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服務型政府是我國計劃經濟的產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對象。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經濟的性質決定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政府扮演著生產者、監督者、決策者等經濟發展方面的角色,而為社會和公眾提供服務的功能和角色卻漸漸被淡化。所以,隨著我國目前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完善,要求政府適當的放開在經濟方面的控制權,交給市場,充分利用市場自身調節和控制經濟的價值。從而把視野逐漸轉到為人民服務上來,建設社會需要的、新型的、全能型的政府。所以本文今天就圍繞"服務型政府的現狀分析及對策"這一主題展開了分析和探討,通過對我國服務型政府建設現狀的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能對我國新型服務型政府的建立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字:服務型政府;現狀;對策研究
政府在政治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僅為社會提供各種人民所需的公共服務,而且通過對經濟適當的干預,使我國的經濟健康而穩定的前進。所以,建立一個優良的政府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在經濟發展方面的規模急劇膨脹,產生了政企不分、政社部分、政事不分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市場經濟的順利進行。并且由于對經濟方面的作用力度加強,對社會公共服務的力度逐漸下降,對社會發展產生了許多不利影響。因此,如何調整我國的政府職能,建設怎樣的政府是我國急需解決的。所以,本文針對此問題展開了分析與探討,希望能引起大家共鳴,共同建設我國的新型的、服務型的政府,更好的促進我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一、服務型政府
服務型政府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一切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現實需求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它主要是針對中國傳統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大包大攬和以計劃指令、行政管理為主要手段的管制型政府模式而提出的一種新型的現代政府治理模式。它把為社會和公眾服務作為自身存在、運行和發展的基本宗旨。是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過法定程序,一公正執法為標志,按著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政府管理領域的具體表現。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認識,也反映了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方式的不斷提高與完善。
二、我國目前服務型政府的現狀
(一)相應的制度體系不完善
相應的制度體系是我們開展一切工作的出發點。然而,我國正處在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初級階段,一些相應的理論、制度體系還不完善。在具體應用上仍舊是簡單的套用,方法、方式都比較單一,沒有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理論體系。這就使服務型政府的建設缺乏一定的保障,造成政府建設的相對盲目性。而且容易在這過程中形成各種敷衍了事的不良作風,不僅不利于服務型政府的建立,同時也會使民眾形成對政府的不信任心理,從而嚴重影響政府工作的開展,阻礙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
(二)缺乏一支建設性隊伍
政府是我國政治性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公務員是我國政府建設的重要力量,所以說,擁有一支具有創造性的政府是極其重要的。但是,由于建設服務型政府是我國新型的政策,所以導致我國大批公務員還不能適應政府的新型需求。這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舊式的公務員思想落后,缺乏一定的首創精神;新式的公務員工作經驗不足,思想意識不到位,服務意識和觀念仍比較淡薄;二、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公務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實踐等能力都比較薄弱,總體水平不高。
(三)民眾參與度不高
服務型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的落實是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的。但是由于我國傳統的封建的"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和計劃經濟時期政府對經濟和資源的控制,導致我國公民的社會主體意識依舊很淡薄,對政府形成了絕對性的依賴。認為,建設服務型政府只是一些當官的的事情,與他們無關。或者,出于對政府的不信任,對政府的各種決策都持懷疑的態度,冷眼旁觀。
三、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策略
(一)完善體制、機制的建設,建設陽光型政府
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是一項深遠而持久的工作。它的核心首要工作是科學的制度建設。因為,就我國目前各大省市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措施來看,就是由于制度體系的不完善,導致我國政府服務出現"錯位"、"缺位"等現象。因此要實現此目標,首先要完善各種機制、體制,包括:公共參與制度、信息公開制度、權責合一制度、績效評估制度等,為它的建設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從而建設一個"陽光政府、創新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等模式交叉、綜合滲透的服務型政府。
(二)從審批行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基礎工作。首先,我們可以對不符合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和妨礙市場開放、公平的行政審批堅決予以取消;其次,對于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要建立嚴格的監督制約制度,嚴防各種錯位、缺位現象的發生;最后,可以用市場機制代替行政審批,充分發揮市場的積極作用。
(三)實現政府和公民的有機結合
服務型政府是一個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政府,它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公民,使百姓安居樂業。因此,要實現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這就需要加強公民的參與意識與責任意識,增強他們對政府的信任度,實現政府和公民的有機結合。對此,首先我們可以建設一支專門的、具有專業性的隊伍,從而加強宣傳力度,促進公民意識的覺醒和素質的提升;然后完善公民參與政府決策和監督政府的通道,如:社會聽證制度、社會公示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電子信箱等;最后,政府可以通過讓公民確實的參與到政府的決策中,積極采納公民在決策中提出的各種意義性建議,提升公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從而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心,讓公民積極主動的參與政事,實現政府和公民的有機結合。
四、小結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國以為人民服務的服務型政府的建立是由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現狀決定的,是我國政治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它的建設也是一個緩慢而長久的工作,它需要我國政府結合廣大公民共同努力。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發揮自己的積極主動性,主動投身到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設中去,為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通過對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雖然由于個人知識和經驗的不足,可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是還是希望能對我國社會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對服務型政府的建設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黃麗:《改革與開放》;南京出版社;2010年22期.
[2]杜莉、張云:《如何在碳金融交易中合理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報;2015年01期.
作者簡介:曹瓊方(1980-),女,回族,山東菏澤人,中共菏澤市委黨校,教師,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社會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