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霄霞 杜興昌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城市綠化規模的擴大,對林業苗木種苗質量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苗木良種的選育工作在林業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所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在現實生活中林木種苗選育工作存在著一些問題與矛盾,因此,在新時期加強對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要點的研究,將有助于提升林業苗木的產量與質量。
關鍵詞:林業;選育;苗木良種;對策
林業的種植質量,一方面依靠先進、科學的種植與管理技術,另一方面則依靠于苗木樹種本身的優良性。如果苗木樹種本身的質量較差,那么無論采取怎樣的種植技術,科學的管理方式,都無法保證種植質量。因此只有從源頭上控制好苗木樹種本身的質量,做好苗木良種選育工作,才能使林業種植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得到保證。
1、當前的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現狀分析
1.1組織結構體系不夠合理
就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共有數十余處苗木良種選育生產基地,對我國廣闊的土地來說,這并不能完全滿足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的需要。由于組織結構體系不夠合理,苗木良種選育生產基地的輻射范圍有限,所以部分地區在林業種植生產的過程當中,難以全面、有效的控制苗木樹種的質量,導致林業種植生產的質量降低,這對于我國的整個林業事業發展來說,都是極為不利的。
1.2沒有長期的規劃與投入
林業苗木良種選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其價值意義不僅體現在當前,更加體現在社會的未來發展。因此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必須要有長期的規劃與投入,才能時刻保證林業種植生產的質量與綜合效益。但是就我國當前的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現狀來講,還沒有形成長期的規劃與投入機制,幾乎所有的苗木良種選育生產基地都是國家一次性投資,而且還有部分地方的經濟緊張,資金不能迅速到位,這些因素都嚴重的阻礙了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的開展。
1.3科學含量較低
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必須要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撐,如美國、英國等國家都有專門的科學機構,負責苗木良種選育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苗木良種選育的科學含量,保證了選育質量。而我國卻非常欠缺這方面的科學技術支持,一是科學技術力量薄弱,二是設施設備不夠先進,三是缺少相應的科學技術人員,所以我國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的科學含量還有待提升。
1.4效益較低
當前,我國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的效益還非常低,這既包括經濟效益,也包括生態效益。由于缺少科學的選育技術與先進的生產技術,所以要不然是新品種質量達不到預期要求,要不然就是不能大量的生產優良苗木,難以實現苗木良種選育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
2、加強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的對策
2.1明確新品種、良種的標準
新品種是指經過人工培育的或者對發現的野生植物加以開發,具備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并有適當命名的植物品種。新品種注重其新穎性和特異性特征,當然在申請新品種權保護時,新品種的商業行為還有一定的時間限制。而苗木良種是指經過人工選育,通過嚴格的試驗和鑒定,證明在適生區域內,在產量、質量和其他主要性狀方面明顯優于當地主栽樹種或栽培品種,具有實際生產價值的林木繁殖材料。從新品種和良種的概念可以看出,新品種不一定是良種,但一般來說良種源于新品種。所以,在苗木良種選育實踐中不能把林木新品種簡單地等同于苗木良種進行大量繁育和推廣應用。
2.2明確外來樹種與鄉土樹種的重要性
根據樹種的自然地區分布,可以將樹種劃分為外來樹種與鄉土樹種。對于一個種植區域而言,不論是本地的鄉土樹種,還是外來樹種,都具有重要價值。但前提必須對樹種進行科學的選育、選培,并進行科學的地區種植實驗,確認樹種能否在當地生長繁育。最近幾年,我國的部分地區開始大量的引進外來樹種,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區域內的樹種多樣性,但由于存在著欠缺嚴格選育和科學實驗,所以最終的結果并不是非常令人滿意。所以,在實際的苗木良種選育工作中,必須要嚴格的對外來與鄉土樹種進行選育、選培,將真正優良且適合當地生長繁育的樹種推廣種植。
2.3合理利用無性繁育與有性繁育
苗木良種可以通過有性和無性兩種方式進行繁育,有性繁育不是原種材料的復制,母株基因型的拷貝,而是基因重組創造新基因型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無性繁殖沒有基因分離與重組,不產生新的基因型,只是原株的拷貝克隆。其優點是在所繁殖的無性系分株中不僅能夠保留原株的基因,還能保留基因的互作效應,帶來最大的遺傳增益。而且無性繁殖的繁殖材料豐富和技術手段多樣,可以大大提高繁殖系數。因此,無性繁殖被廣泛運用在苗木良種繁育的實際生產中。只有清楚認識有性繁育和無性繁育的優缺點,才能根據所繁育對象的生物學特性及技術的可能性來進行苗木良種的有性繁育或無性繁育活動。要深入理解"有性繁育創造,無性繁育利用"的思想,從而使苗木良種選育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2.4科學利用高新科學技術與常規技術
在林業苗木良種的選育工作中,首先要正確認識高新科學技術與常規性技術之間的差異性以及各自的作用,其次是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對所要繁殖的苗木良種的生物學特性進行細心梳理,并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的特性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爭取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苗木繁育與選育的成本,提升林業產業的經濟效益。
2.5重視良種退化與幼化復壯
客觀來講,幾乎所有的苗木良種都具有時間性與區域性,也就是說根據區域的不同,苗木樹種的優良性會有差異,而且就算是在同一個地方,一個本身具有非常高優良性的樹種,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自然的優良性退化。所以,在苗木良種選育工作中,不論是有性還是無性繁育的苗木樹種,都必須要考慮到良種的退化問題,并且要積極探索與實踐如何進行優化復壯,使苗木樹種始終保持如一的優良性。
2.6開發利用各種先進的苗木良種選育技術
在當前,苗木良種的選育工作必須要有優良、先進的技術作為保障。所以,我國應當進一步加大對林業苗木良種選育技術的重視力度,加大投入,要盡可能的配備各種先進的設施設備,引進專業的科學技術人員,積極的開發利用各種先進的苗木良種選育技術,或是從發達的國家當中吸收經驗與方法,提高我國林業苗木良種選育的科學技術含量。
2.7對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進行長遠的規劃與投入
首先,要完善組織結構體系的建設,各地區應當根據自身的情況,組建自身的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基地,切實服務本地林業工作發展。其次,要認識到林業苗木良種選育是一項持續性、周期性的工作,必須要具有長遠的規劃與投入,尤其是國家政府應當建立長遠的投入機制,地方政府則應當建立專門的資金項目,為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提供經濟與物質保障,同時要擬定短期、長期、遠期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計劃,分步達成選育工作目標。
結束語: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與生態環境下,必須要重視林業事業的發展,提高林業種植質量。而要保證林業種植的質量,首先要做的則是保證林業苗種的優良性,因此必須要重視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的開展,不斷提高林業苗種的優良性,從而實現林業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園林苗木田間栽培技術初探.現代園藝,2012(18).
[2]園林苗木栽培技術探討.現代農村科技,2014(12)
[3]朱仁剛.夯實林木良種選育工作基礎[J].云南林業,2008,(6).
[4]齊金海,曹文生,柴旭光,王柏軍.淺談林木良種選育工作[J].防護林科技,2009,(3).
[5]李廣義,謝洪昌.綠化苗木移植的撫育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