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李思慧
摘要:在計算機技術成熟的今天,計算機網絡數據通信滲透人們的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數據交換技術是通信交換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互融合的新型技術。本文針對計算機網絡中的數據通信交換技術相關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了計算機數據通信交換技術的發展方向,為相關研究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數據通信;交換技術
計算機通信系統作為計算機的終端組成,其需要通過網絡連接來構建數據傳輸系統。計算機通信系統在任意拓撲系統傳輸中通過節點之間來實現數據交互,從任一一端系統到指定系統之間實現數據交流。數據交互通常是建立在通信子網系統中以實現數據傳輸交流,交互過程中數據基本上都是實時產生,當然也有預先準備好的靜態數據,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傳輸模式復雜多變,本文針對計算機通信的數據交換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1常見計算機數據通信技術概述
1.1電路交換
電路交換包含了連接建立、線路占用以及連接拆除等三個階段,通信之前必須要將線路連接起來。通過數據起始與目標點建立起通信通道,以便實現數據交換。目標點請求發出之后,在進行數據傳輸過程中必須優先分配物理線路,若某個節點呼叫另外一個節點,則需要發送節點請求,以此類推實現數據在各個節點、各個端口之間數據交換。占用線路即在數據傳輸過程中系統已經建立起傳輸線路并實現站點之間數據傳輸。電路的再次連接即起點源和目標站點時間實現成功連接,需要將物理線路拆除,讓線路資源回歸到響應之中。
電路交換具有很多優點,如線路專用、數據直達等優勢使得兩個站點之間的線路建立好之后需要線路釋放一段時間。整條線路不會再進行任何的數據傳輸,也不會與其他站點之間進行資源共享或者專線專用。電路交換的實時性比較強,線路一旦建成通信雙方所有資源均被用于本次數據傳輸通信之中,也不會出現其他形式的延時故障。因此完成電路交換之后的設備控制非常簡單,既能夠適用于傳輸模塊,也可以適用于傳輸數字信號。
1.2報文交換
報文交換即將信息數據封裝為報文,然后報文中包含有控制信息和目標地址,網絡通過各個節點來實現數據交換、存儲以及轉發。報文交換方式主要以數據作為傳輸單位報文,報文則以站點進行一次性發送數據。一個站點發送報文時,則應該附加一個目的地址,利用路由信息來找出下一個報文傳輸地址,將報文發送給下一個節點,如1所示為報文交換示意圖。
報文交換時,可以有效提升信道的利用率,報文交換系統可以實現將一個報文發送給多個目標地址。報文交換速度取決于網絡速度以及代碼轉換速度,這兩個方面影響著報文系統數據交換效率以及交換質量。
1.3分組交換
所謂的分組交換即通過分組封裝方式將要發送的數據分割成為若干個小塊數據段,然后再每個數據段的交換節點上附上源地址、數據編號、目的地址以及差錯控制信息。數據分組傳輸通過節點選擇最佳傳輸路由,將節點數據經過幾個交換節點發送到接收端。接收端然后從分組中提取數據信息,并且按照編碼順序進行數據排列,進而實現數據交換傳輸。
2新型數據交換技術的發展
由于光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光纖為基礎的信道傳輸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因此數據交換技術獲得了極其重要的發展機遇。可以將通信網絡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電傳輸交換階段、光傳輸交換階段、光傳輸與電交換階段。電傳輸與交換階段技術涵蓋了很多方面的技術,其包含了任何交換技術。光傳輸與點交換階段主要以光纖作為傳輸介質,而數據則以光信號在物理信道上進行傳輸,而中繼節點只能夠對光信號進行處理,這就要求數據在傳輸時必須要在中繼節點接口位置實現光電轉換。光傳輸轉換則主要是光信號在信道上進行傳輸轉換,其主要以電信號方式進行傳輸。實際工作中由于技術限制,導致了光信道出現空閑,致使交換節點出現飽和現象。原有的傳輸信道網絡達到瓶頸則需將數據移到交換節點處,研究學者們為了進一步探索計算機網絡通信中數據交換,陸續提出了適合于商業發展的數據交換模式,如光包交換、光路交換等模式。
3結束語
計算機網絡通信中數據傳輸,最為注重的莫過于傳輸效率、傳輸安全性、傳輸完整性。因此在開展計算機網絡通信數據交換過程中,應該注重這些問題,然后在這些問題的基礎之上加強傳輸技術研究。近年來,隨著計算機通信數據交換技術不斷發展,傳輸速度已經得到了非常重要的發展,從千兆傳輸速率逐漸發展為萬兆傳輸速率。另外在對寬帶資源和分配的時候,對于互聯網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均有所提高,這些也成為了計算機網絡協議被廣泛關注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李敏、方磊、孔令通.互聯網絡中的數據通信交換技術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4,06:50.
[2]胡金霞.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發展探析[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5,02:27-28.
[3]劉陽.計算機網絡數據交換技術探析[J].企業導報,2015,13:65+78.
[4]劉永寬.淺析光交換技術在通信傳輸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5: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