強度低、自由支配時間多的優勢,但農業土地資源有限,承載力不足,年均收入受自然災害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大;二、三產業就業容量大、工資水平相對固定;缺點是人員流動性相對較大,勞動時間相對固定,自由度低。
(二)住房安排方面。引的非疆籍勞動力中,實際購房的有398人,占總量的3.7%。對符合政策的購房戶,實施保障性住房政策、"雙五千"購房補助政策疊加使用。對于暫不安居落戶或無購房需求的,在各團場、用人單位建設周轉住房、周轉宿舍或利用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采取全額補貼租金的方式,解決引進人員居住問題。
(三)人員落戶方面。"十二五"期間,通過"雙五千"工程共招錄各類人員10663人,已辦理落戶手續的有1027人,正在辦理落戶手續的有1079人,其中2011年至2012年招錄4668人,落戶506人;2013年招錄2285 人,落戶464人;2014年招錄2660人,落戶57人。
二、師市"雙五千"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實踐證明,"雙五千"工程在促進經濟發展、調節社會結構,促進人口增長,增加職工收入,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但我們也看到,在政策具體執行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問題和矛盾,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住房補助發放困難。農村勞動力大多單身一人來疆務工,以賺錢養家為主,流動性大,購房意愿不強;大中專院校畢業生有購房需求,但經濟基礎較差,短期內購房落戶難度大;同時,發放補助的住房產權歸屬、房屋交易準入、資金撥付方式方法和監管的責任主體等不明確,致使補助發放困難。
(二)超計劃人員補助不到位。2013-2014年師市計劃招牧安置勞動力2300名,實際招收安置4945名,超計劃完成2645名,除2015年兵團追加補助的1113名外,還有1532名超計劃招收人員未能享受兵團"雙五千"工程補助政策。為體現政策的公平性,合理規避社會穩定風險,建議給予追加補助。
三、科學推進"雙五千"工程的建議
(一)建議繼續實施"雙五千"工程。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賦予了兵團維穩戍邊新的歷史使命。六師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是距離首府烏魯木齊最近的一個大師,承擔著"首府衛士"的職能。"十二五"期間,累計出動民兵30萬人次參與地方維穩,充分發揮了維護烏昌地區社會穩定,促進兵地融合發展的作用。多年的實踐證明,人口特別是漢族人口是師市履行維穩戍邊使命的基礎力量,也是師市民兵隊伍的唯一來源。五年來,通過實施"雙五千"工程,累計招數勞動力10663名,依托外來人口,我們在六師煤電和梅花氨基酸有限公司組建了2個民兵應急分隊共280人,豐富了民兵隊伍結構,緩解了民兵隊伍老齡化趨勢,為更好履行兵團新使命奠定了基礎。
(二)建議增加補助標準。"十二五"期間,全師通過雙五千工程共落戶2106人,占外來人口比重的19.8%。從當前每人4.5萬元的補助標準看,在吸納人口落戶兵團的效果上并不明顯。根據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測算模型,一人轉化為新市民至少需要花費18萬元。一是公共服務成本,包括隨迂子女的義務教育支出、公共勞動就業服務支出、社會保障支出、基本社會服務支出、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支出、人口和社會衛生服務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公共文化體育支出等8個部分,共計花費4.8萬元,其中教育、就業、社保、救助、衛生、計生、住房、文體的成本比例為11.7:34.4:3.3:1:10.1:0.23:40:0.82。 二是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運營成本。主要包括教育、醫療、供熱、供排水、垃圾處理、綠化、市政維護、交通、公共文化體育、公共安全和社區服務等12個部分,共計花費3.2萬元。三是企業承擔的市民化成本。社會保險支出、住房公積金支出合計3.88萬元/人。四是個人需承擔的市民化成本。包括基本社會保障、住房公積金支出和個人住房支出,合計成本6.12萬元/人。建議"十三五"期間,將人均安置補助費用由4.5萬元提高到12.7萬元。主要包括:住房建設補助費人均6萬元;生活及社會保障補助費人均每年2.4萬元,并連續發放3年;基礎設施建設補助費人均3.5萬元;生活用品購置費、接運費、體檢費、培訓費及其它補助費8000元。
(三)建議增加技術性人才比例。經過60多年的努力,師市已經基本建成了相對完善的產業體系,形成了相對雄厚的經濟基礎。當前,師市與全國一樣進入了經濟發展新常態,面臨著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繁重任務,人才資源不足、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更加突出,迫切需要一批專業技術人才支撐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建議在雙五千政策執行過程中,進一步增加對招收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團場連隊實用人才和社會工作人才的政策支持,擴大人才吸收比例。
(四)在師市超計劃招錄人員方面。建議對2013-2014年師市超計劃招收的1532名應補助而未補助的人員和2015年追加的招錄名額給予補助。
作者簡介:涂江(1989-),男,四川南部人,新疆建設兵團第六師黨委黨校,助理講師,本科,研究方向:政治與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