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強
摘要:結構裂縫是工民建鋼筋混凝土結構常見質量問題,如果未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將會對工程結構性能產生影響,而降低工程施工綜合效果。針對工民建鋼筋混凝土結構中裂縫的控制,明確其發生原因,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提高技術實施有效性,減少裂縫的產生,提高工程施工綜合效果,本文就此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工民建;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
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為工民建工程常見病害,如果裂縫未及時處理超出限度后,便會造成工程結構出現質量問題,影響工程施工效果。根據結構出現裂縫的原因不同,對其進行控制和處理時所對應的技術也就不同,需要提前對各類裂縫原因進行分析,然后總結以往經驗,選擇合適的措施進行處理,避免裂縫對工程結構產生更進一步的影響。
一、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分析
鋼筋混凝土因具有耐久性高、堅固性好以及成本較低等優點,現在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工民建工程建設中,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程中混凝土結構主要起到承受壓力作用,鋼筋則起到承受拉力的作用,施工時需要充分發揮兩部分所具有的優勢,來保證工程結構施工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實際施工中,經常會因為設計不合理,導致結構不能完全滿足承載力極限狀態與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要求,僅僅考慮了結構破壞極限標準,忽視了正常狀態下結構變形問題,使得工程在正常運行狀態下結構變形出現裂縫,影響結構性能[1]。還有很多設計人員為降低計算難度,故意簡化結構受力體系,使得鋼筋受力與實際受力差異較大,造成結構出現裂縫。另外,對工民建工程進行結構設計時,除了要做好常規設計外,還應考慮溫度、濕度以及材料等因素對結構裂縫的影響,做好各項因素綜合分析,控制結構變形情況,減少裂縫的產生。
二、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產生原因
1.混凝土材料質量不合格
混凝土材料質量是否合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結構施工效果,尤其是現在工民建工程規模不斷加大,所用混凝土材料不斷增加,如果材料質量不合格,勢必會影響工程結構施工效果。部分工程在施工時,為控制施工成本,會放松對混凝土材料質量的控制,選擇應用廉價劣質材料,導致鋼筋混凝土結構原材料質量不能滿足現行技術標準[2]。另外,水泥為混凝土主要原材料,在混凝土制備時,需要控制好其用量,如果用量過多會在后期集中出現水化熱,造成結構應力集中超出最大限度而產生裂縫。
2.鋼筋混土結構變形
結構變形也是導致裂縫產生的主要因素,且在工程建設中比較常見。造成鋼筋混凝土結構變形的原因可能是所選原材料混合不均勻,以及在施工階段因沉降不均勻而導致結構變形出現裂縫。尤其是很多工民建工程施工時,為追趕工期,忽視了施工環境溫度條件,導致鋼筋混凝土結構自身出現沉降問題,而產生結構裂縫,降低施工質量。
3.施工現場管理混亂
為提高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保證工程產品具有良好的質量,更多企業較強了對施工管理的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優化管理,爭取降低各項因素對工程施工活動產生的影響。但是就工程施工現狀來看,施工現場管理仍存在較多問題,例如進場材料未進行質量驗收,將質量不合格材料應用于工程建設;或者是混凝土配比不合理,質量不合格混凝土應用后結構出現裂縫問題。另外,工民建工程規模不斷加大,所需施工人員更多,企業對施工人員個人能力管理不到位,很多人員技能水平不能滿足實際施工要求,且存在違規操作行為,進而會影響工程結構施工效果,加大了裂縫產生的概率。
三、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措施
1.工程結構設計優化
從工程結構設計階段就需要采取措施進行優化,針對結構裂縫產生的原因,來進行優化設計,做好各項因素的控制,從根本上消除裂縫產生的可能性。設計中應以工程實際建設為依據,保證計算模型與實際情況的一致性,且總結以往經驗,分析結構設計要求,遵循專業設計原則,控制好每個細節,提高結構設計的合理性。要求在滿足結構基礎設計前提下,盡量將設計簡單化,避免結構形式過于復雜造成應力集中出現裂縫[3]。同時對于高層建筑工程,還需要重點做好結構長高比例控制,比例越小則結構整體剛度越大,自身調劑不均勻沉降能力也更強,此措施可有效避免結構裂縫的產生。另外,還應做好基礎結構設計控制,確保其埋深的合理性。對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強度不同的基礎結構,應選擇用不同墊層厚度,來避免結構產生不均勻沉降和變形問題。
2.工程施工技術優化
2.1前期控制
應在正式施工前做好準備工作,針對裂縫發生的原因,編制好預防管理措施。應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圖紙學習,了解設計意圖,確定工程施工要點,并分析存在異議的部分,協同設計單位結合實際情況對施工方案進行調整,保證方案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同時,還需要做好施工組織編制,結合成功案例特點,嚴格按照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要求與控制方法,采取預防裂縫產生的措施。
2.2施工控制
(1)材料控制
在混凝土原材料進場時需要進行質量驗收,檢查確認是否具有合格證、質量驗收證明以及出廠證明等資料,并通過抽檢試驗確定其性能與質量是否滿足施工要求。對于質量不合格的材料,需要及時聯系供應廠商更換,避免對施工活動產生影響。其中,原材料的選擇需要確定其質量與性能是否滿足工程建設的要求,例如水泥要選擇水熱化低的類型;粗骨料應選擇堅固性高且空隙小類型;細骨料選擇干凈無雜質中砂[4]。另外,還需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嚴格按照專業要求計算配比,盡量降低水灰比,減少水與水泥用量,控制后期結構水化熱反應。
(2)技術控制
要重點做好施工現場管理,所有施工活動的開展均需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來進行,保證每個環節實施的規范性與專業性,減少違規操作行為的發生。重點做好混凝土澆筑控制,在對混合料進行攪拌時,要避免出現離析情況,澆筑時要保持連續性,且澆筑完成后要進行充分振搗。振搗棒插入時要控制與鋼筋的間距,避免造成鋼筋歪斜,且已經鋪設好的鋼筋不能隨意拉拽,以免出現鋼筋錯位情況。同時還要控制振搗時間,避免出現過振或漏振情況,保證混凝土振搗充分,不會出現麻面、蜂窩等質量問題。另外,在結構施工完成后,還需要進行養護,避免養護不當造成結構強度降低。對于外界環境溫度比較高的情況,應進行澆水養護,避免結構表面水分散失過快出現裂縫。
3.結構裂縫處理優化
對于已經出現的結構裂縫,為避免其進一步發展,需要及時采取措施對其進行有效處理。例如針對板面裂縫,如果樓地面有厚度較大墊層時,在對墊層施工前,需要利用鋼絲網對裂縫進行加固補強處理。而對于普通的龜裂縫的處理,需要先對其進行全面清理,將存在的雜物全部清除干凈,然后利用環氧漿液進行黏貼處理即可。針對不同結構裂縫,需要根據其發生原因以及表現形式來選擇處理措施,確保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
結束語:
針對工民建工程結構裂縫進行研究,需要分析其發生原因,然后基于此來選擇施工優化措施,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有效管理,提高各個環節實施規范性,從根本上來消除產生結構裂縫的原因。面對工程建設實際需求,還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對施工技術和施工管理進行研究,找準存在的不足,采取措施來爭取進一步提高工程施工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美玲.工民建中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的控制探究[J].城市地理,2015,04:81-82.
[2] 蒙貴愫.探討工民建中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的控制措施[J].城市建筑,2013,12:223.
[3] 馮海龍.工民建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分析[J].城市地理,2015,04:260.
[4] 黃逢萍.工民建中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的控制研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7:182-183.